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巧文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基本模式是“考情分析、基礎自查、合作探究、當堂達標、學后小結”。它要求在課堂教學中確立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步驟,即問題引領——學生探究——成果展示——歸納總結——拓展引申——課堂檢測。
一、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步驟
1.構建知識網絡。培養(yǎng)學生課前認真預習的良好習慣。每次教授新知識之前,要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充分地進行預習,通過閱讀教材、查閱參考資料、網上搜索等多渠道廣泛搜集與新知識有關的信息,對要學習的新知識形成自己初步的感知,自我構建知識網絡,上課前對要學習的知識做到胸有成竹。
2.自查基礎知識。(1)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互相提問的方法,制定課堂活動基本細則,要求學生掌握“聽取、協(xié)調”等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教給學生合作學習時如何互幫互助,做到“你說我聽、我背你聽、你做我檢查”;(3)調動小組長的積極性,提升組長的管理水平,每周定時對各小組長的工作進行評比和指導。
3.探究知識體系。自主探究教學法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不是讓每個學生各學各的,而是要激發(fā)起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并加強合作交流,少走彎路。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的核心,它是一種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學生自主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策略、調節(jié)和控制各種任務、行為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活動。
通常在復習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先由小組討論再統(tǒng)一答案,然后派代表分組展示,再由其他小組點評完善。小組學習讓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褌€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在分組討論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4.檢驗當堂達標。課堂上應根據不同的要求設計基本練習、對比練習、綜合練習等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時發(fā)散思維。為了形成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當天所學的知識能解決學科和生活中的哪些問題,運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樣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自主性,發(fā)展學生智能,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5.做好學后小結。課堂教學的目的之一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為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在聽課結束之后做個有效的小結。如果學生能理解和掌握小結,并進而學會如何做好小結,對鞏固課堂授課效果,對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性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將是十分有益的。那么,如何教學生做課堂小結呢
為了鍛煉總結、概括能力,學生可把做小結作為課堂練習,在課上獨立完成。開始時,學生可尋求教師的指導和幫助,然后逐漸獨立完成小結,要求具體合理,每組派一名代表總結本節(jié)課所獲得的知識、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現實意義
首先,構建高效課堂有利于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開展。感悟課堂教學改革,也越發(fā)地使我們清醒而又清晰地認識到,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課堂效率?!皩崿F課堂教學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使學生真正做到學會、會學、樂學,使學生健康積極發(fā)展,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功感”是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的著力點。它的探索與實踐有利于扎扎實實地推進素質教育。
其次,構建高效課堂有利于確立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探索必將使教師在教育教學觀念上產生質的變化,在高效課堂的改革與實踐中,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yǎng)成,從而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實踐靠理念來指導,理念靠實踐來促進。在實踐與探索中,參與教師必將真正樹立起與素質教育精神相一致的教育教學理念。
第三,構建高效課堂有利于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先進的教育觀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體現出來,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高效課堂的的探索與實踐不僅將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更將改變著他們每天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它是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根源。課堂中更加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發(fā)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學生的學習活動將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學會學習,注重過程與方法的培養(yǎng),為學生終身學習、發(fā)展這一長遠規(guī)劃奠基,是高效課堂建設與探索的終極目標。
第四,構建高效課堂有利于校本教研的深入開展。把握新課程理念,提升理論水平,就必須積極參加校本培訓、校本教研、聽評課、集體備課等活動;就必須勇于將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實踐于課堂教學,敢于創(chuàng)新形成自己的高效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能力,這些活動都是學校必須要開展的。以上涉及到這些相關活動及內容,恰恰都是高效課堂探索與研究中的主要內容。
第五,構建高效課堂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質量高層次的標準,是學校辦學效益的最高體現,是每一位教師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理想追求,也是對教師教學工作能力的考查。因此,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過程,既是教師業(yè)務素質提升的過程,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過程。
第六,構建高效課堂有利于新課程改革向縱深發(fā)展。高效課堂教學的探討有利于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實施,有利于新課程改革向縱深發(fā)展。新課程改革中往往存在著的一個瓶頸問題,就是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在轉變觀念和方式的同時,重建制度,這同樣是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將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觀念和行為問題,高效課堂教學管理制度的探討必然使我們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從而加速我們前進的進程。
總之,新的課程理念與深刻內涵還有待于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去研討、探索與反思。只有來源于實踐的理念才是鮮活的,扎根于實踐的理念才是永恒的,持久的。我想,只要我們的政治教師認真學習,不斷實踐,自覺反思,新的課程理念必將會為我們所用,政治學科的功能也必將會得到進一步的體現與發(fā)揮。
(作者單位:陜西洋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