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兵
明朝大將戚繼光經(jīng)常被老婆打罵。
部下看不下去,給他出主意說:“明日,我等眾將士各執(zhí)兵器,列于兩旁。將軍請她來軍營訓話,震懾震懾她,以后日子也好過些?!?/p>
戚繼光大喜,依計從之。
第二日營帳中寒光四射,殺氣騰騰。
夫人進帳看到這種情況,厲聲問道:“你擺出這個樣子,想要干嗎?”
戚繼光雙膝一軟,“撲通”跪地:“別無他意,專請奶奶前來閱兵?!?/p>
【評】怕爹是孝順,怕老婆是愛情。
2.王陽明的帽子
王陽明受封,入朝謝恩,所戴冠冕上垂下來的絲帛遮住了耳朵。
有人問他:“你是耳朵冷嗎?”
王陽明答:“是你眼熱了?!?/p>
【評】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你的心動了。
3.鹿與獐
北宋,宰相王安石的兒子王雱,自幼聰慧,才高志遠。
王雱很小的時候,有位客人把一獐一鹿放在籠子中,問他:“何者是鹿?何者是獐?”
王雱并不認識,看了一會兒說:“獐邊者是鹿,鹿邊者是獐?!?/p>
客人十分贊嘆。
【評】說話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難的事,得體的言談是一門高深的藝術(shù)。
4.侍郎是狗
紀曉嵐當禮部侍郎的時候,尚書和御史一起來看他。
聊著聊著,突然外頭跑來一只狗。尚書心中突生一計,便道:咦,你們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紀曉嵐知道尚書在捉弄他,于是不動聲色地說: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豎的是狗。
一旁的御史大笑:哈哈,原來上豎是狗(尚書是狗)。
這時,紀曉嵐接著說:還有一種分辨的方法是看它吃什么。狼是非肉不食,狗則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這下子連御史也無言了。
【評】自取其辱,往往比別人主動侮辱更讓人難受不堪。
5.漢語四聲
眾所周知,古漢語有四聲:平、上、去、入。
南朝時的沈約最早發(fā)現(xiàn)了漢語的四聲,并寫了專著《四聲譜》。
但梁武帝總覺得他是在扯淡。
有一次,梁武帝問另一個音韻學家周舍:“何謂四聲?”
周舍應聲回答:“天子圣哲是也?!?/p>
“天子圣哲”四字,天為平聲,子為上聲,圣為去聲,哲為入聲。
【評】通過讓人心里舒服的方式,達到教育目的,正是寓教于樂的奧妙所在呢!
6.不敢欺,不能欺,不忍欺
一次曾國藩與幾位幕僚閑談,評論當今英雄。他說:“彭玉麟、李鴻章都是大才,為我所不及。我可自許者,只是生平不好諛耳?!?/p>
一個幕僚說:“各有所長,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p>
曾國藩問:“你們以為我怎么樣?”
眾人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個管抄寫的后生,說:“曾帥仁德,人不忍欺。”
曾國藩得意地說:“不敢當不敢當。”
后生告退,曾氏說:“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沒。”
不久,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派這位后生去揚州任鹽運使。
【評】曾老每每以“不好諛”自詡,也沒躲過這個“拍之于無形”的馬屁。
7.這豺真懂事
武則天在位的時候,曾禁止屠殺。
婁師德到陜地出差,廚子端來羊肉,說是豺咬死的羊。
婁師德說,好,這豺可真懂事。
過會廚子又端來魚,說這也是豺咬死的魚。
婁師德說,你個傻瓜,為啥不說是獺咬死的?
【評】官老爺做事,總是有用不完的借口。
8.以天地為屋,以屋為衣褲
劉伶為人放達,經(jīng)常在家赤身裸體喝酒。
有人看到就笑話他。
劉伶說,我以天地為屋,以屋為衣褲,你們幾個怎么鉆到我褲衩子里來了?
【評】赤子之心,何必拘泥于俗套?小人之見,便要見笑于大家!
9.鐘氏兄弟
鐘毓、鐘會兩兄弟去見曹丕,鐘毓緊張得全身是汗,鐘會卻非常從容。
曹丕問:“鐘毓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
鐘毓說:“陛下天威,臣戰(zhàn)戰(zhàn)兢兢,汗如雨下。”
曹丕又問鐘會:“你怎么不出汗呢?”
鐘會學著他大哥的口氣說:“陛下天威,臣戰(zhàn)戰(zhàn)兢兢,汗不敢出?!?/p>
曹丕哈哈大笑。
【評】人有兩片嘴,怎么說都有理。
10.哥哥你錯了
據(jù)說清朝某年科考,試題有一句為“昧昧我思之(我暗暗地想)”。
一考生將“昧昧”錯認為“妹妹”,寫成了“妹妹我思之”,極盡纏綿綺麗之語。
考官看了卷子后哭笑不得,于是提筆在旁批了五個字:哥哥你錯了。
【評】一字之差,謬之千里,這考生的學問可真不咋地。
11.怎樣爬出深坑
隋朝,楊素跟侯白扯淡。
楊素:假設(shè)我挖了一個幾百尺的深坑,讓你跳進去,你怎么出來?
侯白:我用針出來。
楊素:扯淡!
侯白:真的,我用針把腦袋扎個洞,把腦子里的水放出來,我就浮起來了。
楊素:你腦子里有水?
侯白:我腦子里沒水怎么可能跳這么深的坑?
【評】這恐怕就是“腦子進水”最早的版本了。
12.打理胡子
寇準最引以為傲的是他的大胡子。
一次他與丁渭同桌吃飯,飯粒不慎落入胡須中。
丁渭感覺拍馬屁的機會來了,趕緊說:“讓卑職給您捋捋胡子吧!”
寇準:“您這個參政大臣,就是給上司打理胡子的?”
【評】此人真應該跟上面的那位后生好好學學,怎么把馬屁拍得清新脫俗,又讓被拍的人受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