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有效的提升英語寫作教學工作質量長期以來困擾著每一位教師,為了能夠引導學生愛上寫作教學,本文以高中人教版英語教材作為研究對方,從形成性評價的內涵出發(fā),論述了當前我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工作在開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形成性評價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潛力,從而將形成性評價貫穿于日常的英語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
關鍵詞:高中英語;形成性評價;寫作教學
與其他評價方式相比,形成性評價具有學生寫作情況記錄以及反饋等相關功能,將形成性評價融入到寫作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英語教學效率,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形成性評價能夠對學生在寫作學習中的具體表現(xiàn)以及寫作成績進行綜合性以及客觀性的評價,從而為教師優(yōu)化寫作教學方法提供改進思路,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
一、形成性評價的內涵
形成性評價的理念源自于著名評價學專家斯克里芬的著作《評價方法論》,所謂的形成性評價指的是全面的評估日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其提供客觀性的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不斷的修正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引入形成性評價,不僅能夠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實際表現(xiàn)作出客觀的評價,還能夠拋棄過往以結果式評價的教學評價模式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實際上,形成性評價通過動態(tài)的關注學生在“寫作前——寫作中——寫作后”的實際表現(xiàn),從而幫助教師準確的評估學生對于英語寫作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教師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以定性分析的形式找到學生的潛力發(fā)展點,增強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二、當前我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工作在開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闡述
英語教學模塊通常被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聽、說、讀、寫,其中寫作為一項綜合性的英語技能,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的高低不僅直接的反映了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水平,還側面的反映出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筆者通過對當前我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工作在開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進行調研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學生在面對英語寫作教學時容易產生畏懼心理,對于寫作練習缺乏相應的興趣與信心,無法有效的找到提升寫作能力的途徑。之所以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教學評價更注重結果的評價,側重于從單詞拼寫和句子語法結構的角度來評價學生的寫作水平。然而這種評價方式沒有正確的認識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以及潛能,無法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更不用說提升寫作教學工作質量了。
三、形成性評價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評價內容
在日常的寫作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尋求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的新突破,以最優(yōu)化的教學形式從而保證學生學習成效的最佳落實。一方面,教師應當將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形式與形成性評價結合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評價內容。為此,教師應當以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形式來評估學生所掌握的寫作應用能力,將形成性評價融入到學生日常寫作表現(xiàn)中,客觀且公正的對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以及寫作興趣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將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結合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融合在一起,從而全面的評價學生寫作全過程的具體表現(xiàn)。另一方面,教師應當編制英語學習策略評價表,該評價表中應當包含學生當天的寫作學習計劃、英語刊物的閱讀以及寫作輸出情況,要求學生結合當前的寫作學習表現(xiàn)來填寫英語學習策略評價表,讓學生能夠客觀的看待自身的不足之處。以《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節(jié)日為主題來描寫自己家鄉(xiāng)的節(jié)日情況,當學生完成本次寫作任務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的寫作表現(xiàn)、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接下來的改進策略填入英語學習策略評價表中,從而幫助學生規(guī)劃自身的寫作學習計劃。最后,教師在本章節(jié)的教學工作結束之后應當抽取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評價表,通過全面的剖析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評價表,有針對性的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學習計劃,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作學習習慣。
2.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首先,教師應當以分散式考評為主,所謂的分散式考評指的是將期末寫作的測試內容分散到日常的練習中,教師結合人教版教材的內容來選擇考評主題,借助經常性評價來替代期末考試的偶然性評價。分散式考評不僅能夠全面的展現(xiàn)學生的實際學習表現(xiàn),而且有效的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確保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夠得到增強。其次,以小組成員互評取代教師的評價,由于我國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的有限,使得教師難以對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實行持續(xù)性的全過程監(jiān)督,通過小組成員互評的形式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的獲取相應的反饋信息,而且還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平等學習的機會。以《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應當將學生拆分成多個小組,結合本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以及以“奧運會”為主題來闡述關于奧運會的故事,在合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需要相互打分評價從而幫助對方找到改進的方向,借助于這種形式能夠有效的提升英語寫作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自己沒有關注的問題。最后,以檔案的形式收集學生寫作作品,每一學期開始時教師應當為學生建立電子化的寫作作品檔案,一方面借助于檔案的形式真實地記錄學生的進步情況以及教師、同學對學生的評價,另一方面學生還能夠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英語作品放入其中。檔案的收集工作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英語學習興趣點。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當對學生在寫作學習中的具體表現(xiàn)以及寫作成績進行綜合性以及客觀性的評價,從而為教師優(yōu)化寫作教學方法提供改進思路,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教師應當創(chuàng)造多元化的評價內容,在此基礎上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從而充分發(fā)揮出形成性評價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秀梅.形成性評價與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培養(yǎng)研究——中德班學生的“語感閱讀”實驗[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
[2]夏衛(wèi)華.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形成性評價的行動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5.
[3]鮑小玲.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模式與策略的調查與分析[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5.
作者簡介:耿海娟(1980--),女,江蘇如東人,教育碩士(學科英語),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