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利葉
摘 ?要:生成語法從誕生之日起就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推翻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理論,為語言學內部結構的分析開辟了道路。它與數(shù)學、計算機等學科相結合,為計算機智能化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
關鍵詞:生成語法;發(fā)展歷程;創(chuàng)新意義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生成語法也可以被稱作“轉換生成語法”,它旨在研究人類大腦語言的一種生成語法,與心理學緊密結合,所以又被稱作生物語言學。轉換生成語法是喬姆斯基20世紀50年代初提出的,當時以呈現(xiàn)在對語言學以及其他相關的學科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生成語言學的誕生,在某種程度上對當時“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結構主義語言學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從此行為主義心理學不再主宰語言學界,新一輪認知科學革命形成了。轉換生成語法改變了語言研究的科學范式,它從先前人們主要研究語言形成的外部現(xiàn)象轉到語言內部的結構。它推翻了布隆菲爾德為代表的結構主義,從最初的描寫語言轉換到后期的解釋語言現(xiàn)象。它繼承了笛卡爾的認識論,摒棄了結構語言學中的經驗主義,為人類更好地了解并分析語言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一、生成語法產生的科學背景
生成語法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以布隆菲爾德為代表的結構主義占據(jù)主導地位。結構主義語言學主要強調研究語言的表面現(xiàn)象,它的心理學基礎是行為主義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強調“刺激-反應”的方法,通過刺激的方式對語言加以行為,然后再做出一定的反應。這種“刺激--反應”的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強化在語言習得中特別重要,他們認為教育是一個強化并塑造的過程,對所學知識反復練習就會達到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可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沒有把人和動物區(qū)分開來,它把人們習得語言的過程看作是一個機械的過程,沒有真正反映出人類學習的本質。
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法的提出,批判了行為主義心理學這種理論,真正從人類大腦機制的分析入手,從本質上去研究人類習得語言的過程。
二、生成語法的發(fā)展歷程
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主要經歷了經典理論時期、標準理論時期、擴展和標準理論時期,支配和約束理論時期以及最簡方案時期。在這五個不同的發(fā)展時期,生成語法從最初的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逐漸到出現(xiàn)了語跡,以及后來的格理論,賦予每一個名物短語一個格。最后出現(xiàn)了管轄理論,使得生成語法的各個成分在有限的范圍內規(guī)律地變化著。最簡方案時期是生成語法的最新發(fā)展時期,它超出了語言學的范圍,和數(shù)學邏輯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結合在一起,用數(shù)理邏輯的公式來闡釋語言學中語言的生成變化規(guī)律,使得這個過程更加清晰可見,更加有合理性和說服力。
2.1 經典理論時期
在這個時期,主要以喬姆斯基出版的《句法結構》一書為標志。在這本書中,喬姆斯基提到了“轉換語法”和“短語結構語法”的術語,同時指出了語言中的轉換規(guī)則。但是經典理論時期沒有把語義考慮在內。
2.2 標準理論時期
生成語法標準理論時期的代表作是《語法理論要略》。在這一階段出現(xiàn)了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其中基礎部分為深層結構。語言生成的過程就是從深層結構向表層結構轉換的過程,語言最初發(fā)生在深層結構,但是它通過中間的不斷轉換過渡到了表層結構,這樣就可以推出語言的生成過程了。與此同時喬姆斯基在這個理論中加入了語義部分,語義成分的加入使得語言的分析更加合理。
2.3 擴展的標準理論時期
這一時期,喬姆斯基發(fā)表了《深層結構、表層結構和語義解釋》一書。生成語法的轉換過程中,從深層結構的基礎原則通過轉化規(guī)則過渡到表層結構。在表層結構中出現(xiàn)了語音規(guī)則和語義規(guī)則。這一時期的最大變化是把語義原則全部都呈現(xiàn)在表層結構中。從底層結構到表層結構的轉化過程中,出現(xiàn)了語跡。就是因為語跡的出現(xiàn),我們才可以對生成語言的過程更加清晰了。
2.4 支配和約束理論時期
在這一時期,深層結構逐漸消失,代替他的是D結構。轉換的過程轉變?yōu)榛A原則到D結構,再經過移位轉換到s結構,最后以語音表達形式和邏輯表達形式來呈現(xiàn)。GB理論中出現(xiàn)了X-階標理論,X-階標理論是一種句法技術,它使語言中的詞項在不同結構層次上構成短語結構。還出現(xiàn)了語義角色和功能范疇。功能范疇賦予一個動詞多種的語義角色。而在GB理論中的移位和格理論描述的是把一個結構成分從一個結構上的位置轉移到另一個結構上的位置。而這種位置的變化是有條件的。而格理論強調的是每個名物短語都要有格。在GB結構理論中,生成語法系統(tǒng)需要一個管轄句子結構的成分。也就是說X-這個點下面所有延伸出來的節(jié)點,都在它的管轄和支配范圍之內。管轄理論出現(xiàn)對語言的各個成分都制定了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語言生成的過程也被規(guī)律化了。
2.5 最簡方案時期
這是最近幾十年喬姆斯基指出的生成語法發(fā)展的最新時期。這段時期生成語法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的改進:一、普遍語法不再是以前生成語法的樹形圖形,而是和數(shù)學、計算機結合起來,變成了一個數(shù)據(jù)詞庫。二、這個時期計算機系統(tǒng)的原理取代了以前的普遍原理,更加直觀、細致。三、生成語法進一步從深層結構到表層結構轉變?yōu)檫@些不同層次的結構逐漸消失。出現(xiàn)了廣義的邏輯轉換。四、轉換過程中,出現(xiàn)了軌跡移動,這使得研究者們更清晰地了解語言生成地過程。
三、生成語法地創(chuàng)新意義
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和數(shù)學、計算機和心理學結合在一起,對各個學科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語言學方面,生成語法的出現(xiàn)促進了語言學的發(fā)展,生成過程使人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語言中地語法。在語言學學科建設方面,喬姆斯基推翻了結構主義語言學中的“刺激--反應”理論,真正地從語言的內部進行剖析。生成語法還不斷地和其他學科結合在一起,嘗試用數(shù)理邏輯公式來分析一些語言現(xiàn)象,使得語言學和數(shù)學、計算機科學相結合,對計算機科學的智能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生成語法地誕生不論對過去地語言理論,還是對未來地多學科建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雷,2014,喬姆斯基生成語法論述[M],江西人民出版社。
[2] ?寧春巖,2000,意義內在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