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璐瑩 劉雅琦 余子怡 陶順威
摘 要:隨著互聯網逐漸信息化,移動支付快速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其對現金的替代作用影響了市場貨幣流通量,但作為一種新興支付方式,其弊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鑒此,本文依據流動性偏好說、費雪方程式、數據擬合,基于移動支付發(fā)展使用現狀,對移動支付和市場貨幣流通量關系進行分析與探討,并提出關于移動支付的優(yōu)化方案。
關鍵詞:移動支付;貨幣流通量;替代效應;弊端
中國分類號:F011? ? ? ? ?文獻標識碼:A
據悉,截至2018年年末,移動支付金額達277萬億元,較5年前增長超27倍?!皬闹Ц督Y構上看,目前移動化趨勢明顯。在2013年前后,網絡支付占主導地位,移動支付處于起步階段;到了2018年,移動支付開始占據主導地位?!碧K寧金融研究院的薛洪言表示。因此,在移動支付的大趨勢下,本文試圖從宏觀角度等分析移動支付與貨幣流通量的關系,同時對移動支付的弊端提出改進意見。
1? 移動支付的現狀
1.1移動支付的政策
2018年末,國家頒布新規(guī),主要針對支付寶和微信兩大平臺,限制大額資金的轉賬,規(guī)定轉賬需要審核措施;2019年2月,人民銀行、銀保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財政部、農業(yè)農村部日前聯合印發(fā)《關于金融服務鄉(xiāng)村振興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農村金融服務持續(xù)改善,基本實現鄉(xiāng)鎮(zhèn)金融機構網點全覆蓋,移動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在農村地區(qū)得到普及應用;[1]2019年兩會政策提出將加強移動支付在多方面領域的覆蓋,成為移動支付廣告市場發(fā)展的強大助推力。
1.2移動支付使用現狀
本節(jié)將從移動支付的種類、移動支付的使用頻率、影響移動支付選擇的因素、支付失敗的原因和影響移動支付發(fā)展的因素來分析移動支付的發(fā)展現狀。
在國內,大致存在NFC近場支付,淘寶WAP手機支付,支付寶、微信等手機下載APP支付等移動支付方式。據調查數據顯示,支付寶和微信大約搶占95%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云閃付占有大約2%,其他移動支付方式共占用3%。
移動支付漸漸改變了人們的支付方式,并且越來越多的公共場所開始實施無紙幣化消費。據調查數據顯示,一周里每天都使用移動支付的人群超過調查人群的半數,只有約7%的人群每周一次或者不使用移動支付。以蚌埠大學城為例,每天都使用移動支付的大學生高達調查數據的74%。由此可見,移動支付已經漸漸融入并影響人們的生活,且更受年輕人的喜愛。
影響支付選擇的因素如圖1.2所示,其中,有超半數的人因為支付金額和打折活動而選擇移動支付,不足三分之一的人群考慮安全問題而選擇移動支付。
如今,存在著偶爾出現支付失敗甚至引起糾紛的現象。據調查,有網絡不穩(wěn)定導致支付失敗,丟失支付密碼,被惡意篡改支付信息,外界電子設備干擾等因素。其中,丟失支付密碼造成的支付失敗最多,約達31%,其次是網絡不穩(wěn)定,約達24%,約14%的人被惡意篡改過支付信息,但也有約22%的人沒有經歷過支付失敗的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人們對影響移動支付發(fā)展的原因有各種看法。具體可表現以下幾點因素:
①安全因素,不法分子通過移動支付盜取個人信息進行詐騙,盜刷支付。
②科技因素,電子產品和移動設備的普及促進了移動支付的發(fā)展。
③文化水平因素,多數老年人存在使用困難的問題。
1.3移動支付的研究現狀
隨著移動支付的飛速發(fā)展,學者專家對移動支付的研究也逐漸細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移動支付發(fā)展的現狀和問題進行研究,侯哲指出移動支付的問題主要集中于安全、人群普及、法律保護等方面上;王聰語則認為移動支付存在著行業(yè)統一標準缺乏和監(jiān)管體系不完善等缺陷。二是對移動支付沖擊傳統支付方式及貨幣發(fā)行量的探討,李曉璇認為移動支付會改變貨幣的流通速度、貨幣乘數和貨幣供需;魯雨果談到移動支付會對現金具有一定的沖擊作用,但根據國情和貨幣市場的需要,二者還將長期共存與發(fā)展;三是對移動支付的發(fā)展預測與創(chuàng)新研究,王永鑫,王享預測未來的移動支付將會創(chuàng)新發(fā)展,利用SWOT分析法具體研究的優(yōu)劣和機遇與威脅。
2? 貨幣流通量的模型研究
將本文中的市場貨幣流通量定義成流通中的現金(M0)。
2.1基于流動性偏好說的整體分析
由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得:
M=M1+M2=L1(Y)+L2(r)
其中,M為貨幣需求量,L1(Y)表示與收入Y相關的交易需求,L2(r)表示與利率r相關的投機性貨幣需求。[2]根據凱恩斯的貨幣需求三動機說,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出現,多數消費場所可以通過移動支付直接完成交易,同時,一些第三方支付軟件推出金融產品和投資產品,減少了交易動機和投機動機;[2]移動支付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金的流動性成本,從而減少了預防性需求。由于三個動機同時減少,因此貨幣需求量也會相應減少,M0也相應減少。
2.2基于費雪公式的整體分析
利用費雪交易方程式:
假設M為流通中的貨幣存量;V是貨幣流通速度;P是物價水平;T是交易總量。并由該公式可得貨幣需求方程式:
由此可得,決定一定時期名義貨幣需求數量的因素主要是這一時期全社會一定價格水平下的總交易量與同期的貨幣流動速度。V在短期內可以視為不變的常量,而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在2013年達到了增長巔峰,由于該經濟支付機制的變化,在長期內,現金流通速度正逐漸增加。其次,假定PT由現金支付規(guī)模表示,由圖2.2可得現金支付規(guī)模以極低的速度增長,由此可大致得出M0減少。
2.3基于數據擬合的變量關系分析
利用MATLAB將圖2.2具體數據做出散點圖,對所擬合的數據類型做出判斷,用數據擬合方法建立函數關系,將移動支付規(guī)模和現金支付規(guī)模分別設為自變量x和因變量y,猜測移動支付規(guī)模和現金支付規(guī)模的關系式為
y = p1*x^2 + p2*x + p3
由MTALAB解出p1 =-5.085e-05,p2 =0.01623,p3 =6.004,并得出數據擬合圖:
其自由度(RMSE)為0.1058,可見擬合程度較高,相關系數(R-square)為0.981,因而移動支付規(guī)模和現金支付規(guī)模有較大的相關性,可以得出隨著現金支付規(guī)模以緩慢的速度增長,移動支付規(guī)模先以極大的速率增長后增長趨緩。
2.4結果分析
由于貨幣需求量難以有一個合適的數據分析,假設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相等。我國現金供應量同比增長率基本呈持續(xù)下降的趨勢,而交易貨幣需求和投機貨幣需求構成了貨幣需求量,由于移動支付和現金支付具有很強的流動性,所以貨幣交易需求一般是通過移動支付和現金支付完成,由模型分析移動支付與現金支付具有較大的相關性,而其貨幣形式分別為電子貨幣和現金,電子貨幣和現金是互為替代品的關系,由此可得,移動支付對現金的替代效應使M0減少。
3? 移動支付對市場貨幣流通量的影響
減少了利率對市場的調控作用。移動支付的應用簡化了傳統貨幣流通過程中鑄幣、清點、核算、運送等步驟,降低了流通成本。另外,在移動支付的過程中,電子貨幣對現金產生的替代效應會使貨幣流通的效率提高,市場對傳統貨幣的需求量減小。由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可得,貨幣數量和流動性偏好決定著利率,即利率變化取決于貨幣需求。因此,移動支付的普及會使利率的波動更大,而貨幣需求又會因為利率變化的反作用而不穩(wěn)定。所以,如果不能及時地預測貨幣市場的波動,移動支付的出現將會導致利率對貨幣市場的調控作用減小。
減少了上繳的存款準備金。移動支付的普及使得貨幣更多的以電子貨幣的形式存在,市場上傳統貨幣的存款量減少,而央行并沒有將電子貨幣記為存款準備金。[3]移動支付中的貨幣履行了貨幣交換媒介的基本職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現金,但卻沒有交納存款準備金,進而使得存款準備金的數量減少。另外,存款準備金率與貨幣的流動性成正比關系,移動支付的出現使得在移動支付中,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間沒有明確邊界,電子貨幣既可以算作是活期存款,也可以算作定期存款,這為商業(yè)銀行少繳納存款準備金提供了可能。再則,移動支付中,貨幣流通、交易的速度快,成本低。因此,商業(yè)銀行會選擇減少存款準備,進而央行的存款準備金來源會減少。
影響央行對貨幣供給量的調控作用。移動支付對傳統支付的替代性會導致部分市場上流通的現金轉為銀行存款,使得銀行的貨幣供給量不穩(wěn)定。另外,移動支付的出現也會導致現金漏出率降低,影響貨幣乘數的穩(wěn)定,從而影響到貨幣供給量的穩(wěn)定。所以,移動支付會影響到央行對貨幣供給量的調控,傳統貨幣市場的穩(wěn)定將面臨一定的威脅。
減少了市場貨幣需求量。一方面,移動支付中的電子貨幣對現金的替代作用使得市場上的流通現金減少,降低了對交易型現金的儲備。另一方面, 電子貨幣的迅速流通也會使貨幣價值放大,從而減少大眾對貨幣的需求。以上兩個方面都會導致社會對貨幣的需求量減少,[4]并影響央行對貨幣需求量的及時的、有效的預測。
4? 移動支付的弊端及優(yōu)化方案
4.1移動支付的弊端
本節(jié)將以云閃付為例,闡述移動支付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弊端。
1、網絡安全問題
①網絡盜刷
在移動支付普及的今天,開通免密支付并不罕見,而不法分子的盜竊技術也在提高,這種方式就暴露出越來越嚴重的安全性問題。以云閃付為例,小額免密支付就有被盜刷的風險,云閃付可以直接使用POS機或NFC近場非接觸感應刷卡,這個漏洞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盜刷。而且小額免密免簽單日額度上調至1000,被盜刷的風險也一并增加了。
②個人信息泄露
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提供服務,收集了眾多個人信息。由于內部監(jiān)管機制不完善,頻頻出現用戶信息泄露現象,存在嚴重的支付隱患。不法分子借此盜取個人信息并擬造客戶身份進行精準詐騙。隨著詐騙教育的落實和個人防范意識的增強,通過短信等方式進行的大范圍隨機詐騙手段已經落伍,而借助信息盜取進行的精準詐騙逐漸盛行。
③二維碼支付風險
隨著二維碼的普及,掃碼支付儼然成為移動支付的一種代名詞,然而有許多不法分子制作非法二維碼。釣魚風險是指由二維碼造成的支付風險,在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二維碼掃描將用戶帶到非法的支付頁面或網站。而且,該支付方式一般是處在開放的網絡環(huán)境中,存在泄密風險。
2、系統響應緩慢,網絡不良的問題
在所有移動支付中,只有近半數的群眾表示出現過網絡錯誤從而導致的支付失敗的問題。而很多用戶反映,云閃付有很多功能在使用時常常出現網絡錯誤的問題,包括激勵金、支付交易等。
3、老年人使用障礙
在互聯網+的時代下,漸漸凸顯出一個社會問題——老年人無法跟上時代,在移動支付的問題上尤為顯著,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甚至沒有接觸過智能移動設備,更不用說移動支付。雖然越來越多的場所進行無紙幣化的消費,卻極少有關注到老年人使用障礙的問題。
4、普及率不高
因為云閃付需要NFC近場設備,對很多商家來說并不方便,所以普及率并不高。同時云閃付作為較遲出現的移動支付方式,宣傳力度遠遠不夠,難以撼動早已普及、為人們所接受的支付寶、微信等。
4.2移動支付的優(yōu)化方案
對國家政府來說,國家應當大力扶持移動支付企業(yè),加強對移動支付的立法保護,健全相關法律,統一標準,加強安全機制。同時,盡量改善支付環(huán)境,做好保護大眾隱私的工作。相關部門加大監(jiān)管力度,嚴禁支付機構泄露個人信息,打擊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在詐騙追蹤方面加強措施,在使用者財產受損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保護受害人權益。
對移動支付商家來說,應加強安全監(jiān)督,不斷改進防護手段,保護用戶安全支付,提高安全性,為普及移動支付應加大宣傳力度以便增多移動支付的使用場所,以小商店和部分偏遠地區(qū)為主,加大移動支付的優(yōu)惠力度,提高限制額度,刺激消費。同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通過簡化支付流程,來避免因為網絡不穩(wěn)定或者老年人不熟悉移動支付的現象,也可以對不會使用的群體以老年人為主進行宣傳教學,做一個老年簡化版。再者,可以推出具有標志性并難以模仿的二維碼,防止出現不明二維碼盜刷賬戶的問題。
4.3移動支付的未來預測
如今,移動支付已成為最普遍的支付手段,目前國內主要的移動支付方式是支付寶、微信支付,二者的地位難以撼動。在國外,經知名研究機構預測Apple Pay將會是未來國外移動支付的主流方式,Samsung Pay以及谷歌支付來勢洶洶,影響力較大。
移動支付從主流大城市逐漸向中小城市再到偏遠農村一步步普及推廣,從國內到全球掀起移動支付的狂潮,在發(fā)展中前行,在前行中又不斷超越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關于金融服務鄉(xiāng)村振興的指導意見[EB/OL].(2019-08-22).https://baike.baidu.com/item/關于金融服務鄉(xiāng)村振興的指導意見
[2]百度百科.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EB/OL].(2008-04-20).https://baike.baidu.com/item/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6857532?fr=aladdin
[3]袁曙光.電子貨幣效應分析及我國電子貨幣管理對策研究[J].西南金融,2010(07):32-34.
[4]張傳勇.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體系的影響及其監(jiān)管對策:以第三方支付為例[J].新金融,2015(10):43-48.
基金項目:
本文屬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移動支付對市場貨幣流通量的影響及其弊端研究——以蚌埠市為例》(項目編號:2.0181E+11)階段性研究成果,指導老師:余帆。
作者簡介:肖璐瑩(2000—),女,浙江溫州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在讀,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