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出生于上海,早年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1942年參加新四軍,當過新四軍軍長陳毅的英文翻譯,上海解放后擔任市長陳毅的秘書,1953年進入外交部,歷任亞洲司邊界處處長、專員,亞洲司第一副司長等職。1981年至1984年任中國駐日內(nèi)瓦總領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派出的第一位女總領事。
中印關系的見證人
朱青在外交部一直管南亞事務,對中國和印度的邊界事務投入尤深。
印度是同新中國最早建立外交關系的非社會主義國家。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總理周恩來和印度總理尼赫魯進行了互訪,中印關系進入友好發(fā)展的時期。在中國和平解放西藏以后,印度提出要繼承英國在西藏的某些特權,導致中印關系開始惡化。1959年,中印邊界開始發(fā)生武裝沖突,印軍在中國邊界步步入侵,最后終于導致1962年中印邊境的大規(guī)模武裝沖突。在這前前后后的過程中,中印雙方進行了頻繁交涉,展開了激烈的筆戰(zhàn)、舌戰(zhàn),抗議、反抗議和相互駁斥,多次出現(xiàn)過白熱化的“照會戰(zhàn)”。朱青領導的邊界處官員完成了大量繁重復雜的調(diào)查研究與文書工作。每項工作都有極大的難度,都要十分謹慎細致。外交部燈火通明,邊界處官員徹夜奮戰(zhàn)。具體領導這些工作的朱青更是日夜緊張工作,不知道度過多少個不眠之夜。
1981年,中國外長黃華應邀訪問印度,中印關系進入恢復與發(fā)展的新階段。這時,已擔任亞洲司第一副司長的朱青又投入了通宵達旦的緊張工作之中。朱青是黃華外長訪問印度時代表團成員之一。這次訪問,兩國外長達成協(xié)議,恢復兩國就邊界問題和改善兩國關系的會談。朱青為起草會談方案、組建會談班子等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一切大體安排就緒以后,朱青于同年秋季去日內(nèi)瓦任總領事。
優(yōu)秀的女總領事
在瑞士,朱青先是擔任中國駐日內(nèi)瓦總領事,后擔任中國駐瑞士大使館的參贊,有時候則以田進大使夫人的身份出現(xiàn)在外交場合。無論是總領事還是大使夫人,她做得都很出色。
在日內(nèi)瓦當總領事的時候,朱青同許多著名華僑華人有聯(lián)系,同著名的英籍華裔女作家韓素音、日內(nèi)瓦著名的樂隊指揮陳亮聲等都有深交。在她離開日內(nèi)瓦到瑞士首都伯爾尼中國大使館以后,也同他們保持經(jīng)常聯(lián)系。韓素音每次從洛桑到伯爾尼辦事都要到中國大使館看望朱青,而朱青總要讓韓素音享受一次“回家”的感覺:用一碗三鮮餛飩和兩根春卷,或者是酒釀湯圓等韓素音愛吃的江浙名吃招待她。 ? (摘自《花火》 吳清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