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詞中的“說”與“道”

    2019-09-10 07:22:44
    少男少女·校園 2019年8期
    關鍵詞:詩友根須填詞

    問:

    如何理解古人作詩填詞“吟安一個字,撚斷數(shù)根須”的情懷?

    答:

    不久前,我刊出《十六字令·子夜聞校園蛙鳴》,詞曰:“鳴,不斷園中蛙鼓聲。無人覺,暗地說春生”。有詩友提出:將“說”換為“道”,何如?

    我素未研究過這兩個字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將“說”換為“道”,會好些呢?會有雅與俗之分嗎?還是為了趁平仄?我不明白。我特意向那位詩友請教。他來信說:用“道”,更能體現(xiàn)出自然的氣息。

    他的好意我領受了,卻始終不明白為什么“說”字,就不能有相同的效果。

    我一向讀書都求“知其然耳”,趁著周末,便花了點時間,談談詩詞中的“說”與“道”。

    當年寫這小令時,是沒深究“說”與“道”有什么大不同,只是覺得以“一三五不論”來看這個位置,可以隨意點。

    “說”與“道”同是仄聲字,在格律上沒有問題。選哪個字,應該是作者的喜好決定的。

    成語“說三道四”,以“互文”的修辭來看,“說”與“道”,是沒有分別的。我看不出文、野之分?!罢f”文(如名著《說文解字》)、“說”項(典故“說項”),都是能用的,我就用了。

    唐代的杜牧《贈漁父》: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

    他又寫有《懷紫閣山》:人道青山歸去好,青山曾有幾人歸?

    “說”與“道”都用,排除格律的因素,我看不出應該忌諱什么?或者有何軒輊?

    近代廣東籍的著名和尚詩人蘇曼殊在寫詩時,“說”與“道”的使用也隨意極了。“佛說”,是一個常用詞,鮮聞“佛道”的,和尚為詩,是有忌憚?

    只是,印象中,“道”字在詞中用得多,就好像應該用這個字罷了:

    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掏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廉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但在詞中,“說”字的佳句也不少:

    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鳳凰臺上憶吹簫: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黃山谷寫詩、寫字都比較“硬”,連寫詞都是用“說”的多:

    南柯子:萬里滄江月,波清說向誰。

    滿庭芳:些子風流罪過,都說與、明月空床。

    如此看來,是不是用“說”就屬于“硬語”,而“道”,則屬于“軟語”,更加適合“綺語”的詞?這,有點牽強!如這兩個字,沒有選哪個是“最好”的說法,都可以用。

    為一個字的“穩(wěn)”而推敲,是古人寫詩填詞的必修課,所謂“吟安一個字,撚斷數(shù)根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確有所本。如今的文風喜歡引用典故、名句,提倡運用準確、生動的文字來寫作,我們學習古人“推敲”的寫作態(tài)度,是非常有意義的。

    猜你喜歡
    詩友根須填詞
    詩友之聲
    詩友詩書
    詩友詩書
    碎月亮
    快樂語文(2021年14期)2021-06-16 02:07:56
    填詞莫忘“詞中對”
    中華詩詞(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2
    糯稻根的貢獻
    新少年(2017年8期)2017-09-06 13:52:33
    Section B
    詩友相陪游千山得句(四首)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4
    看圖填詞
    茂名市| 安新县| 达孜县| 合作市| 扬州市| 綦江县| 昔阳县| 丰镇市| 桑日县| 汉寿县| 舒兰市| 乌兰县| 琼结县| 小金县| 汕头市| 石柱| 上林县| 资中县| 平乐县| 桃江县| 英吉沙县| 越西县| 孟连| 黎川县| 潞西市| 阳曲县| 洪湖市| 衡山县| 镇平县| 诸城市| 绿春县| 滦平县| 故城县| 罗山县| 砀山县| 丰镇市| 宾阳县| 阿克苏市| 赤壁市| 沙河市|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