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浩
【摘要】:我國正從一個傳統(tǒng)的陸權大國向陸海兼?zhèn)涞膹妵D變。我們的藍色國土,是資源的寶庫;更是國防的前哨,所以對于海洋權益,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因此,學習海防教育,了解軍事知識,關心國家軍事發(fā)展,關注國際政治,積極參加軍事訓練,參加海洋科普實踐活動和講座,等是當代小學生了解、維護海權的基礎。
【關鍵詞】:海洋意識 維護海權 海防主題探索
遠古時期,我國就有“乘桴浮于海上”的記載,春秋時齊人得東?!皾O鹽之利”,后來又有以中國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其實早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跟海洋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由于我國深受“黃色文明”農(nóng)耕文化的影響,因此中華民族的人民帶有強烈的“重陸輕?!钡纳?。
海洋強國是指在開發(fā)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擁有強大綜合實力的國家。當前,世界各沿海國家展開了“藍色圈地運動”,我國正從一個傳統(tǒng)的陸權大國向陸海兼?zhèn)涞膹妵D變。我們的藍色國土,是資源的寶庫;更是國防的前哨,所以對于海洋權益,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
我國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海域疆土面積達300多萬平方公里;青島歷來是鎖鑰國門的戰(zhàn)略要地、海防重鎮(zhèn),這是青島的“地利”。青島海域面積1.2萬平方公里,海島120個,海灣49個,海岸線長711公里,海域海岸條件良好,具有突出的地緣優(yōu)勢。
但是生在和平年代,對于戰(zhàn)爭和硝煙,現(xiàn)在的孩子們絲毫沒有此類的危機感;說到蛟龍?zhí)?、遼寧號、索馬里護航,僅僅有小軍事迷們才會知道;體質能力的下降,越來越少的軍事化實踐活動,使得現(xiàn)在孩子小胖墩越來越多,弱不禁風。
因此,學習海防教育,了解軍事知識,關心國家軍事發(fā)展,關注國際政治,積極參加軍事訓練,參加海洋科普實踐活動和講座,等是當代小學生了解、維護海權的基礎。
一、參加軍訓活動,強身健體。
青島海逸學校自2011年建校以來,結合學?!皭蹏隆敝黝}活動,每年都在10月份少先隊建隊日前夕會開展軍訓活動,至今已經(jīng)堅持了8年。學校會聘請共建部隊的官兵到校軍訓。部隊會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和基礎制定訓練計劃。除了常規(guī)的軍事訓練外,還會學習手旗旗語、軍警操等其他技能的學習。
我們認為,一次正規(guī)的軍訓活動具有很多的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增強其勇敢、頑強、自制和堅韌不拔的優(yōu)良意志品質。
2、軍訓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紀律觀念,培養(yǎng)艱苦奮斗的作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軍事知識和技能,為國家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
4、學生軍訓能夠磨煉意志和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
二、開展軍事知識講座,拓展知識面。
講座從航母面面觀、國家海洋維權、中國藍色國土的認識到海上救生等,涵蓋的內(nèi)容廣泛。通過釣魚島、黃巖島等一個個真實的維權斗陣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詳細講解了什么是國家海洋主權;從《戰(zhàn)狼》、《紅海行動》等精彩的片段,讓同學們在有實例、有情節(jié)的課堂上,零距離感受海洋國防教育的魅力,了解中國遼闊的藍色海洋疆域,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部隊和新式的艦艇、戰(zhàn)斗機和多種武器;講述我國第一艘航母的由來,航母的發(fā)展歷史等一個個真實的案例。
這一堂堂精彩的講座增強了學生的國防觀念和國防意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孩子們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三、豐富海洋活動基地,進行專項游學
(1)我們以“走進海洋,了解資源”為主題,到海藻實驗室,讓學生掌握了解海洋貝類、藻類的知識以及魚類的生活習性等。
(2)以“海洋的暗流”為主題,參觀海洋研究所,研究海洋水流,讓學生知曉漁村風土人情、品嘗精品海鮮、調(diào)查海洋資源枯竭的原因,做一個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為海洋環(huán)境保護積極行動。
(3)走進貝殼博物館,一同欣賞了“創(chuàng)意畫廊”內(nèi)的貝殼圖案,感受到海洋的魅力,在不經(jīng)意間就能提高孩子們保護海洋的意識。
(4)已經(jīng)建成的國際郵輪母港就在學校不遠處,作為身處藍色經(jīng)濟區(qū)唯一的學校,在高年級開展系列的經(jīng)濟探索課程。走進母港,讓孩子們感受到青島開發(fā)海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和前景。
(5)青島是中國帆船運動的發(fā)源地,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并成功舉辦過國際性的帆船賽事。學校帶領部分學生參與帆船體驗活動,增強孩子們海洋知識層面,拓展孩子們的視野。
(6)開展海洋知識答卷,進一步點燃了孩子們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熱情,使孩子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并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藍色海洋的興趣之門。
(7)走進青島海洋大學海權館,通過全國海洋觀教育基地主任、中國海洋大學海洋觀教育中心主任干焱平教授的講解,更加深入領會中國海洋權益保護的重要性和現(xiàn)實意義,理解了“中國的未來在海洋”的深刻哲理。
四、開展豐富的藝術活動,陶冶學生情操
(1)收尋民間歌謠、摘編民間故事、唱響漁家號子,六一活動唱響藍色旋律。
(2)結合學校戲劇課程,開展海洋劇展演。反映了我校學生眼中的海洋世界,使全體師生深深感受到保護海洋動物的重要性,引起我們對維護海洋的深切思考。
(3)科技課上,通過老師講解,看各種艦艇模型后,自已繪制或者制作未來的艦艇,注明設計原理、設計緣由和用途。
讓學校的課程,成為孩子們了解國家海軍科技實力的窗口、點燃科技創(chuàng)新的火種,了解國家科研興軍、科技興邦的思想,啟迪孩子們愛科技、學科技、用科技,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如今,海洋意識已經(jīng)在青島海逸學校成為一種自覺的民族意識、國家意識。實現(xiàn)海洋強國夢想,靠我們更靠下一代。增強海洋意識,我們就應該加強學校教育,我們今天的努力就是送給未來海洋強國建設者們最好的禮物。
【參考文獻】:
【1】汪莉.《藍色國土·海洋開發(fā):中國海洋資源》[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
【2】干焱平.《堅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J].時事報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