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球選項課作為高職體育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學生們喜愛,由于種種原因,學生雖參與基數大,但技藝精湛的較少,已不能滿足課堂需求影響到日常教學的開展。高職網球選項課引入教學俱樂部制,可以改善網球課教學質量,提高效率。
關鍵詞:高職網球;教學俱樂部;網球選項課
課題項目:德州職業(yè)技術學院2019度校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課題名稱:“體育教學俱樂部制在高職院校網球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5.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4-119-01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已圍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進行改革,在體育教學中采用選項教學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看是一種發(fā)揮學生特長、善用人才的教學方法,但實際教學中卻以偏概全、教學手段單一,學生漸漸失去興趣,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在高職網球課中引入教學俱樂部制,既能增強選項課教學的明顯優(yōu)越性,又可擴大網球社交提高網球技術,為日后實習、工作鋪墊一條新路子。
1高職網球教學現狀
1.1課程設置分析
以德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共設兩個學期網球選項課,每年選課人數為300人,占可選課總人數的8.5%。內容設置上第一學期主要是基本技術動作(握拍法、正反手擊球、發(fā)球、接發(fā)球、截擊球、放小球、反彈球)和腳步學習運用;第二學期主要是戰(zhàn)術類技巧升華,增加實踐課的安排。
1.2課堂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分析
以德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2016年3月開設網球選項課(打破行政班級形式),安排在第二、三學期授課,每周一次課,每班學生30~40人,采用分組教學,學生分成三組,組員之間須相互配合完成練習、考試,課后填寫健身記錄卡,每組課堂表現以優(yōu)秀、良好、及格區(qū)分,換算成相應分數。教學方法以示范、探究式為主,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分組探究練習,以教授基本動作為主。
1.3外部環(huán)境分析
以德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目前有3名專職網球教師,2片室外標準燈光塑膠場地,1個校級網球協會。除完成每周學生授課任務外,還要舉辦2次社團活動,承擔著德州市一些大小比賽任務。通過選拔,成立業(yè)余網球訓練隊,保持20多名學生業(yè)余訓練,多以娛樂健身為主,但學生水平有限,只參加過一次市級比賽,成績一般。
2教學俱樂部制引入高職網球選項課的可行性分析
2.1網球教學俱樂部的內涵
網球教學俱樂部是服務于日常教學,同時兼顧課外社團活動、業(yè)余訓練,外出參加比賽的一種新模式。具體而言,它是在學校有關部門共同協調背景下,綜合評價學校的師資、場地設施、課程設置等資源的載體,依托校內網絡平臺(微信公眾號)成立與學校環(huán)境相適應的教學組織,開展具體的網球教學和業(yè)訓活動,實現網球課外教學的有效延伸,為學生提供更為方便的參加機會,豐富業(yè)余生活。網球教學俱樂部因課上、課余相結合,需有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明確具體負責人(教師、學生),定期組織活動,并將出勤、交流情況納入期末總成績。
2.2可行性分析
在德州職業(yè)技術學院隨機抽取200名學生進行問卷,回收195份,有效193份,回收率97.5%,有效率96.5%。主要內容涉及學生對網球興趣、參加網球俱樂部的態(tài)度、觀看談說網球比賽、是否愿意課余參加訓練、參加網球比賽、網球裁判工作體驗等。從結果分析看有93.7%的學生愿意參與網球運動,85.9%的學生對網球教學俱樂部持認可態(tài)度;通過實際選課上看每班有40人左右,說明還是很受學生歡迎,良好的室外標準燈光場地,專業(yè)師資,可輕松完成日常教學任務,也有足夠課余時間來監(jiān)督指導學生們完成俱樂部活動,這都創(chuàng)造了良好外部條件。每周網球社團活動主要以提高拓展和小比賽為主,大大增加學生參與熱情,日久學生們會把網球運動當作常態(tài)鍛煉來接受,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3網球教學俱樂部在高職院校實施的方法思路
3.1做好組建前教學準備工作。網球運動隨著時代發(fā)展,裁判法、技術動作也在與時俱進,在準備階段,教師要學習最新裁判法、了解國際國內新動態(tài),掌握有關網球理論知識和感性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起教學俱樂部的組織構架。學生方面,要明確俱樂部負責人,最好是網球水平較高、了解網球裁判法,一是能指導別的學生參與活動,二是能經常與教師溝通交流網球技術,不斷提高自己更好地為他人服務。舉辦校內比賽或承辦市級比賽也能夠全心投入并完成任務。
3.2教學內容和手段的多樣化。根據報名人數、學生網球基本水平、生理特點分配小組,可分為男生組、女生組、混合組。當男生組、女生組經過一段訓練水平相當后,調入混合組,這樣可更好地增加競爭力。在教學內容上,一開始還是以傳統基本技能為主,后來逐步擴展到戰(zhàn)術、場地、服裝、網球設備等廣度上延伸;深度上,由泛化的技戰(zhàn)術學習逐步向精細化、系統化的專業(yè)網球訓練轉變,提高比賽參與度,積累實戰(zhàn)經驗,讓終身體育鍛煉成為常態(tài)。教學手段上,可采用分時教學和互動教學的方法,由于學生專業(yè)不同,課余練習時間并不固定,分時教學可整合學生共同參與較多的時間段進行活動交流,解決不同專業(yè)學生有興趣沒時間參與的問題,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參與度,利于校園網球運動的推廣、傳播。
3.3利用好網絡平臺作服務支撐。創(chuàng)建網球教學俱樂部微信公眾號,平臺設有打卡簽到、異性交友、約球挑戰(zhàn)、失物招領、體育成績查詢、心情分享等功能。由教師指導學生每天在平臺上發(fā)布一些網球技術動作和經典比賽視頻供學生研究學習,讓更多的學生享受網球帶來的快樂。
4結語
網球教學俱樂部制引入高職院校是一種教學方法手段的創(chuàng)新,作為一門體育實踐課,這無疑增加了課外實踐環(huán)節(jié),這也要求體育教師在思想上、教學方法、課堂課外組織上、教學內容上都要有一定革新,適應新時代發(fā)展,不斷深化高職網球教學模式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力爭讓網球運動成為高職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新常態(tài)。
參考文獻:
[1]張建磊.教訓結合視域下網球教學俱樂部制的可行性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4):34-35.
[2]陳堪富.高校網球俱樂部教學方法探討[J].文教研究.2017.(12).
作者簡介:
林玉凱(1988.5—),男,漢族,山東棲霞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