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花芬
摘 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精細化漸進的過程,它作為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越來越被廣大教育教學者所重視。本文擬具體探討以思維為主線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策略者,談談本人微薄之所見。
關鍵詞:英語閱讀;思維;能力
北京市特級教師王英民說過:“不會閱讀就不會學英語,閱讀是基礎,沒有閱讀,就不會有很好的聽力,沒有閱讀,就更談不上寫作。”英語閱讀能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從而促進其他三種技能(聽、說和寫)能力的提高;閱讀也能使人增長見識,拓寬視野。
一、影響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因素
1.詞匯量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記憶的秘訣就是根據(jù)我們想記住的各種材料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聯(lián)想”充分運用發(fā)散思維展開自己的想象力,使所要記憶的英語單詞,生動、形象和具體化,使生詞與熟詞之間建立一種聯(lián)系,從而達到以舊帶新,快速記憶的目的。
2.詞義
一個英語單詞往往有多種含義,而它的具體含義只有在句子中才能確定。舉個簡單的例子“only”,它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意義也就截然不同了。
3.句式
句式的識別在閱讀理解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例如:Betty told Marry that Jane was coming. A. She said it secretly;B. But she didn’t believe her;C. But she didn’t come.題干句是句A.B.C各句的上下文。若抽掉題干句,則A,B,C各句中的she和her所指何人就無法確定。有了題干句,我們不難確定A句中的she指Betty;B句中的she指Marry,her指Betty;C句中的she指Jane。
4.篇章
閱讀時,學生直接面對的是語篇,其組成及其規(guī)律對閱讀理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篇所涉及的題材廣泛,包括了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和風俗、風土人情、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內容,有明顯的時代性和地域性。因此,我們在閱讀時首先要把握語篇的體裁,分析語篇的篇章結構,將詞句融入到語境中,利用合理的推理,以期達到良好的閱讀能力。
5.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在閱讀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特定的背景知識對理解的影響大于語言知識,因此背景知識的缺乏會造成閱讀理解障礙。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學生不具備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便無法更好的理解整個文章。
二、以思維為主線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策略
1.體驗學習樂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心態(tài)
依據(jù)教學大綱,立足于教材,利用教材中生動的語言材料使學生了解基本的語法、句法知識,大量地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使學生通過閱讀和理解語言材料,模仿英語國家的語音、語調,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
2.學猜詞義,注重提高閱讀速度
在閱讀過程中,巧用以下策略:①專有名詞,一般可以根據(jù)上下文來判斷它是人名還是地名,或是其它組織的名稱,對于這些詞只要知道它代表什么就行了。②通過構詞法來分析判斷。如有些詞的詞干是學過并且掌握了的,只不過是加了前綴或后綴轉換了一下詞性或詞義而已。又如有的是兩個單詞合在一起的合成詞等等。③根據(jù)上下文的內容、語氣來判斷含義。當然,如果遇到個別難以猜測其義而又會影響到對文章理解的單詞,就應該查閱一下詞典。同時,可以經(jīng)常做記時閱讀訓練,以求通過不斷地訓練來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
3.采用靈活方法,學會反思
在閱讀過程中,要有良好的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采用靈活的閱讀技巧。對于一篇文章的完整理解,首先,可以通過迅速瀏覽全文,找出文章的關鍵詞、主題句,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回答老師所設計的相關問題。其次,找出文中的基本事實,如who,When,where,main events,result 等。其三,與學生一起找出文中難于理解的詞語或句子,解釋必要的語言知識點,并進一步處理有關的文化知識點,從而歸納出中心思想。對于不同內容的閱讀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法。如對于重點的文章、精彩的段落、典型句式要精讀,即逐字逐句地熟讀深思,達到出口成誦的目的;對于一般的文章只需泛讀,即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或故事的情節(jié)概況,以求達到一定的閱讀量;對于那些與自已實際英語水平相差甚遠、過難或過易的文章以及沒有什么意義,不能從中獲取知識的文章可以略讀,跳讀,甚至干脆不讀。這樣,閱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定的時間內收到最大的功效。
4.拓展閱讀,鞏固學法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睂W習英語也是如此。通過對不同題材的廣泛閱讀,不但能鞏固已學過的詞匯和語法知識,而且還能夠接受更多的信息,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風土人情及歷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識,甚至有利于拓寬視野,促進其它學科的學習。因此,應該根據(jù)不同的學習階段,選取難易適度、長短適中、題材不同的課外閱讀材料來拓展知識面。同時,必須把閱讀當成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步驟,要持之以恒地讀下去,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注重激勵,因施施教
教師要想取得閱讀教學的最佳效果,就必須在日常教學中最大程度上進行科學分層,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保證挑戰(zhàn)性的同時又不至于過難,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去實踐、探尋的興趣。與此同時,教師應該注重激勵,適時作出及時性評價,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求知欲。
綜上所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復雜過程,它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難點,也是重點。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
應該豐富學生的思維,強化其對事物客觀規(guī)律的理解,采用多種閱讀策略,以促進學生英語理解能力及認識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