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 陳濤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對個體品格塑造與能力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生處于人生轉折的關鍵階段,面對升學以及人生發(fā)展的抉擇,承擔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容易出現(xiàn)抑郁、自卑、暴躁的心理健康問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為了幫助學生及時進行心理干預,解決心理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健康、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與生活。
關鍵詞:高中;心理健康;策略
伴隨著社會的轉型發(fā)展,個體所接觸外部環(huán)境以及內在需求不斷變化,承受的壓力不斷提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進行知識普及,防治心理問題出現(xiàn),還要教授技能,幫助個體有效緩解心理壓力,促進個體身心健康發(fā)展。目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含情感教育、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學習心理教育、人格健康教育等內容,強調知識與技能教授。
一、注重環(huán)境建設,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教育環(huán)境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斷深入,雖然仍有部分教師、家長和學生存在一定誤區(qū),但是從整體來說,心理健康教育獲得了普遍認可。為了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注重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與學習環(huán)境的建設。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在校園環(huán)境建設方面,應當建立健全管理機制,保障高中生的安全,還要注重整體衛(wèi)生環(huán)境,提供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心理健康環(huán)境建設還需注重心理教育知識的滲透,例如利用校園宣傳欄、黑板報加強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再如組織班級開展主題班會,成立宣傳小組定期舉辦心理健康活動等。通過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師生自然會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從而推進教育教學的實施。此外,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具有非常深刻的影響,因此學校應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合作,提高家長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普及家庭教育基礎知識,更新家長教育觀念,如開設家長心理健康講座,使家長意識到父母關系以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對孩子能夠產生何種影響;教師定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家庭環(huán)境,給予家長有效指導,從而有效促進高中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充分挖掘素材,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高中生年齡特點以及心理特征選擇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內容,通過充分挖局素材,合理規(guī)劃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科學性、實效性。通過深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教師應當豐富自我認識、學習心理學、人際交往、環(huán)境適應等多方面的知識。
例如進行自我認知教育,主要是幫助個體更加準確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面對高壓的學習,學生難免因成績難以提升或者因為自己過于普通而產生自卑等消極心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對學生在價值觀上進行引導,通過全面的知識教育使學生了解自己產生消極心理的原因,再通過方法指導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疏導,增強心理素質。此外,高中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所以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的十分有必要。在教學中可以教授學習方法,組織趣味活動引導個體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高效記憶法、合理制定學習計劃等。還應教會學生如何調節(jié)學習壓力以及考試壓力,如個別同學平時成績不錯,只要考試就會成績較差,對此可以通過心理干預幫助其消除應對考試的心理障礙,提高應試能力。貼近高中生實際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實效性,因為心理問題通常源于生活,只有從學生角度出發(fā)才能切實解決問題,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實到實處。
三、多種形式教學,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選擇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多層次、全方面的滲透到高中生的學習生活中。教學形式既要兼顧整體教學,對全體學生進行積極心理教育,又要兼顧個體,尤其是已經存在一定心理問題的學生,必須單獨進行心理干預。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組織相應的心理健康活動,通過活動參與幫助學生加深知識理解,促使其在遇到挫折或難題時能夠正確運用心理學知識進行自我疏導,以積極的態(tài)度解決問題。此外,還應定期對高中生進行心理普查,建立詳細的心理健康檔案,及時了解學生心理變化,確保心理健康。對于已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而言,及時進行心理干預的同時還要注重保密工作,因此,學校應建立心理咨詢室,為個體心理咨詢提供私密空間。同時還可以設置心理活動中心,完善課程教學所需要的設施,在具有針對性的環(huán)境中,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程會更加感興趣,學習欲望較強。再如開展團體輔導活動,通過集體交流的方式加強個體自我認知,幫助存在困惑的人消除困惑,化解心理矛盾??傊?,任何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都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堅持正面、積極的影響,有效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符合當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是當前促進高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然選擇。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不僅需要個體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還需要個體具備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品格與能力.因此,教師必須不斷進行深入研究,尋求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加強對人才的科學培養(yǎng),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何召凱. 積極心理學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設計與實施研究[J]. 好家長,2018(73).
[2] ?劉瑛.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探析[J]. 好家長,20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