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彬
摘 要:根據(jù)拳擊運動的特點,分析影響拳擊力量的一些因素,討論拳擊運動員力量的特征,針對力量訓練的方法進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拳擊力量訓練的方法,為訓練拳擊力量提供科學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拳擊運動員;力量;訓練;影響因素;方法
中圖分類號:G886.1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8-127-01
起源于古埃及的拳擊運動是一項激烈的格斗項目,拳擊的發(fā)明初衷并不是為了參與格斗,而是作為一種保護自身權益的防衛(wèi)技能。后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的提高,拳擊發(fā)展成為一項體育競技運動,并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由于拳擊比賽展現(xiàn)的是人類最原始的暴力美學,精彩、刺激、充滿力量,所以這項運動風靡全球。拳擊運動對運動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極高,不僅需要具備強健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還必須擁有敏銳的身手和堅強的意志,聰慧的頭腦加上強勁的力量,才能壓倒性地戰(zhàn)勝對方,取得格斗比賽的勝利。
1影響拳擊運動員力量的因素
1.1肌肉之間的結合力
拳擊比賽的發(fā)展是經過歷史的沉淀和機制的充盈,規(guī)則也逐漸得到完善。在格斗當中是以拳頭當成武器攻擊對方,這就需要拳擊運動員的肌肉必須具備很強的力量,上身肌肉組織各組成部分要形成極大的肌肉合力,才能給對手造成極大殺傷力,以擊倒對方。反之如果上肢肌肉力量弱,形成的肌肉合力小,那么就會難以給對手造成傷害及威脅。
1.2肌肉之間的協(xié)調能力
拳擊運動比賽,運動員需要將自己的身體時刻保持警惕狀態(tài),格斗中的力量來源通過腳前掌蹬地,借助髖關節(jié)與身體的配合將力傳送到運動員的肩臂上,之后再經過手臂將力量以拳頭的形式打出去。這種出力方式的原理是依靠物理學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實現(xiàn)的,當人體對地面施力的時候,地面就會以反作用力反饋給運動員的腳掌,在通過上述順序將力傳出去。拳擊運動員必須對這套動作如行云流水一般做出來,才能保證降低失誤。這套動作在完成的時候,拳擊運動員會協(xié)調腰腹部和腿部肌肉,以最強大的力量攻擊對手,若是運動員身體各肌肉組織之間的協(xié)調性較差,那么將會對拳擊運動員的發(fā)揮產生影響,進而輸?shù)舯荣悺?/p>
1.3力量耐力
目前我國舉行的奧林匹克拳擊是一項業(yè)余的拳擊比賽,奧林匹克拳擊比賽的最大特點就是將比賽時間控制在8分鐘,每回合2分鐘共4個回合,在每個回合中間有1分鐘的休息時間。由比賽的時間設定來看,在這短短的8分鐘內拳擊運動員需要以快速的出拳速度和超強的打擊力度才有可能會獲取勝利。拳擊運動員都是經過訓練的專業(yè)選手,擁有耐力和意志力是影響最終結果樂觀與否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后幾個回合,幾乎是明確對手的實力,這就需要憑借頑強的意志力與之抗衡。若是拳擊運動員的耐力和意志力不足,勢必會影響比賽的發(fā)揮,導致在比賽過程中動作變形、出拳速度慢等各種問題出現(xiàn),進而讓比賽以失敗而告終。
2拳擊運動員力量訓練的方法
2.1增加訓練強度法
相關文獻表明,運動員是可以通過特殊的訓練強化自身力量的,在訓練過程中只要掌握了科學合理的方法,并抱著持之以恒的決心,才能夠讓自己出拳速度和出拳力量變得更加突出。在訓練當中的方法有很多,增加力量的方法主要是借助于超大負荷的運動量來實現(xiàn),如舉重、啞鈴、負重俯臥支撐膝上提拉發(fā)力等,運動員可以將這些訓練方式按照訓練部位或者是訓練中必備的基礎動作進行分類,每天進行訓練,以強化自身綜合能力,提高身體各部分的力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訓練過程中,在進行超大負荷力量訓練的時候,不能急于求成,要按部就班地展開訓練,合理調配各項能力的訓練方法。在訓練完成以后要進行放松練習,消除肌肉僵硬的副作用。
2.2極限次數(shù)法
極限次數(shù)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它能夠針對拳擊運動員自身的弱點開展訓練工作,假如拳擊運動員的腰部力量不足,運動員就可以調整腰部訓練方式,逐漸增加訓練強度,根據(jù)自身腰部體能訓練的規(guī)律提升訓練難度、重復性、大重量地進行挑戰(zhàn)性訓練。
2.3穿插訓練法
拳擊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是一種極其枯燥且辛苦的訓練,在枯燥的訓練中拳擊運動員很容易產生厭倦的心理,運動員的情緒好壞直接影響訓練的效果。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產生,拳擊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時應該采取多種訓練的穿插訓練。例如:可以在拳擊運動員做完幾組增強力量的訓練后,安排一些較輕松的訓練,使身心得到放松,情緒得到舒緩。交換訓練方式更新訓練方法改善沉悶、無趣的訓練環(huán)境,降低拳擊運動員的焦躁心理,使運動員以最好的狀態(tài)進行訓練。
2.4力量耐力訓練法
拳擊比賽相對來講是一項耗費時間的比賽運動,在賽場上拼的不只是運動員的力量,更是耐力,具備超強耐力的拳擊運動員更容易在賽場上取得勝利。所以說拳擊運動員的力量保持不只是在一個瞬間,或者是一段時間,而是需要在拳擊比賽的全過程中都必須要力量充足,精力充沛。在日常訓練工作中除了注重對力量的培養(yǎng),也要注重運動員耐力的培養(yǎng),當拳擊運動員兩者都具備的時候,才是在拳臺上出奇制勝的秘訣。在平日里的訓練工作中,拳擊運動員可以采取最大負荷量的25%-40%進行,規(guī)劃好訓練的流程,嚴格按照比賽的規(guī)則,控制訓練重復次數(shù)和休息時間,讓身體始終保持在疲勞狀態(tài)一直到肌肉群不再出現(xiàn)收縮現(xiàn)象為止,這樣的耐力訓練才會有很明顯的效果提升。
3結束語
在對拳擊運動員展開訓練之前,就要充分了解運動員各項基本信息,包括其年齡、生理特征、訓練年限,因為這些都會對運動員的力量產生影響。訓練過程要因人而異,合理安排訓練強度。強化運動員力量訓練的同時也要注重對運動員耐力的訓練,增強運動員在賽場上的綜合能力。通過專項專業(yè)的訓練技巧和訓練方法,結合拳擊運動員個人特點,打造拳擊場上的拳擊高手。
參考文獻:
[1]王智波.拳擊力量訓練的研究[J].時代農機.2017.44(02):234+236.
[2]魏金平.淺談拳擊運動員力量訓練的方法[J].安徽體育科技.2005(01):34-35.
[3]朱家新.拳擊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特征及方法的選擇[J].四川體育科學.2002(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