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秋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更是傳統(tǒng)文化流傳下來的經(jīng)典,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和精力用心品味、細心咀嚼,感悟它們的魅力。因此,古詩詞鑒賞教學也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實踐。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實踐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質(zhì)教育取代了應試教育,也就意味著在學習古詩詞時,死記硬背的方法早已一去不復返了,只有引導學生感知古詩詞中最具有價值的部分,才能穿越時空局限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那么,針對高中語文的古詩詞鑒賞,具體該如何落實呢?
一、重視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痹诜磸屠首x中,學生對古詩詞內(nèi)容和情感上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入,這樣獲得的知識要遠比被動接受灌輸掌握得要牢固許多。只有充分認識到朗讀在古詩詞鑒賞中的重要性,才能帶領學生在古詩詞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首先,教師要舍得給予學生朗讀的時間。朗讀看似浪費時間,但其實能夠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最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方法。其次,適當傳授朗讀技巧,比如停頓、重音、情感的把握等等。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了,對文本的鑒賞自然而然就會隨之深入。最后,創(chuàng)新朗讀形式。別再套用千篇一律的教師范讀或全班齊讀,可靈活運用多種朗讀形式:指讀、分小組讀、男女生分讀、配樂朗讀、“龍擺尾”讀等,讓學生在時常變換形式的朗讀中體驗學習樂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授《氓》這首詩時,我布置學生用不同符號進行標注,比如用“.”表示重讀,用“/”表示停頓,用“↓”表示低沉壓抑的語調(diào)……起初,我會讓學生用鉛筆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先標注一次,然后我會為學生進行范讀,讓學生對照檢查自己所做的是否準確。最后會和學生共同探討每個應該標記的地方都應該如何標記,為什么,明確之后讓學生根據(jù)大家研究出來的結果嘗試著再次朗讀。其實,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于這首詩的理解越來越深入,這也是古人在讀書時為什么會“只讀不講”的原因。
二、確定有深度的教學目標
高中生在初中階段學習過一部分古詩詞,并且具備基本的借助注釋翻譯古詩詞、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對一些耳熟能詳?shù)奈娜四偷馁Y料甚至人生經(jīng)歷都比較熟悉。因此我們不要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在課堂上再去處理類似問題無異于贅述。我認為,鑒賞教學要解決的是古詩詞中最具有文學價值,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難理解的部分。這也是我們應該確立的教學目標,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都圍繞它來設計。這樣的課堂對學生而言有著新鮮感,同時又具有挑戰(zhàn)性。這就要求我們做到:第一,深入了解學情,明確教學對象在初中時期的古詩詞學習掌握到什么程度、已知哪些知識,最好進行全面的調(diào)查,并做到心中有數(shù);第二,對于大部分學生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通過自主預習、帶領學生溫故知新等方式一筆帶過,不要占據(jù)太長時間;第三,確立一條單一、清晰且有深度的教學目標,并以此為依據(jù)進行教學設計。一堂45分鐘的課時間畢竟有限,我們無法面面俱到,如果能夠圍繞一個目標能把它講清楚,讓學生聽明白就很好了。所以一些無關緊要的內(nèi)容要學會忍痛割愛,以免混淆視聽。為此,教師不能拘泥于自己曾經(jīng)的教案或教學參考書以不變應萬變,而要精心備課,在備課時查閱相關古詩詞的期刊論文、業(yè)余時間多讀書,博采眾長,形成自己的觀點,將其中符合學生認知的內(nèi)容確定為自己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講授蘇軾的《定風波》這首詞時,我在通讀《蘇東坡傳》的基礎之上,將教學目標設計為“感受詞人的形象,體會作者豁達的胸懷和作品曠達的意境”。為此,我向?qū)W生介紹了蘇軾的相關經(jīng)歷,做到了知人論世。再去理解首詞時,學生也就能夠感同身受了。同樣,我希望我的學生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如果遇到坎坷,不會郁郁寡歡,而像蘇軾一樣豁達樂觀,無懼風雨。
三、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語文課堂通常都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負責滔滔不絕地將自己對古詩詞的理解傳遞給學生。久而久之,學生的鑒賞能力絲毫得不到培養(yǎng),在面對一首陌生的古詩詞時,他們依然不知該從何下手。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有時甚至會過度解讀,導致學生的思路完全被老師牽著走。教師的先入為主造成了學生的不會鑒賞。所以說,盡早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教師要明確自身角色,切實轉(zhuǎn)變觀念,自己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只是引導者,要淡化主人翁意識。其次,教師盡量少講,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品讀去鑒賞。很多時候,老師講得越多,越不利于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最后,鼓勵學生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于古詩詞鑒賞而言,有些問題沒有對錯之分,可以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學生做到了精神獨立、思想自由,就是值得提倡的。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只有提高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引導學生感知到古詩詞的無窮魅力,積淀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維納,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語文學刊,2015(22).
[2]曾洪生,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