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決定百米成績的好壞有許多因素,比如:起跑、起跑后與加速跑的銜接、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步頻、步幅等。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對影響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百米成績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討論,結合理論與實踐使百米成績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關鍵詞:百米成績;最大速度;步長步頻;保持速度
中圖分類號:G82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8-089-01
繼劉翔之后,隨著蘇炳添、謝震業(yè)、張培萌等一系列新星出現(xiàn)在全國、世界各大賽場上并取得不俗的成績,中國的田徑熱火再次被點燃,人們又再次開始關注各大田徑比賽。百米短跑技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體,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終點跑三部分。其中途中跑的距離相對較長,比賽的結果常常是在這個時候發(fā)生變數(shù),所以途中跑技術對于提高我國男子百米優(yōu)秀運動員成績來說至關重要。
1途中跑加速階段和最大速度階段對100米跑成績影響
途中跑是百米中最長的一段路程,距離一般為60米(30~90米),占全程距離的60%左右。對百米成績的影響最大,貢獻也最大,但因為途中跑的距離是一定的,主要是運動員要根據(jù)自己的能力特點去解決途中跑會遇到的問題。途中跑加速階段是在起跑后加速跑結束后的階段,通過步頻、步長的協(xié)調配合,繼續(xù)加速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決定百米成績的關鍵段落,據(jù)有關研究資料顯示:優(yōu)秀運動員在百米比賽過程中,途中跑加速階段的效果始終與百米的最終成績有直線相關,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的優(yōu)勢是在30~60米上開始顯示,加速能力的差距在這個段落得到了更為明顯的體現(xiàn),但保持速度的能力有待加強。目前有許多運動員途中跑階段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對于途中跑的理解不夠透徹,沒能夠表現(xiàn)出最好狀態(tài)。因此要在發(fā)展百米途中跑最大速度的基礎上再加強保持最高速的能力。
2步長和步頻指數(shù)對百米跑成績影響
步長和步頻是短跑技術的核心,也是構成跑速的主要因素。步頻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天遺傳決定的,也可以通過后天練習進行提高。在實踐中,步長和步頻是無法兼得的,在過分加大步長時,會導致步頻變慢;在過分強調加快步頻時,步長就會減小。因此,只有掌握步長和步頻的動作結構特點及其受影響因素,使兩者合理搭配,才能達到提高跑速的效果。與美國、牙買加等田徑大國相比,中國運動員的身高較矮,因此在步長方面不占優(yōu)勢。相反,正因為我們的身材適中,體格偏小,然而更加靈活,在步頻方面我國男子運動員略優(yōu)于國外運動員。但在步長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平均步長上明顯偏低。
3提高途中跑最大速度能力
跑的速度受步長和步頻影響,提高最大跑速就是要不斷發(fā)展步長和步頻。短跑成績上不去,很大程度在于步長和步頻能力不足或發(fā)展不均衡導致的。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研究表明: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短跑運動員的步長和步頻指數(shù),即步長和步頻能力都存在著差距。步長、步頻能力的差距直接影響我國運動員的最大速度能力。發(fā)展速度實際就是發(fā)展步長和步頻。
提高步長,最重要的是要發(fā)展運動員的肌肉力量。從眾多影響步長的因素來看,我國優(yōu)秀百米男子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指標與國外優(yōu)秀運動員略有劣勢,在身高方面國外運動員優(yōu)于我國。身高會直接影響下肢長度,下肢長度也是影響步長的一個因素。在從訓練角度來進行分析,我國運動員過多地強調步頻,肌肉力量發(fā)展不均衡,尤其是上肢肌肉不足導致擺動幅度和頻率不夠。因此要更均衡地鍛煉運動員的上下肢力量。
步頻大小,其與人體的神經(jīng)沖動類型、中樞——肌肉工作協(xié)調能力有直接關系。我國大多數(shù)運動員是以頻率的優(yōu)勢獲得最佳的百米成績,因此跑的速率提高較大且最高速度出現(xiàn)較早。過快的步頻會縮短肌肉收縮——放松的時間,并引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疲勞的提前出現(xiàn),而中樞疲勞的發(fā)生又直接引起機體組織產生保護性抑制,最終影響跑的加速能力和速度。因此,步頻并非越快越好。
綜上所述,我國男子百米優(yōu)秀運動員運動成績滯后主要因素為最大速度能力不足。提高最大速度能力就要不斷發(fā)展步長和步頻。首先要加強上肢力量訓練,均衡發(fā)展上下肢力量,其次要協(xié)調步長與步頻的發(fā)展,使其協(xié)同發(fā)展。
4提高途中跑保持速度能力
在百米跑中,運動員在途中跑階段身體肌肉收縮能力是否能協(xié)調放松,是發(fā)展和維持速度能力的關鍵,對提高運動成績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百米到達最大速度后,只有順其自然盡力保持已獲得的最大速度跑到終點,才是最經(jīng)濟實惠的方法。這樣不會破壞跑的節(jié)奏,如果企圖再加速,只會造成緊張用力而使技術動作變形,使跑速下降。美國優(yōu)秀運動員劉易斯在談自己百米成功的秘訣時說:“在前50米我一直加速,然后只需要放松跑,越放松,速度下降越慢,所以我自70米到達終點沒有任何人比我快。”因此,過度緊張發(fā)力無法發(fā)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只會因緊張而導致肌肉僵硬,速度下降,只有放松才能在途中跑中保持最大速度,減少降速直至終點,從而獲得更好的百米成績。
5結論
途中跑加速階段和最大速度階段對100米成績起決定性作用,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重要階段。全面提高途中跑能力,需要加強力量,上下肢力量要均衡發(fā)展,提高肌肉收縮速度,來提高途中跑最大速度。步長和步頻是影響最大速度和保持最大速度能力的關鍵,步長和步頻需要協(xié)同發(fā)展。在途中跑階段,要學會放松,避免肌肉緊張、僵硬,使降速過早出現(xiàn),注重跑動的節(jié)奏。
參考文獻:
[1]尹朝玉,張振東,牛成龍,袁瑞,袁玉玲.第15屆田徑世錦賽百米決賽蘇炳添、博爾特與加特林技術比較研究[J].運動.2016(7):12-13.
[2]劉慧.里約奧運會中外優(yōu)秀男子百米技術的對比分析[R].揚州大學.2017(5).
[3]朱焱,吳紅雪,劉博.論途中跑速度的保持能力對百米成績的影響[J].運動.2014(2):29-30.
[4]謝偉,周玉.從步長、步頻的角度分析我國男子百米跑成績滯后原因[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
[6]高亦揚.對我國優(yōu)秀男子百米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及其構成因素研究[R].北京體育大學.2016(12).
[10]廖愛萍.對中外100m優(yōu)秀運動員途中跑技術的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2).
作者簡介:
呼君潔(1996.4.18—),女,漢,安徽,上海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yè),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