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璇
【摘要】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作為語文學科學習的基礎,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還能夠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文首先分析的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并在分析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探究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及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科學核心素養(yǎng)水平逐漸形成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教育界也越來越關(guān)心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主要是讓人們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從而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過程。通過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獲得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時能夠理解其中表達的含義,從而更好地學好各科的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學會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表達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將會伴隨著人的一生,對個人今后的發(fā)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第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當下,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并沒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學習方法和技能的培養(yǎng)。甚至有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本沒制定明確的目標,導致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目標、沒有計劃、很隨意,從而使教學效率低下。還有部分教師對教學重難點把握不準確,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語文知識的規(guī)律,不善于利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使學生能夠輕松地理解理論知識,并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忽視了對學生情感與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二,學生對語文學科學習不感興趣。學生只有對一門學科感興趣,才會自主、自愿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部分學生由于不知道學習語文的價值,語文學習態(tài)度很消極,缺乏學習主動性,導致語文學習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教師的教學方式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有很大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都是習慣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沒能將語文學科的魅力展現(xiàn)出來,極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第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過于形式化。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都太過于形式化,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例如,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合作探究,但是并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探究就給出了問題的答案,這樣就很難達到合作探究的目的。還有部分教師對自主學習認識有偏差,他們認為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自己學習和探究,教師完全不用參與其中,如果不給予適當?shù)囊龑?,學生的探究活動就很難繼續(xù)開展。
二、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第一,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首先,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很多學生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都有較強的好奇心。通過運用多媒體的圖片、視頻、動畫等功能創(chuàng)設一些新鮮的、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能夠快速地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去。例如,在教學《紫藤蘿瀑布》這篇課文時,可以先通過多媒體將紫藤蘿盛開的情境以視頻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一開始就能通過視頻直觀地看到紫藤蘿美麗、旺盛的樣子,然后配上適當?shù)囊魳罚寣W生在輕柔的音樂中去閱讀課文,使整個課堂都沉浸在一種賞心悅目的美景中,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其次,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充實課堂教學內(nèi)容,拓寬學生視野。在文章中講到十多年前的紫藤蘿時,可以用多媒體展示當時“十年浩劫”的社會背景、作者一家在當時的遭遇以及十多年前衰敗伶仃的紫藤蘿,有了這些內(nèi)容的補充,學生就容易聯(lián)想到,花和人其實是一樣的,十多年前作者一家遭遇不好,花也長得不好?,F(xiàn)在花又旺盛起來了,那么,人也應該好起來了。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中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一主旨了,繼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第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學習習慣是學好一門學科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科學核心素養(yǎng)的前提條件。這就需要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開學初期,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什么是語文?為什么要學習語文?怎樣學好語文?”讓學生明確這些問題,并制定好本學期的學習計劃,然后教師再對學生做出整體的要求。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就會畏懼,這個時候教師要及時地給予學生適當?shù)墓膭?。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也要注意進行分層設計。例如,作業(yè)的層次、教學內(nèi)容的層次,讓各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學到知識,讓他們在學習中不僅僅體會到挫敗感,而是讓他們能獲得一些成就感。這樣學生就能夠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久而久之,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第三,通過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文學,夯實學生的人文底蘊。在初中教材中有很多經(jīng)典的文學著作,作為語文教師,首先要多引導學生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及作者本身的人格魅力,從而理解蘊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并掌握其中的經(jīng)驗。例如,在學到《散步》這一篇散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預習瀏覽課文,大概了解課文內(nèi)容,然后對自己不能夠理解的詞句提出疑問,然后把問題寫下來。在學生提出疑問時,教師可以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再次把問題拋給學生,即把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例如: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分歧?分歧是如何解決的?表現(xiàn)了這是怎樣的一家人?等等,然后把問題通過多媒體的展示臺展示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去體會文章中所抒發(fā)出的祖孫三代一家人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的情感以及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以及作為中年人,責任重大,肩負著承前啟后的重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科學核心素養(yǎng)。
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教師經(jīng)過長期的耐心引導,從語文課堂教學出發(fā),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去體會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的人文底蘊,這樣才能夠有助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質(zhì),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美麟,步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研究綜述[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01):36-40.
[2]屠麗娜.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