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品瑤
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根植于生活,來源于生活。脫離生活的作文不僅僅空洞虛假,而且毫無意義。生活是寫作素材的來源,也是寫作架構的基礎,小學生對世界的認知往往來自生活,教師開展小學作文教育必須關注學生們的現實生活,改變傳統(tǒng)作文教學缺乏良性基礎的現狀,有效發(fā)揮生活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引導學生走入生活并感悟生活,真正讓作文走入學生內心,這將使小學作文教育真正從封閉走向開放,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
一、生活化作文的教學重點分析
生活化作文要以真實的生活作為研究對象,建立生活與寫作之間的溝通渠道,使寫作內容得到極大豐富,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充分激發(fā)。要引導學生用文字來描繪和刻畫現實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實現寫作意識、寫作習慣與寫作能力的協(xié)同發(fā)展。筆者認為生活化作文的教學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作文教學聯系日常生活
人們的生活是寫作的本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處處見到與文字相關的內容,報告、總結、廣告文案等等都離不開寫作。生活需要寫作,而寫作又來自于生活。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相對簡單,將自己的經歷寫入作文能夠很好地降低寫作難度,這樣的寫作更具有親切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和回憶自己在生活中經歷的事情,例如父母帶自己去游樂園或動物園、自己第一天上學的感受、讀課外書的感受和想象等等,恰當地選擇生活素材應用于作文寫作,將有效提升作文能力。
(二)作文教學聯系社會生活
生活即教育,生活能夠提供的素材無比豐富,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經歷。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模擬不同的情景,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模擬超市售賣,交易和互換自己用不到的東西。另外教師也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之中,自然的景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通過欣賞這些景物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觀察能力。建立自然社會與作文教學的聯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觀察、感悟和寫作,將真情實感融入作文。
(三)作文教學聯系學校生活
學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最主要場所,學生每天都有大量時間生活于學校中,課堂內外發(fā)生的點點滴滴不僅給學生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更能夠幫助學生完成作文創(chuàng)作。因此教師要注重組織與策劃日?;顒?,帶領學生參與到豐富多樣的校園活動中,在增長見識、拓展視野的同時獲得多樣化的校園生活體驗。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與周邊人物,觀察和探究人物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行為特點與心理活動,進而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與認知能力,為寫作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作文生活化教育不僅要關注作文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還要實現作文教學方式的生活化調整,為學生的成長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生活、感悟生活,并且將自己在生活中的經歷與感受寫在作文中。
(一)實現教學手段生活化
小學生的思維依然以形象思維為主,過于抽象的思維內容與思維過程對于小學生而言是比較艱難的,因此作文教學手段的生活化必須圍繞小學生的特點展開,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例如筆者在教學中經常會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生活相關的動畫、圖片和風景等,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拓展他們的想象空間,在此基礎上展開獨立的文字創(chuàng)作,有效提升寫作能力。
(二)實現教學過程生活化
作文教學生活化要從素材積累入手,將豐富多樣的生活轉化為素材庫,增強學生寫作的真實性與充盈感。教師在寫作開始前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引導他們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寫作主題,結合自身生活搜尋合適的寫作素材。教師同樣要保持教學指導方法的生活化調整,可以讓學生們從說入手,將自己的生活感悟用語言表達出來,在此基礎上將其轉化為文字,感受作文創(chuàng)作的樂趣,充分體現作文創(chuàng)作的生活化過程。
(三)實現作文評價生活化
具有針對性的作文講評能夠讓學生們切實發(fā)現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這對于學生的自我提升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學生通過總結能夠很好地提升自我。因此教師要重視作文講評,在指出學生作文中精彩段落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推敲,發(fā)現作文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通過反復修改形成更加精彩的文章。另外教師的評價要有針對性、啟發(fā)性與激勵性,充分發(fā)揮作文評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