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玲
【摘要】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既凝聚著中華智慧,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正處于養(yǎng)成良好寫字習慣的關鍵時期。如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之美,使其深刻領會漢字的神韻,由此激發(fā)其興趣,提高寫字教學效率,已然成為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結(jié)合筆者實際經(jīng)驗,以美為媒,對小學低年級寫字教學策略展開深入分析。
【關鍵詞】低年級;寫字;教學策略
一、欣賞激趣,感受漢字形美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學生只有有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愛上寫字,因此,教師在寫字教學前,可以講一講古人學寫字的故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從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中,學生懂得了習字貴在堅持;從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中,學生學到了什么叫作勤奮。這些故事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給了學生一種堅持的榜樣和動力。教師也可以制作PPT出示名家作品,不失時機地把知名人士對書法的論述講給學生聽,讓學生明白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給予學生寫好漢字最充分的理由,激發(fā)學生寫字的熱情。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同樣,中華漢字并不缺乏美,只是缺乏發(fā)現(xiàn)漢字美的眼睛,而激發(fā)學生興趣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形美的前提。在教學寫字的過程中,教師時常會用編故事、唱兒歌、猜謎語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記字形,其實比喻也是一個好方法。例如,“捺”像一支毛筆斜斜地放著,“點”像天上落下來的小雨點,“橫”像一字躺地上……教師還可以抓住機會進行提問,如問學生:“‘個’字,同學們看看像什么呢?”有的學生說像一棵大樹,有的學生說像一座亭子,還有的學生說像一個大蘑菇……學生想象的閘門一下子打開了,他們都踴躍發(fā)言,課堂氣氛非?;钴S,之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畫出相應的簡筆畫。比喻的教學方式使?jié)h字更加形象化和生動化,不僅增添了教學的趣味性,而且有益于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使其在無限的遐想之中領會漢字的形美。
二、設計活動,品悟漢字神美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根基,也是引領學生感受和領略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媒介。愛玩是低年級學生的天性,教師應當充分利用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訴求,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或課外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在適當?shù)臅r間教學生唱寫字歌,通過朗朗上口的歌詞和輕松愉悅的節(jié)奏,幫助學生對“寫字”有基本的了解和大致的認知,使其學習并掌握寫字的基本要領和正確姿勢,為后續(xù)的寫字教學做好鋪墊。多樣化、靈活化的教學活動,能夠在滿足低年級學生本能需求的基礎上,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使其在識字、寫字和練字的過程中漸漸品悟漢字的神美。
以小學部編版一年級課本的具體教學實例來分析,如“弓”字教學。首先,教師應充分利用開放、共享的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有針對性地收集一些弓箭的圖片,再借助多媒體設備制作成動態(tài)圖冊演示,在開始寫字教學之前引導學生對“弓”有一定的認識。多種色彩的視覺沖擊能夠在學生腦海里留下一定的印象,并幫助學生記憶和辨識。其次,不同的筆畫有不同的書寫要領,而掌握要領的前提是學生要將每一筆畫熟記于心。為了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可以組織筆畫游戲,即根據(jù)筆畫的長短安排對應人數(shù)的學生站到對應的筆畫位置,并配以活潑輕松的音樂背景,當音樂響起來時,學生都爭先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如此一來,既能有效激起學生的熱情和興致,也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記住筆畫布局,從而為后期的書寫和練習奠定基礎。最后,不管是課堂活動還是課外活動,都要根據(jù)學生對生字的實際掌握情況來設計和安排,如果通過以上兩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弓”字的掌握還不能完全到位,教師可以適當?shù)卦僭O計一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如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集體示范拉弓的動作,并采取全員參與評分的方式,讓學生既做參與者也做評委,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弓”拉得最滿,從中引導學生明白“拉滿弓則需要背有力”的道理,找出“弓”字的關鍵筆畫在于豎折折鉤。妙趣橫生的活動設計,既有益于學生快速掌握書寫要領,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
三、精講多練,書寫漢字韻美
“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任何成功都離不開辛勤的練習和長期的堅持,寫字更是一樣。但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寫字不是一門純粹的理論學科,學生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實踐才能提高寫字能力。換句話說,它是“熟能生巧”的實踐檢驗,學生只有通過長期的精講多練,才能真正寫出漂亮的字,才能真正展現(xiàn)漢字之美。
以“罩”字教學為例,通過觀察大多數(shù)學生的書寫效果,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寫出來的字往往會被拉長,整體上的書寫結(jié)構是比較松散的。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從筆畫布局和字體結(jié)構等基本功開始勤加練習,使學生掌握筆畫的關鍵轉(zhuǎn)折特點和長短粗細。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田字格來幫助學生規(guī)范書寫,并將學生前后書寫的“罩”字進行對比和分析,將每一筆畫的長短粗細、寬窄收放單獨拿出來一一比對,同時與字帖的規(guī)范字體進行比照,幫助學生找到每一筆畫的精準位置和準確布局,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既加強對字體的熟悉程度,又增強觀察力。
另外,為了避免學生在精講多練的過程中產(chǎn)生抗拒逆反心理,教師應當豐富精講多練的方式,不能一味地單方面理論灌輸,使教學過程過于枯燥乏味,這樣既不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同時也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鑒于此,教師可以通過分組比賽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致。激勵是最好的動力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學生普遍具備較強的表現(xiàn)欲,教師可通過激勵、鼓舞的積極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3~4人的小組,既激勵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檢查和糾正,同時也形成小組與小組之間評比的賽制,實現(xiàn)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這種互動的教學形式,既能有效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同時也能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是將學習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積極響應了新時代課程改革的教育標準和教育理念,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勤加練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培養(yǎng)學生意志力的過程,正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寫字真正考驗的是學生的毅力與堅持。而低年級學生因其心智發(fā)展尚未成熟,缺乏足夠的自制能力和自主能力,急需教師的耐心指導和嚴格督促。教師在寫字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結(jié)合低年級學生的獨有特征,尊重低年級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個體差異性,真正有效地幫助學生在勤奮練習的過程中,逐漸寫出一手漂亮的好字,助力民族智慧和中華文化的發(fā)揚與傳承。
【參考文獻】
范霞.感受漢字之“美”,體會寫字之“趣”——低年級寫字教學實踐研究[J].課外語文,201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