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青川
摘 要:興趣是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關鍵所在,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十分有利,小學數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一定要在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同時培養(yǎng)他們數學學習興趣,促進他們課堂主動性和效率的不斷提升。在本篇文章中,筆者以三年級數學教學為例談一談如何才能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數學產生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教學;研究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師不僅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還在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養(yǎng)。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教師在認識到興趣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意義后,開始嘗試不同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希望學生能夠在趣味性課堂中掌握數學知識同時進一步提升對數學學科知識學習的興趣,為以后打下堅實基礎。
一、引用生活事件,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不管是大人還是學生都時時刻刻與生活產生著各種聯系,在生活中既能夠感知各種事物也能夠學習到知識。新課改提出生活化教學理念以及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后,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嘗試在課堂中引用生活中的趣事來組織數學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能夠在生活化趣事中領悟和學習到數學知識,并且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關聯性,理解學習數學知識對于服務生活的意義,進而激發(fā)其數學學習熱情。
例如,學生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引用生活趣事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上課,教師便拿出兩張大小差不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板,說道:“同學們,上節(jié)課結束時有很多人對這兩塊四邊形產生了興趣,并且認為它們的面積一樣大,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且說明了理由,大家還記得嗎?”學生點頭,教師繼續(xù)道:“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看似相近但實際卻不同的現象,比如在給墻面涂色時一定要提前計算好所墻面的面積,這樣在準備涂料時才不至于浪費。”學生點頭,教師道:“那你們知道怎樣計算兩者的面積嗎?”學生想要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面積和面積單位,提出了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由此展開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教學。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將生活中的實際事件與數學知識相關聯,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
二、組織游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游戲教學法是新課程標準頒布后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用較多的教學手段之一,既能夠緩解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又能夠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小學數學教師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秉承興趣性原則組織一些符合學生特點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中,并且在游戲進行同時收獲更多的數學知識和能力,為以后放發(fā)展打下基礎。
例如,學生在學習“時分秒”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通過組織游戲活動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一上課,教師問道:“同學們知道哪些與時間有關的事情呢?我們來比賽,看看誰能夠在不重復前提下說出更多與時間有關的事。”一學生立即回答道:“我們每天上學、下學、上課、下課都是固定的時間點!”有的學生道:“我每天都在六點鐘起床!”還有人道:“我一分鐘能夠跳繩100次!”在學生紛紛提出與時間關聯的事情后,數學教師繼續(xù)問道:“那有誰知道一分鐘或者一個小時有多長嗎?”學生紛紛沉默起來,不知道如何回答該問題,教師道:“我們之前已經學會了認識了鐘表,接下來大家看一下前面這塊表,一起數一數秒針轉動多久分針隨之改變?!睂W生立即靜下心來跟著教師節(jié)奏數了起來,數學教師由此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分鐘等于六十秒,使之對秒、分、時之間的關系產生濃烈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帶領學生一起完成游戲活動,不僅將其帶入到數學學習氛圍中,還培養(yǎng)了他們數學學習興趣,促進了其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編講精彩故事,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并不能抓住數學學科的規(guī)律和體會到其中的趣味性,導致其在聽課時會感到乏味與困惑,學習效率也相對較低,鑒于此,小學數學教師為了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適當地結合數學知識點編排精彩的故事,引導學生進入到故事情境中,并且在情境中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學會應用數學知識解答數學問題,進而有效提升數學學習效率。小學生很容易對故事產生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能夠在故事中快速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學生在學習“位置與方向(一)”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通過編講精彩故事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上課,教師便展示出一張小明家附近的地圖,并且說道:“有一天小明想去家附近的博物館參觀,有的人建議他出門一直走,走到路口后連續(xù)兩次右轉,有的朋友建議他出門就往右轉,直行一段路程后右轉。小明聽到兩個好朋友的建議后更加不清楚該如何設計路線了,他的媽媽立即拿出一張紙幫助他畫出了簡單的示意圖,并且標上了方向和行徑路線,告訴他只要按照圖中的路線走不遠就能達到博物館,小明拿起示意圖看后立即明白了,你們知道他的媽媽為他在地圖上標記了什么使得他能夠找到了去博物館的路嗎?”學生眾說紛紜,教師隨之引出“位置與方向”知識點,帶領他們積極此展開學習,有效提高了其主動性。
言而總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生活趣事、游戲活動以及精彩的故事來創(chuàng)設趣味性較為濃烈的數學課堂,促使小學生主體性逐漸突出的同時提升其數學學習興趣和效率,進而實現高效數學課堂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彭曉.編講精彩故事,提高學習效率--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5(21:81-81).
[2]卜云會.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策略研究與探討[J].教育:文摘版,2015(16):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