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波 王秀琴
摘 要:班級是一個集體性的存在環(huán)境,良好的班級文化對于班風學風建設有著積極的作用。 因此,許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都就班級文化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文章從高中班級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入手,就如何通過班級文化建設提升班風學風進行了探討、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對班級文化的認識。
關鍵詞:班級文化;班風建設;實施方法;制度體現
尊重人,發(fā)展人,升華人性,是教育的最大意義。所有的教育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在班級環(huán)境中,文化對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在班風學風建設中,班級文化起著靈魂引導作用。這也要求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認識到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并從多方面入手,建設積極的班級文化,以提升班風學風,構建一個可以春風化雨、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道德情操的班級環(huán)境。
1.建設班級制度文化,培養(yǎng)學生紀律意識
在中國有一句古諺語為:“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在當今的教育教學體系中非常適用,特別是在對于班級管理與班級建設的過程中,這句話道出了其中的精髓與內涵。所以,教師在開展班級文化建設,以此帶動班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將“規(guī)矩”二字體現出來,并且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將之有效的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明白,不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社會中,都需要以規(guī)矩來圈定范圍,并且要在規(guī)矩均需的范圍內做人做事。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建設班級制度文化來促進班級的班風建設工作,同時,對班級制度文化的建設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紀律觀念的認知。當學生主動遵守紀律之后,距離班風建設的成功也就近在咫尺了。在此,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制度文化來約束學生,讓學生專心學習。如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明白什么是班級制度文化,并且需要讓學生知道建設班級制度文化的作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又服務于誰,管教與誰等。教師在建設過程中,可以將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內容帶入到其中進行設計。比如:通過公開制度選舉班干部、通過公開制度體現班級經費的使用等。另外,還有對學生的學習考勤進行約束與管理,從而讓學生將班級文化制度牢記于心,并且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可以慎獨的心去踐行班級制度文化的公約。
2.強化班級物質文化,促進良好班風形成
在提高班風建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展開引導,以此來開發(fā)學生的心智,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對于班風建設的認同感。只有當學生對其認可之后,教師所指定的制度文化才可以得到高效的開展與實施。所以,教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可以結合班級物質文化的內容來對制度展開分析。因為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主要場所是在教室中,而教室的一切都是為學生的學習而提供的。
例如:教師在通過班級物資文化對班風建設進行帶動的時候,可以把教師環(huán)境作為第一參考要素進行分析。如,需要時刻保持班級內的衛(wèi)生情況,需要人人動手參與打掃衛(wèi)生,并且要有公德心,不破壞他人的勞動成果。同時,教師還需要設計相應的懲罰措施,懲罰措施必須要嚴厲,而且要有針對性和指向性。通過這樣的方法可大大提高學生對于班級環(huán)境的愛護與維護。另外,教師還需要對教師中的公共設施進行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如,不得破壞教學教具,不得在未經允許的狀態(tài)下私自拿取教師的公共物品,如果將教師的公共物品損壞之后,需要照價賠償等。通過這一些列的方法與措施,可有效提升學生對于班級物質文化的愛護程度,并且還能讓學生之間形成互相提醒與互相監(jiān)督的良好效果。這對于提高班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3.建設班級精神文化,增強班級團結力量
一個人需要時刻保持個人精神與個人品質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同樣,一個班級也需要有相應的精神品質來支撐班級文化的建設與發(fā)展。所以,教師需要將這種無形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灌輸與教學,讓學生知道,精神的體現是在日常,而且是在細微之處。同時,精神可以給自己提供一個強大的學習動力。教師通過建設班級精神文化來體現班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強調團結的作用。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戶外活動來強化學生對于合作與團結的認知能力。如,通過與其他班級開展拔河比賽,可以有效提升班級同學的凝聚力。又如,通過本班級內部開展互幫互助活動,也可以帶動學生的團結積極性。當班級同學都得到過他人的幫助,以及都幫助過他人之后,本班級學生的情感交流就會更多,而且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也會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互幫互助習慣。這對于提高班級團結性與凝聚力有著重要的意義。這就是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基礎,也是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根本。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班風建設的效率可謂是最佳途徑。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化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也是優(yōu)秀的班集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要正視文化的育人作用,精心建設班級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動文化,以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提升班風學風,進而影響、熏陶和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莫培賢,陳剛.班本建設顯個性 特色提升鑄品牌——江蘇省無錫市河埒中學班集體建設“2+1”探索[J].中國德育,2011(11):52-54.
[2]張根興.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營造溫馨育人環(huán)境——大同中學班集體建設的實踐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2010(18):55-58.
[3]趙純直.用好三股積極的力量——四川省成都市田家炳中學班集體精神風貌建設紀實[J].中國德育,2015(19):60-61.
作者簡介:
王立波,出生年月:1986年4月,性別:男,籍貫:甘肅 古浪,所在單位: 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古豐初級中學,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班級管理。
王秀琴,出生年月:1987年11月,性別:女,籍貫:甘肅 古浪,所在單位: 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城關第三小學,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