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秋
摘 ?要:雖說萬事開頭難,可開頭恰恰是最重要的。好的開頭,能引導好的發(fā)展。這個道理在教學中同樣適用。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師要重視課堂引導方式,只有好的引導方式,才能讓小學生主動接受新知識,刺激他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去學習。建立正確、高效的引導方式,是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小學語文;引導方式
通過課堂向學生傳送知識是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師只有在課堂上運用正確、獨到的引導方式,才能讓學生有興趣地投人到學習當中,踴躍參加各種課堂教學活動。俗話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播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蹦壳埃酱芯康膯栴}是教師應通過哪一種方式能讓小學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的語文知識。首先,教師自身要理解新知識,并將學生放在新知識教學的主要角色上,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更樂意、更高效地接受新知識,營造高效的課堂氛圍。以下是筆者結合自身經驗,總結出的幾點引導方式。
一、正面引導教學法
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對新事物擁有強烈的新鮮感這一特點來引導和灌輸新知識。想要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利用識圖、多媒體、視頻和音頻等新興的硬件條件來開展新知識的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而且可以加深他們對新知識的印象和理解。如筆者通過識圖的方式進行了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文《漁夫的故事》的教學,筆者先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并理解文章的主線思想,然后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看圖思考:“你看到了哪些內容?你對漁夫有什么看法?預測故事的后續(xù)發(fā)展會怎樣?”當提出這些要求后,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都在認真仔細地閱讀和思考。隨后,筆者向學生介紹了這個故事和圖片都是出自阿拉伯名著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通過這一系列的正面引導之后,筆者才開始了新知識的教學。
二、相關聯(lián)想引導教學法
通過制造與新知識相關的氛圍來引導學生學習,也是教師總結歸納出來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讓學生投身到不同的情境中,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識,更加愿意去主動學習和理解。通過與新知識相連的事物與情境開展課堂教育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并活躍課堂氣氛。這不僅把抽象的文字和形象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而且能讓學生更加主動地理解新知識,自主思考新知識,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目的。
三、背景故事引導教學法
小學生都喜歡聽有情境的故事。根據這一特征,教師可以在教學新知識之前,先了解新課文的背景,收集相關小故事,然后在課堂上介紹這些背景故事。這樣不僅能夠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而且能活躍課堂氣氛。但是,教師在挑選背景材料和故事時,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盡量選擇與新知識相關的故事,以便學生通過對故事的品位與理解,更加用心地品讀新課文,學習接受新知識,從而實現(xiàn)從故事引出課文教學的目的。如在教學新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時,筆者采用了情境小故事引導教學的方法。首先,在開始新知識的教學之前,筆者用小故事的方式介紹了課文的梗概:“在一個本應全家團圓的大年夜里,大多數人都和家人一起歡歌笑語、談天說地的時候,有一個光著腳的小女孩,卻在寒風凜冽中賣火柴……第二天一大早,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可憐的赤腳女孩凍死在街角?!边@樣一個情節(jié)曲折、悲慘感人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迫不及待地想學習新課文,于是輕松實現(xiàn)了引導新知識教學的目的。
總之,在小學生語文教學中,新知識的引導方式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應選擇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最終實現(xiàn)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