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鄢戎
摘 要:高校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學系統(tǒng)的主陣地,加強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提高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的重要內容。本文重點分析了我國高校體育中存在的諸如師資力量不足、教學理念需要改進、教學設施陳舊落后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問題;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807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047-01
1引言
6月25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并組建高規(guī)格的領導小組,推進健康中國行動。體育是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組成內容,高校學生是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群體,加強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落實中央關于發(fā)展健康事業(yè)的重要舉措。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還達不到應有的水平,教學體系還達不到科學化程度,教師素質和學生隊伍積極性還需要激發(fā)。基于這樣的背景,本文對我國高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建議。
2存在的問題
研究發(fā)現,我國高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既有傳統(tǒng)的教學原因,也有作為主體的學生和教師的因素,還有教學設施、環(huán)境的原因,以及體育教學課程體系設置等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對體育教學不重視的傳統(tǒng)阻礙體育教學的高質量發(fā)展
我國長期以來對以體育為代表的副科重視程度不夠,高中階段為了高考的目標往往在實際教學中犧牲體育等課程,以換取所謂文化課成績的提升,這導致學生普遍身體素質偏差。同時,因為我國高校課業(yè)負擔仍然相對較重,加上對體育課程不夠重視的傳統(tǒng),體育等課程依然處于邊緣位置,難以構建起系統(tǒng)科學的教學系統(tǒng),也難以適應學生實際的身體素質發(fā)展需求,更談不上體育領域的高質量發(fā)展。
2.2體育師資隊伍參差不齊,課堂行為不夠規(guī)范
因為以上原因,高校師資隊伍配備本來就不夠力度,而一般高校體育教師的來源不一,知識結構有弱有強,個人素質有高有低,這客觀上不利于體育課程的均衡發(fā)展。在教學中,一般將體育教學作為休閑放松的一種形式,教師普遍缺乏系統(tǒng)完善的教學安排,教學形式單一、隨意,對學生的考核也是主觀性較強,與體育教學目標有較大出入。這些綜合因素導致學生在體育課程這一環(huán)節(jié)難以實現實際的教學目標。
2.3學生沒有將體育作為提升學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
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學生也接受了體育對于文化課附屬地位的事實,僅僅把體育課程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輔助,在考核中,也抱著得過且過、及格過關就行的心態(tài)。同時,高校學習壓力相對還比較大,課程負擔較重,很多學生需要把精力集中于學業(yè),也有一些學生沉迷于游戲等,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4體育教學設施和場所不達標
體育場所和設施是進行體育教學的基礎條件,但現狀是我國很多高校體育場所狹小,體育設施年久失修。多數大學生在選課的時候,比較青睞于傳統(tǒng)的三大球,學校也是相應地僅僅把涉及籃球、排球、足球的有關設施進行修整,如游泳、溜冰、擊劍等運動設施聽之任之。甚至,很多高校根本不具備基本的體育教學設施,三大球所需要的場所設施都不具備,更別談其他體育項目。
3建議措施
3.1樹立“健康至上”的體育教學理念
健康中國行動設定了我國健康人群的基本目標,并提出了一定的運動量要求。大學生是最具活力的群體和力量,也決定了健康教育中國行動的成效。因此,要堅持“健康至上”的教學導向,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圍繞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的目標改進體育課程現狀,有針對性地解決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同時,要從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入手,在正確理念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和教師參與課程的積極性,真正改善體育教學質量。
3.2切實提高師資力量
師資水平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好壞,特別是體育教師需要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兼?zhèn)洌貏e對教學實踐能力有較高要求。目前的現狀是,具備這樣能力的高校教師數量少。因此,要著重在提高教師力量上下功夫,通過教師素質培訓、業(yè)務訓練、交流學習、理論提升等方法,將教師的素質能力提高上去。同時,要通過教學實踐提升理論水平,在理論訓練中提升教學實踐能力,做到理論實踐相促進。
3.3改進體育教學模式
體育教學模式是高校體育教學采用的基本方式,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評估等要素,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往往決定了取得什么樣的教學成效??梢越梃b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模式,在采納吸收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際需求進行改革重塑。選取領域或者單項體育項目進行教學探索,構建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健康至上理念,充分調動師生積極性,將體育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形成有效交流互動的理論教學模式。
3.4拓展延伸體育教學評價方式
對教學成果進行評估,是檢驗教學成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教學多是以分數作為終極評價標準,很大程度上犧牲了學生的其他素質和技能考核,不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采取考核制、積分制等考核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而改善教學質量,完善教學體系。
4結語
健康中國行動離不開體育運動,體育運動的關鍵在學校,學校的核心在師生。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不受重視、教學模式方式陳舊等問題,這一系列問題極不利于健康中國行動的順利推進,同時,也不利于大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可以說,推進體育教學改革有利于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甚至對國民身體素質的提升也有重要影響。在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人們對體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廣泛,滿足人民群眾對于健康生活的基本需求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需要政府、社會、高校等形成合力,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為健康中國行動提供堅實支持。
參考文獻:
[1]孫曉成.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好家長,2017(16).
[2]金波.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進方法[J].經營管理者,2017(2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