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杏麗 莫愁 李璐
摘 要: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最經(jīng)典、最有效的降脂藥物,不僅廣泛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還具有生物多效性:避免急性冠脈事件的出現(xiàn)、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以及輔助降糖、對血脂進行有效的調節(jié)、降低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生率、對腫瘤細胞的增殖可以進行有效抑制等,所以,在我國,他汀類藥物以副作用少、安全可靠,以及療效確切等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臨床上。
關鍵詞:他汀類藥物;心腦血管疾病;臨床應用
他汀類藥物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還原酶抑制劑,是目前最經(jīng)典和有效的降脂藥物,不僅從多個方面對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還以其生物多效性,廣泛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大多數(shù)的臨床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在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多種危險因素的患者中,只要及時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對其心腦血管疾病病死率以及發(fā)生率的降低有著顯著的效果。在我國,他汀類藥物以副作用少、安全可靠,以及療效確切等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臨床上?,F(xiàn)對他汀類藥物的臨床應用做簡單介紹。
一、他汀類藥物的主要臨床應用
(一)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中的應用
1、調脂作用:使不穩(wěn)定性斑塊脂池中液態(tài)CH減少,晶態(tài)CH增加,從而使液態(tài)脂池變干轉硬,脂核體積縮小,減少對斑塊上方之纖維帽張力,有利斑塊穩(wěn)定不易破裂。
2、提高內皮功能:血清TC下降、內皮功能改善,從而NO、前列環(huán)素等血管活性物質分泌增加,同時內皮素生成減少,改善血管舒張功能。
3、改變斑塊細胞成分,抑制炎癥:他汀類藥物可降低斑塊中巨噬細胞含量,從而減少其所分泌的基質金屬蛋白酶及組織因子表達,因此減少纖維帽的膠原分解;同時他汀類藥物又可降低C反應蛋白(CRP)水平,減輕斑塊炎癥,從而加強了纖維帽的完整性。
4、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他汀類藥物減少血小板聚集,提高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表達,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抑制物及纖維蛋白原下降,白介素—6亦減少;普伐他汀及辛伐他汀還可降低血清可溶性CD40配體、因子VIIa和凝血酶原片段1+2這些因子與血小板激活和促凝有關,所以他汀類藥物有降低破裂斑塊血栓形成的危險。
在此要提出的是,普伐他汀是親水性化合物,選擇性作用于肝細胞,不易彌散到其他細胞,這是惟一對VSMC無抑制作用的他汀類藥物VSMC是加固纖維帽、增加膠原面積和促進斑塊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所以普伐他汀有獨特作用。
(二)他汀類藥物可以對炎性反應進行多向抑制以及對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
血管內皮一氧化氮合酶受到他汀類藥物的直接作用,會發(fā)揮出來的功效就是穩(wěn)定斑塊以及抗炎。采用衡量抗氧化的測量方法,就是在治療的過程中使用普伐他汀,可延長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的延遲時間,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漿中的維生素E正常水平增加,同時也可以有效地將低密度脂蛋白抗氧化總的能力提高。
(三)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
斑塊內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含量是斑塊破裂的主要因素,斑塊破裂又是造成急性冠脈事件的主要原因。他汀藥主要通過減輕單核/巨噬細胞浸潤,抑制巨噬細胞及平滑肌細胞SMC合成、分泌MMPS,抑制內皮細胞表達內皮選擇素和ICAM—1,阻止炎性細胞進入內皮下間隙,減輕斑塊內炎性反應;誘導巨噬細胞及SMC表達、分泌組織型金屬蛋白酶抑制物因子—1(TMP—1)抑制膠原降解;減少脂核中脂質,增加斑塊機械性穩(wěn)定;增加SMC及膠原的含量,穩(wěn)定纖維帽。新近公布的AS—TEROID研究,應用血管內超聲評價瑞蘇伐他汀強化調脂治療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負荷的影響顯示強化調脂可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四)他汀類藥物可以將腦卒中的危險有效降低
腦卒中分成兩大類,主要是非缺血性以及缺血性,其缺血性腦卒中是動脈硬化所促使的,和冠心病一樣。致腦卒中和心臟疾病的發(fā)生的重要蛋白就是C反應蛋白,治療使用他汀類藥物可以有效地將C反應蛋白下降,可以將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下降至一定程度。
二、在臨床治療中他汀類藥物的特殊應用
(一)具有抗炎作用
炎癥細胞在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進展中起到關鍵作用,它們可以改變內皮細胞功能,引起平滑肌細胞增殖、膠原降解和血栓栓塞。對于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急性期,不穩(wěn)定性斑塊是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脂、脂質過氧化、炎癥過程均參與了不穩(wěn)定斑塊形成,導致斑塊破裂。他汀類調脂藥物通過抗氧化、抗炎癥作用,可減少氧化LDL形成,減輕炎癥反應,使血清C反應蛋白及超敏C反應蛋白濃度降低,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wěn)定,從而達到對心腦血管的保護作用。
(二)降低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生率
癡呆癥包括阿爾茨海默病,以持續(xù)性、進行性多種認知功能受損為特點,血管病和多發(fā)腦梗死是癡呆癥發(fā)病主要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他汀類藥物可通過降低血黏稠度以改善大腦微循環(huán),減少栓塞和缺血性腦卒中,從而防止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生,可以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降低老年癡呆癥。
(三)對腫瘤細胞的增殖可以進行有效抑制
研究發(fā)現(xiàn),在臨床治療中應用他汀類藥物具有對腫瘤細胞的增殖進行有效抑制的作用,雖然腫瘤細胞能夠進行無限的增殖,但是他汀類藥物可以對腫瘤細胞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最后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同時,應用他汀類藥物對化療的效果也具有增強作用,能夠降低抗癌藥物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
(四)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
血管內皮細胞是一種重要的自分泌和旁分泌細胞,可以調節(jié)血管壁的收縮狀態(tài)和細胞成分。他汀類藥物改善內皮細胞功能與上調內皮細胞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達,提高eNOS活性,從而促進NO生成、降低內皮素—1的產(chǎn)生有關。研究表明,此作用在應用他汀類藥物幾天或幾周后可發(fā)生。
結束語
他汀類藥物廣泛應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治療和預防,相關醫(yī)療研究者也在不斷深入地循證醫(yī)學,發(fā)現(xiàn)他汀類藥物還可以避免急性冠脈事件的出現(xiàn)、預防動脈再狹窄、穩(wěn)定斑塊、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以及輔助降糖,可以對血脂進行有效的調節(jié)等作用,可見,他汀類藥物在其他醫(yī)療領域還具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胡長軍.他汀類藥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17(04):23-25.
[2]李鋒志.他汀類藥物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06):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