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敏
科學的教育,首要求真,實事求是??茖W的漢字教學,首先在于所教的字應該符合漢字科學,符合漢字的構(gòu)形理據(jù),遵循漢字嚴密的系統(tǒng)規(guī)律,其次才是符合小學生認知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因為內(nèi)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nèi)容。科學的識字教學就是在豐富著學生的詞匯,識記漢字的數(shù)量和理解字義的程度直接影響著披文入情的程度,影響著促進良好語感的培養(yǎng),影響著豐富思維的形成,直接影響著閱讀的質(zhì)量。
小學語文 解詞 識字 興趣 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6-0122-01
1.理解詞義,高效積累詞匯,利于理解語句
通過掌握偏旁音義和掌握字的本義、引申義的科學識字法能迅速擴大詞匯量。如:“司”字,甲骨文寫作 ,金文作 ,小篆作 。從人從口,像一個側(cè)面站立的人舉手
張口發(fā)布命令。在甲骨文、金文中“亻”的左右朝向不固定,有時“后”就寫作“司”。后來“后、司”分化成二字:將面右的尊為“后”,即帝王,如“后羿”、“后稷”;面左的定為“司”,即有司。所以《說文?司部》說:“司,從后反?!北玖x是主管,現(xiàn)在一般不單用,但現(xiàn)代的“司令”、“司儀”、“司法”等正是古代用法的繼承;本義引申為官吏,如“有司”(主管某一部門的官吏);又引申指官府,比如,現(xiàn)稱中央機關部的下一級行政部門為司,如中國教育部“學生司”。漢語里與“司”有關的詞比較多,通過字形解析本義,說明引申義,可以使學生對與“司”相關的詞有系統(tǒng)、清楚的了解。所以,對于漢語學習來說,把握詞的本義有著特別的重要性。本義如同是根,引申義是枝葉;一個復雜的意義引申系統(tǒng),掌握了本義之后,就可以從根本入手,以簡馭繁。
2.以形表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利于把握文意
漢字學指出漢字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具有“因義構(gòu)形”和“以形表意”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圖畫展示等手段,溯源分析漢字,使學生在通過字形理解字義的過程中,產(chǎn)生對漢字文化的興趣,從而引發(fā)對文本閱讀的興趣。
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搭石》一課,“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應當?shù)氖?。”這句話中的“伏”字意蘊非凡。“伏”字,
金文作 ,會意,從人,從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樣地匍伏著。
本義為俯伏;趴下。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年輕人如狗那樣地匍伏著背老人過溪的情景,使學生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在了解字義方面,形旁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小學生雖然識字不多,但能大概看懂生字、生詞較多的小說如《水滸傳》、《西游記》等。一個奧秘就是這些小學生能結(jié)合上下文,從形旁猜出這些生字、生詞的大意?!端疂G傳》第三十三回中:“當下宋
江等四人在鰲山前看了一回,迤 投南看燈。走不過五七百步,只見前面燈燭熒煌,一伙人圍住在一個大墻院門首熱鬧,鑼聲響處,眾人喝彩。”文中的“迤 ”和“熒煌”肯定是小學生的生字、生詞。但是他們可以結(jié)合上下文從“辶”(走的變形)這個形旁猜出“迤 ”有“不斷走向”的意思,從“火”
這個形旁猜出“熒煌”有“燈火輝煌”的意思。當然,這必須建立在了解形旁的基礎上,因而就需要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強化這一方面的知識。
3.品味漢字,利于體驗情感,培養(yǎng)良好語感
在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把握文意,還應引導學生體驗文章所蘊含的情感。運用漢字學知識,科學分析漢字,能使閱讀教學在對漢字的品味中達到情感的升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歡慶》是一首中華兒女歡慶祖國生日的詩歌。通過這首詩歌的教學,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維度的教學目標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詩中第二句“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的“舉”字值得品味?!芭e”字,本義是雙手向上托物。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想象革命先烈雙手托物之景,體會革命先烈為新中國的勝利、為托起祖國的今天而英勇獻身、血灑疆場的決心和勇氣;再通過比較“舉”與“飄”字的不同,領悟到旗幟雖可“飄”于楓林之中,卻不及“舉”的堅定有力、形象生動且富有生命力。在解析、比較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想象革命先烈戰(zhàn)場上的神情并感受英雄志士們的強烈愛國情操,口誦心惟之間,學生既能品出語言文字的音韻美、語意美,更能品出人物的情操美、文章的情境美。因此,閱讀教學中抓住表達主題、深化意境、突出形象、揭示內(nèi)涵等的關鍵字,引領學生誦讀涵詠,發(fā)現(xiàn)、品味漢字所具備的審美屬性,能使之在積累詞匯的同時獲得更深的審美體驗,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
總之,教學是科學,其意義在于求真,教學是藝術,其意義在于創(chuàng)新。如果說雕塑是一門細膩的藝術,那么,語文教學則是一門巧妙的藝術。遵循漢字漢語科學關系來指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促進學生對字詞義的科學理解、對語句的深入理解,促進小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情感的把握和體會,從而使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準確的把握,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此外,學生還能夠了解漢字深厚的文化,從而激發(fā)和增強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參考文獻
[1]葉群.潘海珠.趣字當頭 妙趣橫生——淺談趣味性識字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0(10).
[2]唐春麗.人生聰明識字始——低段識字教學之我見[J].科學教育,2009(06).
[3]李澤蕊.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行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