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畢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寧。國家一級作家,曾獲莊重文文學(xué)獎、當(dāng)代文學(xué)獎、青年文學(xué)獎、臺灣第16屆中國時報文學(xué)獎、臺灣第17屆聯(lián)合報文學(xué)獎等各種文學(xué)獎30余次。著有《畢淑敏文集》十二卷,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拯救乳房》《女心理師》《鮮花手術(shù)》等。她的文風(fēng)清新淡雅。令人如沐春風(fēng)。
有一天,我到商場的玩具柜臺,為朋友的孩子選取一份生日禮物。因總是拿不定主意,挑來選去的很費時間,便聽到了如下一番談話。
一位老婦人,在賣橡皮泥的柜臺,轉(zhuǎn)了好幾個圈,神色有幾分茫然。嘴里小聲嘟嚷著:“喲,這才幾年不見,橡皮泥已經(jīng)變得這樣豪華了,好的要上百塊錢一套了,記得早先,幾毛錢就能買一版,而且什么顏色的都有……”
正值中午,買東西的人不多,女售貨員挺清閑的,就同顧客聊開了天兒。
“哎,我說這位大姐,您那是什么時候的皇歷了?幾毛錢一版?少說也是三十年前的事了?,F(xiàn)在的橡皮泥,三十六色,花哨著呢,還附帶模型,您是想要麥當(dāng)勞的食品型,還是白堊紀(jì)的恐龍型?您叫孫子把橡皮泥往模型里這么一按,再一磕出來,就什么都妥帖了,跟真的一模一樣?!蹦抢蠇D人顯出不好意思的神態(tài),說:“我不是給孫子買的,是給兒子買的?!?/p>
售貨員并不因自己說差了而尷尬,很快接著話茬兒說:“看您這年紀(jì),兒子怕也有三十了吧?您還這么惦記著他,真是個好媽媽啊!”
老婦人點點頭說:“是啊,他大學(xué)畢業(yè),已經(jīng)工作多年了。”她邊說:“邊拿起售貨員遞來的樣品,很仔細(xì)地端詳后,把附有模型的橡皮泥向柜臺里面推了推說:“我不要這種千篇一律的東西,要那種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的橡皮泥?!?/p>
售貨員熱情而久經(jīng)世故的臉上出現(xiàn)了幾絲迷茫,連我也聽得起了好奇之心,用余光打量起老婦人。她衣著很普通,第一印象,幾乎要把她歸于家庭婦女范疇。但這結(jié)尾的話,不得不讓人修改初衷,確認(rèn)她是受過良好文化熏陶的知識女性。想來那兒子,也已是成年的知識分子了。那么,這玩具的意義何在呢?
售貨員不愧見多識廣,在短暫的愕然之后,很快就重現(xiàn)出胸有成竹的神色,縮窄了喉嚨,同情地說:“哦,我明白了。您的兒子精神上……是不是有點兒……那個……我接待過這樣的顧客,是安定醫(yī)院的大夫,也是不要帶模型的橡皮泥,因為對病人的思維和手的活動幫助不大,簡裝的橡皮泥,反倒實用,病人們可以像孩子一樣瞎捏,盡情地發(fā)揮想象力。聽說從他們捏的玩藝兒里,還能推斷出病情的好壞呢……”
售貨員嘴快手也快,把帶有麥當(dāng)勞和恐龍圖案的大盒橡皮泥,麻利地收起來,遞過一種色彩艷麗的簡裝橡皮泥。
老婦人很感激地看著售貨員,輕聲道著謝,然后細(xì)察新品種的成色。
售貨員充滿同情地嘆了一口氣。老婦人露出一絲不很中意的樣子說:“基本還可以吧,只是有沒有更多一些的呢?”
售貨員恍然大悟道:“是這樣啊!那我們還有大桶裝的,都是專給幼兒園團體購買預(yù)備的,夠一個班的小朋友捏著玩了?!闭f著,她從柜臺的角落里拖出一個鐵皮桶,看起來分量不輕。
老婦人再次察看,臉上終于露出滿意的笑容,說:“謝謝你啦。我兒子個子很高,手也很大,手指也粗,那些專為娃娃預(yù)備的橡皮泥,對他來講,太精巧了些。這種正合適?!?/p>
老婦人交了錢,把售貨員為她精心捆好的橡皮泥桶抱著,預(yù)備離去。售貨員向她揚揚手說:“您老多保重吧??吹贸?,您那么愛自己的兒子,他得了這樣的病,您一定特難過?!?/p>
老婦人開心地笑了,露出一口極為潔白的牙齒。雖然按她的歲數(shù)推算,這應(yīng)該是假牙,但仍能讓人感到她那壓抑不住的快樂。她說:“謝謝你的關(guān)心。不過我的兒子并沒有什么病,他很好,很健康,是個很棒的電腦工程師?!?/p>
目瞪口呆的不僅是那位熱心的售貨員,還有在一旁偷聽的我。謎團沒有揭開,反而越結(jié)越死。
老婦人說:“事情是這樣的。我兒子小的時候,手很巧。我給他買回各種各樣的玩具,讓他開發(fā)智力。有一次,我買了橡皮泥,就是你說的那種老掉牙的橡皮泥——只有十二色的一小盒。他用它們捏小鴨子、小輪船,活靈活現(xiàn)的。有一天,他捏了一個大蘿卜,圓圓的,大大的,紅紅的,上面還長著翠綠的纓子。我喜歡極了,很為他驕傲和自豪。我把這個蘿卜小心地帶到單位,讓同事們看。大家都說這不是那么小的孩子能捏出來的,沒準(zhǔn)兒是哪個工藝師隨手的小作品。我聽了以后,心中甜似蜜呀?;氐郊液?,兒子跟我要那個蘿卜。我說,干嗎呀?他毫不在意地說,把它毀了,重新捏啊。紅色的歸到剩下的紅泥堆里,綠色的歸到綠泥堆里。我很可惜地說,那這個蘿卜不就沒了嗎?他睜大天真的眼睛說,可那些橡皮泥還在啊,我還可以捏別的呀。我說,不成,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jié),單位里要是組織展覽,這個蘿卜就是上好的展品。你不能把它毀了,我要留作紀(jì)念。
兒子很聽話,不再要回他捏的蘿卜了。過了一段日子,他悄悄地問我,你們單位開過展覽會了嗎?我說,今年沒開。你問這個干什么?他說,我想要回那個蘿卜,讓它回到我那一堆各色的橡皮泥里,這樣,我就可以捏其他的東西了。我不耐煩地說,這個蘿卜我還想留著呢。你該捏什么就捏吧。兒子又怯生生地說,媽媽,你能不能再給我買一盒新的橡皮泥呢?我說,為什么?原來那盒不是挺好的嗎?兒子說,那個蘿卜走了,它的顏色就不全了。我敷衍地說,好吧,哪天我得空了,就給你買。那陣子,我一直很忙。更主要的是不把孩子的請求當(dāng)回事,總是忘。孩子問過幾次,我心里煩,就說,你想捏什么就捏什么好了,顏色有什么要緊的?大模樣像就成了。我兒子很乖,從此,他再也不提橡皮泥的事情了。
大約半年后的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在桌子上,看到了兒子用橡皮泥捏的新作品。我不知是不是他特地擺在那兒的——一個胡蘿卜,身體是藍色的,葉子是黑色的。
我當(dāng)時應(yīng)該警醒的,可惜忙于工作,不愿分心,就裝作什么也沒有看到。
從此,兒子再不捏橡皮泥了,我也漸漸把這件事淡忘了。直到他長大成人,幾十年當(dāng)中,我們都從未有一次再提過橡皮泥這個詞。
“前幾天搬家,從塵封的舊物中滾出一個鐵蛋兒似的東西,我撿起一看,原來是那個藍色的蘿卜。誰也不知道它是怎樣被保存下來的。我把它放在手心,還感到兒子當(dāng)年的無奈。我從中聽到了強烈的抗議和熱切的渴望。我想贖回我當(dāng)年的粗暴和虛榮,想完成我曾經(jīng)答應(yīng)過的承諾……”
她說到這里,頭深深地埋下了,花白的頭發(fā)像一簾幕布,遮住了她的眼睛。
老婦人抱著橡皮泥桶,緩緩地走了。我也隨之選定了一件禮物,離開了商場。我決定,在送給小朋友生日禮物的同時,也送給他的媽媽一個故事。
只聽得售貨員在后頭喃喃地低語:“誰知她的兒子還記得這回事不?會原諒他的媽媽嗎?”
名師點評
天下的母愛都是偉大的!但也有個別母親由于種種原因而疏忽了對孩子的關(guān)愛,到最后等自己空閑下來或回憶起來時,總是為當(dāng)時的疏忽而感到愧疚。
文中“這才幾年不見,橡皮泥已經(jīng)變得這樣豪華了”。寫出了母親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橡皮泥而表現(xiàn)出來的失望神色?!八盟麄兡笮▲喿印⑿≥喆?,活靈活現(xiàn)的?!睂懗隽藘鹤訉ο鹌つ嗟南矏??!拔曳笱艿卣f,好吧,哪天我得空了,就給你買?!睂懗隽四赣H當(dāng)時的不在意?!拔蚁脍H回我當(dāng)年的粗暴和虛榮,想完成我曾經(jīng)答應(yīng)過的承諾……”寫出了母親對兒子的愧疚心情。“老婦人抱著橡皮泥桶,緩緩地走了?!北砻髂赣H現(xiàn)在的行動是要彌補當(dāng)年的承諾。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作為長輩,要信守對孩子的承諾。而且也希望每一位母親都能對自己的承諾負(fù)責(z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