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湛新
【摘要】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把教學過程視為知識傳遞的過程,多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成了課堂的主人,嚴重影響了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因此,轉變教師的育人理念勢在必得。基于此,本文對老師如何放手培養(yǎng)有能力的學生作了系列探討。
【關鍵詞】放手;權力;時間;空間
《新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薄墩Z文課程標準》又指出,語文素養(yǎng)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zhì)、語文學習方法、習慣和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的能力及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tài)度、思想觀念等內(nèi)容。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把教學過程視為知識傳遞的過程,教學被理解為知識積累和技能的訓練,教師掌控著課堂,采用“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以教師的講解、分析來包辦代替學生在課堂上能力的訓練,對于知識點和題型的講解力求滴水不漏,學生無法也不需要進行相關的思維活動。因而轉變教師的育人理念,要“轉變?yōu)橐詫W生為本”只要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身份,教師課堂角色的轉變,由操控者變成學生的引導者。同時,把學習的權力、時間、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展示思維的過程和表達思想的舞臺,讓他們在質(zhì)疑問難、總結習作的方法和合作交流中提高習作的能力,同時讓課堂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一、給學生權力
在語文課堂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終身學習,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為之奮斗的目標。為了達到這樣一個偉大的目標,高高在學生之上的語文老師必須把心中的操控大權放下,把學習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才有了展示和發(fā)揮的空間。如放手讓學生搜集資料,搜集課文作者資料,放手讓學生開展語文課本中的口語交際活動,如:我在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二“濃濃的鄉(xiāng)情”的時候,我只是簡單地交代同學們可以先自由組隊,然后隊長安排任務,最后排練節(jié)目,結果孩子們編排了聲情并茂的節(jié)目,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這個活動整整兩節(jié)課才結束,而且節(jié)目非常緊湊。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傾聽、表達、應對、組織等能力。所以只要老師肯放權,學生的潛能完全被激發(fā)起來,特別是學生的表達能力達到空前發(fā)展,教學效果讓我們意想不到。表達能力就是學生習作能力的表現(xiàn),在這次活動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二、給學生時間
老師總覺得一節(jié)課40分鐘,一轉眼就過去,經(jīng)常設計的內(nèi)容沒講完,下課鈴就響了。老師是非常寶貴這課堂時間的,才40分鐘,哪舍得讓學生浪費,可誰知道?有舍才有得。《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黃埔區(qū)優(yōu)質(zhì)課評分標準有一條,學生練習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因此我們老師應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以后,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獲取知識、體驗成功、激發(fā)興趣、獲得快樂。如:我在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說明文《新型玻璃》一課,因為這是說明文第三篇的課文,在學這課之前已經(jīng)學了《鯨》《松鼠》兩課,學生已經(jīng)有了學習的方法,學說明文無非就是知道文章介紹了什么、從哪些方面介紹的、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等。所以這節(jié)課一開始,我只是用了5分鐘簡單說明這次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要求,剩下的時間就完全交給了學生,我讓學生以這三大點為學習目標,分小組學習,完成一個表格。最后小組內(nèi)選派一個代表來講臺匯報。學生不但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學習目標,而且對于要求掌握的知識也特別牢固,特別是那些學習“困難戶”。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訓練了學生的理解、概括、欣賞能力,在匯報的環(huán)節(jié),又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給學生一些時間,學生在語文能力方面收獲多多,從而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習作能力。
三、給學生空間
第一,巧設疑問,總結習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葉圣陶先生所說的培養(yǎng)學生“自能讀書,不待教師講”的能力。教學中,設計了一個能統(tǒng)領全文的大問題,通過學生的質(zhì)疑,引導學生總結習作的方法。在教四年級下冊的習作三“大自然的啟示”時,當我指導完學生起題目、習作的思路,還有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后,問學生:對于這次的習作,還有什么困難?調(diào)皮學生湯煒俊靦腆地問:“怎樣才能把文章寫長呢?”我趕緊說:“煒俊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讓我們四人小組討論這個問題,總結把文章寫長的方法,然后匯報?!睂W生討論聲停了后,然后學生匯報??邓济糇孕诺卣f:“我們習作老師教過我們,寫文章可以列小標題?!睖齼航又f:“可以多用比喻句、擬人句。”郭曉琳也不甘示弱地說:“可以把文章寫具體,寫詳細?!蔽矣殖脵C說:“你可不可以用舉例子的方式來說明怎樣寫具體,寫詳細?”當時剛好有兩個小帥哥到我們班修電腦。于是,她就以“我們班來了兩個人”為例。學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見,最后把原來的句子擴寫成二十幾個字的長句子。最后我說,現(xiàn)在誰來總結把文章寫長的方法,然后學生總結到三點:一是列小標題;二是用修辭手法;三是把文章寫具體,寫詳細。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輕松,學生樂在其中。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得到提升,何樂而不為呢?學生又獲得習作的方法。
第二,留出空白,訓練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到,讓學生自由、靈活地去寫作,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作為一個小學語文老師都知道,學生學語文的最終的目標是學會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讀是一個輸入過程,寫是一個輸出過程。閱讀教學的目的最終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習作,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通過讓學生留空寫話,寫寫我們班的“小書迷”,發(fā)揮《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這篇課文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寫人“典型”優(yōu)勢,使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實現(xiàn)讀寫結合。以求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想象和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寫作興趣,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缎「伦雍团侄諆罕荣愃印返诙€課時,我設計這樣的留白練習。
我知道我們班的孩子都喜歡上了閱讀,有些同學還成了“小書迷”,讓我們拿起筆來寫寫這些“小書迷”。(100字左右)(你可以像作者一樣從他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上去寫。)
你可以選擇一個以下的開頭:
1.星期二下午,語文老師捧了一疊《草房子》走進課室,只見……
2.只見我們班的“小書迷”×××雙手捧著《淘氣包馬小跳》……
老師長期進行這種留空白的作文練習,久而久之,不知不覺中訓練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所以我們小學語文老師在課堂中完全可以放手,只要抓住語文教學的兩個根本目標“識字”和“讀篇”的教學,把權力、時間、空間留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fā)揮,充分地表達,這樣我們學生的習作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郭思樂.生本教育的意義——寫在生本教育進入第十個年頭[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8.
[2]曹利娟.讓語文課更有魅力[M].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