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瑛
10月1日,長安街上,國慶閱兵鐵流滾滾、氣勢磅礴。
頭戴白色貝雷帽、身著紅色裙裝,英姿颯爽的首都女民兵方陣昂首闊步走過天安門。她們手握鋼槍、步履鏗鏘,“民兵之花”絢麗綻放。
“不愛紅裝愛武裝,誓把青春獻國防?!边@支平均年齡26歲、由352名來自朝陽區(qū)24個街道、19個鄉(xiāng),以及教育系統(tǒng)、國資系統(tǒng)、衛(wèi)生健康系統(tǒng)和駐區(qū)高校的“娘子軍”,以堅毅果敢的目光、自信豪邁的步伐,代表全國5000多萬民兵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
威武軍魂 ? ?昂揚斗志
這支“娘子軍”中的隊員來自各行各業(yè),年齡不同、背景各異,思想認識如何凝聚?90%以上受訓人員是受閱“零基礎”,短時間內如何提高訓練效果?方隊完全由女性組成,如何緩解長時間封閉管理下的精神壓力?在朝陽區(qū)委常委、武裝部政委、民兵方隊政委、臨時黨委書記史連雪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下了許多問題。
3月初,方隊進駐朝陽區(qū)民兵訓練基地試訓,民兵方隊臨時黨委同時成立。發(fā)揮黨組織優(yōu)勢成為解決各種問題的強有力保障。
“出操一身汗、收操一身堿”,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和嚴格的軍事化管理,讓不少滿懷豪情壯志而來的女民兵們打起了退堂鼓。臨時黨委緊跟訓練進程,緊貼隊員實際,采取授課輔導、領學交流、氛圍熏陶、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講好強軍思想課、閱兵形勢課、民兵傳統(tǒng)課和作風紀律課,用威武軍魂再次點燃女民兵的堅強斗志。
“朝陽區(qū)女民兵有著厚重的歷史,曾4次參加國慶閱兵活動,是我們女性的光榮和自豪。民兵傳統(tǒng)課開展得特別及時。當看到女民兵方隊步伐齊整、氣勢如虹地走過天安門的視頻時,我心里燃起一團火,暗下決心,一定要以高標準完成閱兵任務,不負使命。”黨員李曉茹說。
從剛開始繞460米操場跑一圈倒下二三十個,到站軍姿“1小時不晃2小時不倒”;從叫苦連連,到“輕傷不下火線”;從最開始的齊步、正步、握槍、敬禮等基本動作,到閱兵式、分列式以及最后的方陣合成訓練,女民兵們用汗水提純夢想,用堅毅詮釋使命和擔當。
10月1日當天,從天安門前的東華表到西華表,96米,女民兵方陣在1分零6秒的時間里,踢出128個完美的正步,做到了“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用青春芳華書寫了新時代女性應有的模樣。
家國情懷 ? ?青春無悔
“5個月高強度的閱兵訓練,無論是體能上還是意志上,對女民兵們都是一種挑戰(zhàn)。按照臨時黨委的要求,我們方隊的3個支部就是3個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要在關鍵節(jié)點發(fā)揮作用。”二中隊臨時黨支部書記張超說。
來自三里屯街道民生保障辦公室的宋曉紅是一中隊臨時黨支部書記。訓練開始不久,針對隊員中出現(xiàn)的思想問題,她和支委商議后,組織全體黨員開展了一次大討論,圍繞“為啥來、怎么看、怎么做、|怎么改”等問題,逐個討論、發(fā)言。
一個晚上加一個上午的大討論,讓女兵們把心里的話說了出來,把黨組織的要求銘記在心里。一名黨員提出,黨員就要亮出身份,不光訓練時要佩戴黨員徽章,平時也要佩戴黨員徽章,讓每個人都能看到先鋒模范作用。
七一前夕,一中隊臨時黨支部召開了“閱兵緣、戰(zhàn)友情”聯(lián)歡會。在黨員承諾環(huán)節(jié),宋曉紅帶領40名黨員起立:“我是黨員,我承諾……”聲音鏗鏘響亮,回蕩在所有隊員心里。
會后,有隊員找到宋曉紅說:“教導員,做黨員光榮,我也想入黨,成為黨員有什么條件嗎?”
“幾個月的訓練中,黨員的表率作用和奉獻精神感染了其他隊員,先后有82人遞交入黨申請書?!彼螘约t說。
進入9月,隨著彩排、實戰(zhàn)來臨,不少隊員出現(xiàn)情緒緊張、壓力過大的情況,有些隊員焦慮失眠,有些媽媽隊員因為長時間離家而偷偷流淚?!凹視秩f金”,適逢中秋將近,各中隊臨時黨支部開展了“寫家書、讀家書”活動,緩解隊員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三中隊副教導員張春元是一名媽媽隊員,參加過國慶60周年閱兵。她愛人在家書中寫道:“跟淇淇把你送到閱兵村后,回去的路上,從后視鏡看到孩子坐在后排默默流淚,我心如刀絞,隨口問她‘想媽媽么?’她說‘想’,又用埋怨的口氣問我:‘媽媽為什么非要走?’我告訴她:‘媽媽是去圓她的夢,去實現(xiàn)她的理想,去尋找她的初心。你支持她嗎?’‘哦,我懂了。我會支持媽媽,我會在家乖乖等她回來?!犓f完這句話,我瞬間覺得咱們的女兒長大了,懂得了理解你,懂得了支持你,也懂得了安慰我……”
媽媽激勵孩子的信、丈夫鼓勵妻子的信、姐姐勉勵妹妹的信……一封封家書讀下來,女兵們哭得稀里嘩啦,淚水釋放了壓力,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二天,隊員們以更加飽滿的狀態(tài)投入了緊張的訓練中。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響應國家號召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銘記終身的榮耀。當女民兵遠離安逸生活,辭別愛人親朋,集結在軍旗下;當她們夜深人靜輕撫家人照片滿眼淚光,當電話那頭傳來孩子稚嫩的啼哭、愛人的叮囑和父母的牽掛,她們也會兒女情長,也有滿腔的摯愛和不舍。然而,當黎明的號音響起,她們身披戎裝、滿腔斗志地佇立在訓練場,誓用整齊劃一的鏗鏘步伐,走出新時代民兵風采,走出強國強軍的氣概。
鏗鏘報國志,無悔家國情。正如詩歌《請祖國檢閱》中寫的:“行走的隊列,猶如一本巨大的書,一頁一頁翻動,供全世界閱讀。這里不只是儀表堂堂,不只是青春風范,不只是訓練有素,從方陣里升騰出氣貫長虹的,是精神,是靈魂!”
(責任編輯:閆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