張麗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使學生具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痹谡Z文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與發(fā)展之必需,而文本資源的巧用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要助手。那么如何在閱讀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表達欲望
為使學生饒有興趣、主動地投入到口語交際中去,在課堂教學的初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情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學習欲望??梢酝ㄟ^媒體創(chuàng)設法、激趣質疑法、故事導入法、游戲導入法、談話導入法等方法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使學生的思維積極活躍起來,從而產生表達的欲望。
如筆者在講授《紙船》時,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魯冰花》的音樂,然后提出問題,激起學生訴說的欲望。
師: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想起了媽媽。
生2:我想起媽媽為我做了很多事。
師:是的,“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這是孩子對母親深情的訴說。你最想對自己的母親說些什么?
生1:媽媽,您辛苦了。
師:直白的陳述,難掩深情。
生2:媽媽,我愛您。
用靈活機動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入情入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就會帶著豐富的情感和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本節(jié)課的交際活動中來。
二、有效互動,規(guī)范和發(fā)展交際語言
學生渴望說只是個開始,還要使學生樂于說,說得好??谡Z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它是一個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tài),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
如在講授《在山的那邊》時,教師可以這樣指導學生表達:
師:王家新是如何把他的這一思想表達出來的呢?這要我們通過對詩的深入閱讀才能體會。下面請一個同學朗誦第一部分,其他同學仔細體會:詩中哪些詞語或句子特別有表現力,有豐富的內涵,特別耐品味?哪些語句的運用特別有獨到之處?
在這里教師不是籠統地要求學生,而是很明確地告訴他們品味那些特別有表現力、有豐富的內涵、特別耐品味、特別有獨到之處的語句,這既降低了難度,又不著痕跡地教給了學生品味的角度。再如,學生交流自己的品味時,教師的點撥引導,師生有效互動使教學過程充滿生成的精彩:
生:鐵青著臉,用擬人手法寫出了作者的心情。
師:什么心情?
生:失望的心情。
師:那為什么不說蒼白著臉?
生:因為山的顏色是青色,不是白色。
師:非常正確。借助意象的本身特點,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是詩歌的魅力所在。越品越覺得它妙。
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在師生互動中進行動態(tài)的口語交際訓練。這樣的訓練,才能促使學生在不斷的言語信息傳遞中增強言語表達能力,提高思維的敏捷性、條理性、深刻性和獨創(chuàng)性。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是面對面你來我往的信息交流。生生互動、群體互動等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間,人人都得到鍛煉的機會,從而把口語交際課變成大家發(fā)展交際能力的舞臺。
三、拓展延伸,強化訓練效果
在閱讀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通過暢談經歷、發(fā)表感想、復述訓練、續(xù)寫訓練、課堂辯論等形式鼓勵學生依托課文進行合理想象和自由表達,把課堂變成生機勃勃、百家爭鳴的廣闊天地,讓學生在口語表達中“碰撞”生成更多的、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文本”,促進其口語、寫作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如在學習《枯葉蝴蝶》時,可以讓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
師語:裝假作偽給枯葉蝴蝶帶來殺身之禍,那人裝假作偽會帶來什么呢?(板書)請同學讀《偽裝的人生》,聯系生活談談你的感悟。
再如學習《變臉》一文時,可以讓學生大膽猜想,續(xù)寫“變臉”結尾。
師:課文選到這里就結束了,下面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
請同學們當一回劇作家,挑戰(zhàn)經典,給本文劇情續(xù)寫結尾。
生1:我想水上漂最終還是不能戰(zhàn)勝封建思想,還是把狗娃趕出家門,狗娃依然回到過去沒有尊嚴,沒有人疼愛的黑暗無邊的日子里。
生2:水上漂既不忍心把狗娃趕走,也不能傳給女孩子,于是尋找了另一個男孤兒收養(yǎng)了他,并且和狗娃結婚,從此一家人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通過拓展延伸,使口語訓練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在提高學生語言的豐富性和情感性的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生活化和個性化。
總之,我們需要立足于素質教育的高度,利用課堂教學的舞臺,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動態(tài)的交流,拓展與延伸中,充分調動學生口語表達的積極性,扎扎實實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