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現(xiàn)實的角度分析,音樂對幼兒有著較強教育意義,是幼兒教育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教育資源,本主要就如何利用廈大的認為教育資源對幼兒進行音樂欣賞教育做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利用廈大資源 音樂欣賞 教育
經調查顯示,幼兒對于音樂知識會表現(xiàn)出較強的學習興趣,這主要就是因為幼兒在生活當中時常會接觸到音樂元素,例如,家長會在幼兒入睡之前哼唱一些催眠曲或者幼兒家長會在家里哼唱一些歌曲,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潛移默化的就會對音樂產生較為強烈的學習欲望?,F(xiàn)我國著名的幼兒教育研究學者陳鶴琴有效地將音樂元素融入到了其所創(chuàng)辦幼兒園的校園文化當中,并且將音樂科目作為一項重點教學科目設置在校園教育體系當中。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園內部的幼年兒童的音樂欣賞能力以及打擊樂掌握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教育可以說對于幼年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經調查顯示,目前諸多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成效并不顯著,甚至有些教師還表示,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既浪費精力又沒有教學成效。但是從實質上來講,教職人員只有重視音樂教學,并在此基礎上運用有效地教學方法便可以有效地開展各項音樂教學活動。
一、幼兒音樂欣賞教育目標
1、認識
(1)可以簡單的了解到音樂以及舞蹈的概念,同時還可以掌握一些相對較為容易的音樂曲目知識以及舞蹈知識。
(2)可以有效地分析出音樂以及舞蹈當中所蘊含的藝術元素以及非藝術經驗。
2、情感與態(tài)度
(1)可以積極主動的去傾聽一些音樂作品,對對這些音樂作品進行賞析。
(2)對于各類音樂以及舞蹈都有著較強的學習興趣。
(3)在傾聽、觀賞他人所分享的音樂作品以及舞蹈作品之后,能夠產生愉悅的情緒。
3、操作技能
(1)積累大量的音樂以及舞蹈專業(yè)術語知識。
(2)可以靈活的運用音樂以及舞蹈知識點以及概念,同時還能夠深入的了解到音樂知識的核心內容。
(3)可以靈活地應用一些語言文學,美術造型,動作表演來表現(xiàn)出自身對于音樂曲目以及舞蹈曲目的理解以及情感體驗。
(4)逐漸地形成良好的傾聽觀賞音樂曲目習慣。
二、幼兒教師如何進行音樂欣賞教學
1、 選擇教材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從現(xiàn)實的角度分析,幼兒由于年齡較小,且具有活潑好動的特性,在這種情況,相關的教職人員在選材的過程當中就必須要結合幼兒的接受能力,選取一些被幼兒所熟知的音樂,以此來保證幼兒的音樂學習興趣度能夠得到有效地提升。同時還要增強幼兒的聽覺以及視覺體驗度,以此來保證幼兒能夠有效地賞析音樂曲目。
廈大藝術學院不定期會舉辦大大小小的音樂會。在圣誕節(jié)平安夜由廈門愛樂團藝術總監(jiān)傅人長老師親自策劃并執(zhí)棒,以圣誕為主題的音樂會即將上演。演奏曲目都是小朋友們耳熟能詳?shù)那印镀桨惨埂贰ⅰ缎⌒切恰?、《櫻桃小丸子》……?“咚、咚、咚……”,一陣莊嚴的鐘聲中,舞臺上的大圣誕樹在黑暗中綻放出斑斕的光彩,樂隊的演奏員們身穿節(jié)日的禮服隆重登場,圣誕氣息瞬間溢滿了整個音樂廳。一曲平安祥和的《平安夜》揭開了音樂會的序幕。當那熟悉的旋律《鈴兒響叮當》奏響時,臺下的小觀眾們紛紛不由自主地跟著輕快的節(jié)奏輕聲哼唱著?;迎h(huán)節(jié)中,當圣誕老人背著一袋鼓鼓的禮物來到舞臺中央時,小觀眾們不禁拍手歡呼起來。整場音樂會通過輕松愉悅、互動參與的形式,以音樂作為語言來傳遞這即將到來的新年氣息和美好的新年問候。
孩子們完全沉醉在這美妙的視聽盛宴中,現(xiàn)場頻頻想起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那晚的音樂會將成為他們心中美好而又難忘的回憶。
除了“圣誕音樂會” ,我們還陸續(xù)以小組的形式帶著孩子聆聽“新年音樂會”、“陶笛習奏會”以及班級家長周澤丞爸爸的“師生習奏會”。通過幾次音樂會欣賞,小朋友們懂得了聆聽音樂會的禮貌,知道一場音樂會指揮起到的關鍵作用,要演奏出美妙和諧的樂曲,所有的樂手都要聽從指揮,齊心協(xié)力。
2.走出去,請進來。
幼兒園毗鄰廈大藝術學院,除了能不定期地組織幼兒參加適合他們欣賞水平的音樂會,讓幼兒接受藝術的熏陶。我們還充分挖掘,利用不同的形式,“走出去,請進來”,邀請大學生助教,讓幼兒與音樂親密接觸。
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選擇“認識各種樂器”為課題,讓幼兒了解各種樂器的名稱及演奏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幼兒的實踐能力。老師和大學生哥哥姐姐一起探討:樂器的選擇、教學的重難點、幼兒參與的形式等。
大學生哥哥姐姐準備了陶笛、二胡、雙排鍵三種樂器。首先讓幼兒欣賞表演,選擇他們耳熟能詳?shù)那樱⑼ㄟ^游戲“請你猜猜我是誰”,讓幼兒分辨三種樂器的不同音色。在接下來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大學生哥哥姐姐很有耐性地邀請小朋友輪流“吹一吹、彈一彈、拉一拉”,切身感受樂器的不同演奏方式。“笛子有多少的小孔?”“二胡為什么就兩根弦?”“雙排鍵和鋼琴有什么不一樣?”看著原本“高高在上”的樂器現(xiàn)在居然離自己那么近,小朋友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每個人都躍躍欲試。
音樂的欣賞并不是枯燥乏味的,關鍵看教師如何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把“高大上”的音樂欣賞活動變得有趣,易學。
3.動靜交替
從實際角度出發(fā),正確的音樂賞析教學模式并不是由教師主導幼兒進行各項學習活動,而是要讓幼兒感知到音樂學習的趣味性,使其主動的去賞析欣賞音樂曲目,并運用自身的想象能力來感知到音樂曲目的核心情感?;谶@一情況,幼兒音樂教師在實際開展音樂賞析活動期間必須要有效地運用動靜交替教學方法。另外,基于幼兒好動的特點,運用該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幼兒在洞中了解世界,學習知識,并逐漸提升自身的思維活躍度。就具體而言:組織節(jié)奏樂活動 《 山坡音樂會》 時, 引導幼兒在山坡上尋找適宜的替代物,讓幼兒通過操縱活動感受不同音色,指導幼兒探索用各種不同的物品來創(chuàng)造類似打擊樂器的表現(xiàn)效果。 接著請小朋友根據(jù)自己的想法來把發(fā)出響亮聲音的物品放在一邊,把表現(xiàn)煩悶聲音的物品放在另外一邊,提出演奏的要求,請所有的小朋友們都要看指揮,指揮棒一抬,就預備好樂器;指揮棒落下來,樂器就收好。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不僅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其音樂實踐賞析能力也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4.教學中的語言情境
良好的語言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工作對于音樂賞析教育質量提升極為關鍵,只有在良好的語言教情境下,師生才能夠共同的感知到音樂教育的趣味性以及各項知識點的核心含義。通常情況下,運用語言創(chuàng)設出與音樂曲目相匹配的賞析情境,極為簡單。教職人員在實際工作期間,應依照幼兒的年齡,個體差異性運用語言來創(chuàng)設出滿足所有幼兒學習需求的音樂賞析情境,將語言藝術與音樂藝術進行有效地融合,這樣不僅可以極大地提升幼兒情感體驗度,同時還可以使幼兒能夠快速的融入到音樂世界當中。另外,教師在實際進行語言情境創(chuàng)設工作期間,還可以運用多元化的表述形式,如,講故事,情境簡述或唱兒歌等方式。以此來保證幼兒在音樂和故事情節(jié)、情境、角色、場景間建立一定的聯(lián)系,進而提升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 同時在實際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的過程當中必須要保證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具有具有較強的精煉性,且情節(jié)能夠貼合音樂主體。例如,教師在開展《小老鼠打電話》音樂賞析活動期間,教師可以圍繞著小老鼠打錯電話這一事件創(chuàng)設情境,同時,由于這一曲目充斥著快樂,風趣的情感,教師可以有效地創(chuàng)設出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情境,并設置出具體的問題,如“在這一情境當中小老鼠當時的內心活動是什么?”引導學生問題在情境當中學習各項音樂知識,并分析曲目的核心請感,這樣將可以極大地提升幼兒學習興趣度以及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要進行示范演唱,并依照圖譜來講解其中關鍵的知識點,以此來保證學生快速的掌握這一曲目的核心旋律以及風格知識。
5、 注重情感的培養(yǎng)
音樂可以直觀的表現(xiàn)出作者的實際生活狀態(tài)以及在創(chuàng)作期間所秉持的情感,可以說,音樂是人們情感得重要傳播載體。同時也是一種情感藝術。一部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其必然會蘊藏著豐富的情感,在這種情況下,這部曲目就會變得極具感染力。例如,在《小兔子乖乖》曲目當中,小兔子唱出表示不開門話語就可以直觀的反映出小兔子的堅決情感,在大灰狼離去的時候,音樂又變得較為歡快,基于這一情況,又是要告知學生在要運用不同的情感來演唱該篇曲目,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能夠真切的演繹出這一曲目的核心內容。從實際角度出發(fā),當幼兒內心情感得到豐富之后,其學習效率以及對于藝術的賞析能力也將逐漸提升。
音樂是構成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要素,同時對于幼兒的成長也有著較強的輔助促進作用,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對于學生感受生活以及自然的美好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賞析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快速的提升學生,區(qū)分美,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梢哉f,在幼兒教育階段開展音樂賞析教育已經成為幼兒教育的必然發(fā)展趨勢。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國政府部門已經極為重視幼兒藝術教育的發(fā)展情況,并且正在積極努力的倡導各地區(qū)的幼兒音樂欣賞教育人員參與到音樂賞析教育優(yōu)化措施的研究當中。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有效的將廈大人文資源應用到幼兒音樂賞析教育當中對于幼兒音樂賞析教育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該項資源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極大地提升音樂賞析教育的質量,同時還可以極大地提升幼兒對于人文知識的認知度。
【參考文獻】:
【1】杜娟. 淺談音樂游戲式的快樂教學[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09,(08) .
【2】許蕾. 音樂聆聽:培養(yǎng)幼兒音樂能力的關鍵[J]. 學前教育研究, 2007,(11) .
作者簡介:李冬梅 出生年月:1982.12.10 性別:女 民族:漢 籍貫:福建南安 學歷:大專 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