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文珠
【摘要】眾所周知,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讀和寫不分家。閱讀和寫作都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模塊,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通過閱讀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多種多樣的寫作手法,還可以為學生的創(chuàng)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從而促進初中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初中語文教師應充分重視閱讀和寫作的教學工作,并將二者進行有效結(jié)合,指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閱讀訓練。對于文章中的經(jīng)典片段,教師應讓學生反復品讀并為他們深入講解,通過高效的閱讀使學生積累寫作經(jīng)驗,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探究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jié)合的一些方法及策略,希望能對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方法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許多教師都緊跟時代的步伐,革新教育觀念、轉(zhuǎn)變教學方法,使得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筆者通過教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初中語文的閱讀和寫作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只重視對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的講解,而忽視了對課文的行文結(jié)構(gòu)以及寫作方式等方面的解析。這樣的講授方式,沒有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jié)合起來,導致初中生在學習完課文后,只對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有所了解,并沒有掌握一些關于寫作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就難以得到提高。那么應該如何解決這一現(xiàn)象呢?下面,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談談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如何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jié)合起來。
一、有目的地閱讀文章,提高閱讀效率,掌握寫作手法
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初中語文教師應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傳授學生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教師不妨教會學生一些閱讀技巧,比如在開始讀文章之前,先了解課后問題,然后帶著問題進行有目的性的閱讀。初中生的閱讀資料大多來源于教材和試卷,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課后問題或每篇閱讀題后所設置的問題,一般都是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這種有目的的閱讀方法,不僅能夠使學生的閱讀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時還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從而收獲良好的課堂效益。教師應選擇與學生學習能力相匹配的文章,對文章中的寫作手法進行深入講解和分析,耐心總結(jié)文章的寫作長處,這樣就能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寫作方面的知識,從而促進其寫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背影》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通讀文章并預習課后問題,根據(jù)問題對文中的重點片段進行賞析。在課堂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重點講解“鏡頭特寫”和“瞬間截取”的寫作手法,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掌握新的寫作手法,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借鑒課文中的寫作經(jīng)驗,自己創(chuàng)作一篇關于背影的文章。有目的性的閱讀方法不僅通過閱讀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經(jīng)典篇目,還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中掌握寫作手法,從而提升初中生的寫作能力。
二、精讀文章,擴大閱讀量,豐富寫作素材
閱讀和寫作能力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在初中階段,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這兩項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閱讀中提高初中生的文章創(chuàng)作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精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常見閱讀方法之一,通過精讀,教師可以細化知識點,對重點和難點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說與剖析,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師在精讀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充分借助課內(nèi)外的閱讀篇目,為學生的寫作擴充源源不斷的素材,使學生有話可說、有句可寫。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在寫作中缺乏例子的問題,從而增加學生的寫作信心。精讀文章可以使初中生在擴大閱讀量的同時,累計多種多樣的寫作實例,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例如,指導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寫作素材積累本,只要在日常閱讀時,看到寫得好的片段,就可以摘抄在本上。等到期末的時候,教師可以總結(jié)哪位學生積累的素材最多,并對其進行嘉獎。眾所周知,寫作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經(jīng)過短期訓練就可以達到的事情,它需要一個漫長的積淀過程,才會看到效果。這樣的競爭機制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勝心理,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三、廣泛閱讀文章,提高閱讀水平,激發(fā)寫作靈感
寫作就像建房子,文章中的詞組和句子就像房子中的水泥和磚頭,如果沒有足夠的建材,就難以搭建成一個完整的房屋。同理,如果寫作時學生使用的語言過于簡單或者表達方式不夠生動具體,即使儲備再多的素材,也無法寫出一篇真正優(yōu)秀的文章。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只重視對文章的傳授和解說,而沒有向?qū)W生拓展一些課外讀物。所以,教師應該注重課內(nèi)外閱讀素材的資源整合工作,在學生掌握了課本知識后,向?qū)W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通過這些課外讀物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這樣可以使學生擴大閱讀量,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文章。閱讀課外讀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擴大其知識儲備,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有利于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生學習完《紅樓夢》的片段選讀篇目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紅樓夢前傳》,了解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前世有著怎樣的淵源,了解“木石前盟”這個詞語的意思,這樣可以使學生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對《紅樓夢前傳》進行翻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林黛玉和賈寶玉前世今生的故事重新進行描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對于把這兩部書都讀完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nèi)ラ喿x四大名著中除了《紅樓夢》的其他著作,使處于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jié)合是一項十分復雜的教學工作,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充足的教學經(jīng)驗,還需要結(jié)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水平,制訂合理有效的教學計劃與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才能收獲良好的課堂效益。教師在閱讀課程中要盡量加入寫作技巧的講授,使學生通過有目的的閱讀、精讀等不同的閱讀方式,提高閱讀能力,同時從中學習寫作手法,積累寫作素材,激發(fā)寫作靈感。這樣以讀促寫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初中生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王子平.淺析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效結(jié)合[J].學周刊,2016(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