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蘭蘭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情感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心理發(fā)展中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狀況,樹立情感教育理念,以往灌輸式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感興趣,必須要注重將情感教育落實到教學中去,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積極學習情感,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
1 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意義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和情感的一種教育方式,情感教育能促進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意義:(1)健全小學生的人格。小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和智力處于發(fā)展和完善中,因此其不能明辨是非,如果小學生在教育階段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和人格個性,今后很難矯正,故想要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格,就需要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習慣和觀念,健全小學生的人格。(2)激發(fā)小學生與人交流的興趣。由于小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知欲很強,在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容易為外物吸引,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如果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融入情感教育,可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打破沉悶、呆板、無趣的教學氣氛,讓學生主動與教師和同學交流,增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流的興趣和能力。(3)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著許多名人名著,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師需要充分地利用其中的情感因素,對學生進行小學語文的情感教育,并將其中的思想內(nèi)容積極地融入其中,營造出一種愉悅的情感教學氛圍,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的興趣,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課堂教學質(zhì)量。
2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問題
在文章情感主線存在偏差上,這主要是由于教師在教學時因不清晰的教學邏輯所導致的。教師在教導學生進行文章品讀時有時會過度夸大文章情感,將情感教學方式變成過于“煽情化”。學生由于對文章表達出的情感把握程度較弱,所以對教師對文章的解讀情感能力會產(chǎn)生敬佩心理,極易受到教師的影響,而被文章中表現(xiàn)出的情感深受感動。但是課后,學生再對文章細細品讀時,就會發(fā)覺文章中表達出的情感基調(diào)與教師所將的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師多側(cè)重于文章中的繼承情感,而忽視了其深層精神方面的探討,使得學生在文章的了解上存在一定片面性,情感教育未得到全面應用
3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措施
3.1深挖語文教材,把握情感教育的因素
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閱讀文本中包含著較強的情感因素,明顯展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情感。所以,在引導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此進行合理的應用以及控制。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晏子使楚》這一課時,就可以結(jié)合如下手段進行情感滲透。在正式開展文章講解之前,教師可以對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簡單的介紹: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之間戰(zhàn)爭頻發(fā),戰(zhàn)爭對百姓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在眾多的國家中,楚國由于自身的實力比較強、國家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產(chǎn)生了想要統(tǒng)治其他國家的想法,所以經(jīng)常會派兵攻打其他國家。在楚國的壓迫下,齊國派出了自己的使者晏子,希望他能夠代表齊國,與楚國進行交涉,從而擺脫楚國的威脅。當介紹完歷史背景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問題:“如果你是晏子的話,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去與楚國交涉呢?”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意識以及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歷史背景的渲染下,學生的愛國情感會得到明顯提升,這對提高教學效果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3.2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增強情感體驗
良好且輕松的課堂氛圍,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情感所在。教師在語文情感教育中明確教學任務與目標,加深對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主題的融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入學習主題內(nèi),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為小學生的情感健康發(fā)展提供全方面的支持。如在《葉公好龍》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考慮當前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nèi)容后,有效結(jié)合課堂教學與角色扮演游戲,對全體學生合理劃分學習小組,以《葉公好龍》一課為基礎(chǔ),鼓勵每個小組自行對這篇課文進行改編,適當增添新奇且有趣的事物,適時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游戲,讓小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切實感受到課文內(nèi)容的情感所在,真切體會到葉公對龍的愛好名不副實的思想內(nèi)涵,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使學生養(yǎng)成表里如一與求真務實的品質(zhì),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3.3短視頻輔助語文教學,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
教師要想在語文課堂上實施情感教育,就需要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因為只有學生專注于課堂語文知識的學習,教師才能夠順利推進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情感思考,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鑒于此,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課堂短視頻輔助教學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借助短視頻新奇、直觀的特點,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加深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認知。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靜夜思》這篇古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預習古詩內(nèi)容,同時為學生播放有關(guān)古詩《靜夜思》寫作背景的短視頻,引導學生了解詩人李白當時的處境和心情,同時為學生簡單地講解古詩寫作背景:“唐玄宗開元之治十四年,二十四歲的詩人李白外出旅行,在揚州旅舍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能夠使得學生靜下心來傾聽教師的講解。通過短視頻輔助教學,將學生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課堂學習中,幫助學生找出自己與詩人情感上的共鳴,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教師情感教育的順利進行。
4 結(jié)束語
人類情感的流露和表達是溝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小學生正處于情感意識塑造的初期階段,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內(nèi)容優(yōu)勢,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努力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引導學生成為樂觀、開朗、情感世界豐富的人,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臧以霞.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5:15-16.
[2]呂立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5,11:26-27.
[3]李茂林.關(guān)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2016,3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