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素紅
一、身體莫名疼痛
小慶,高二學生,獨生子,父母是工人。他從小與父母一起生活,學習成績優(yōu)異。父親一個月前突發(fā)心肌梗死離世,一個月后,小慶的身體出現(xiàn)肌肉痛、神經(jīng)痛、胸悶等各種癥狀。母親帶他去醫(yī)院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但他自述特別不舒服,無法正常上晚自習。
二、初步診斷評估
小慶性格相對內向,話不多,學業(yè)、生活比較順利,與父母關系較好。父親心臟有問題,家人一直都知道。父親去世當晚,母親在單位值班,小慶在客廳看電視(腿部因打籃球骨折,打著石膏)。他聽到了父親用拳頭敲擊墻壁的聲音,再仔細聽的時候,敲擊聲又沒有了。他以為父親睡著了,所以沒有放在心上,再加上自己行動不便,就沒有進房間去詢問。第二天早上,當他和母親一起進房間,想讓父親陪著去醫(yī)院拆石膏時,發(fā)現(xiàn)父親已經(jīng)去世了。小慶身體出現(xiàn)莫名疼痛,持續(xù)時間有一個半月,初步診斷為創(chuàng)傷性應激反應。
三、療愈傷痛
1.走近小慶。
第一次會談的主要內容是填寫面詢知情同意書、來訪者信息登記表,咨詢師運用傾聽、共情、積極關注的咨詢技巧與小慶會談,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2.陪伴小慶。
第二次咨詢,咨詢師引導小慶講述父親去世后自己的真實感受。小慶說自己很后悔:“如果我聽到他敲擊墻壁的聲音就進去看的話,他可能就有救了?!彼€說自己麻木,父親的事情處理完就去上學了。葬禮后親戚聚餐時,看到舅舅為自己的孩子夾菜,他有點妒忌、傷心,掉過一些眼淚,而其他時候幾乎沒有哭過。咨詢師告訴小慶重大創(chuàng)傷事件后哀傷情緒的發(fā)展過程:否認→后悔→生氣→壓抑→接受→和解平緩。小慶似乎有點明白:“我這是后悔。”咨詢師對他進行共情,講述了自己陪伴父親的經(jīng)歷:生龍活虎的父親從得“禽流感”到離開只有一個月時間,全家?guī)缀跏侨找故睾蛟贗CU病房外,希望奇跡出現(xiàn),但最后父親還是走了。后來醫(yī)生告知這和父親原先的基礎性疾病和年齡等都有關,但咨詢師內心還是會想,如果帶父親去更好的醫(yī)院醫(yī)治,也許就會好轉。小慶似乎有些釋然:“老師,這不是你的錯。嗯,老師,你是不是想告訴我,這也不是我的錯?”咨詢師點點頭。
第三次咨詢,小慶講述還有肌肉痛、神經(jīng)痛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一天五六次,時間較短,比之前頻率有所降低。咨詢過程中,咨詢師繼續(xù)運用尊重、共情和無條件積極關注等咨詢技術與他建立良好的支持性的咨詢關系。咨詢師讓小慶用左手敘事法思考三個問題:父親為我所做的,我為父親所做的,我給父親帶來麻煩的。每個問題
寫三件事,用左手寫在紙上,引導他探索和反觀自我,重在體會情緒的接納。當說到“周末爸爸做菜,盡管我知道他希望我給他好評,可是我都說‘還行’或者‘一般’,爸爸眼神中有點小失落”時,小慶的臉上寫著內疚和自責;當聊起“現(xiàn)在高中學習比較緊張,周六爸爸會先送我上學再去上班,他既希望我多睡會兒,不忍心叫醒我,又擔心自己上班會遲到,爸爸站在那兒反復搓手”的情景時,他的眼里蓄滿了淚水。
小慶充分表達后,咨詢師給予共情,講述了自己處理悲傷情緒的方法:“當我想起父親時,我會靜靜地流淚,等情緒舒緩后繼續(xù)工作?!毙c點點頭,似乎明白了什么。咨詢師建議小慶在母親的陪伴下做好自己的情緒記錄,并將這作為本階段的作業(yè)。
3.祝福小慶。
第四次咨詢,小慶狀態(tài)較好,他說自己曾在家里有過一次大哭(用母親的話說就像山崩海嘯一樣),哭了好久,把沒有對父親說的話都在痛苦中表達了出來。他說自己感覺平靜多了,不僅接納了自己的那份悲傷,也發(fā)泄了情緒。
咨詢師引導小慶:“如果爸爸還活著,他希望你過怎樣的生活?”小慶說父親希望他考上大學,生活快樂,小慶的臉慢慢舒展開來。
小慶說現(xiàn)在與人相處恢復到了以前的輕松自在,學習也能集中注意力了,考慮過幾天回學校上晚自習。咨詢師肯定小慶的變化,鼓勵他將調整情緒的方法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
四、咨詢反思
來訪者自我改變的意愿非常強烈,積極主動地配合咨詢師進行了自我探索和自我嘗試,這是促成來訪者短期內發(fā)生改變的最關鍵的因素。父親突然離開的事實,一方面讓小慶一時無法接受,他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當晚母親在單位值班,他在家卻沒能照顧好父親,他的內心充滿了自責和后悔。內向、少言語的性格加速了小慶情緒的內化,而這些壓抑的情緒,導致了他心理的緊張和身體的不適,延長了情緒復原的時間。
引導小慶直面?zhèn)?、接納情緒、大膽表達是幫助他走出創(chuàng)傷的三要素。案例中的左手敘事法也是內觀法的一種,以“別人為我所做的”“我為別人所做的”“我給別人帶來麻煩的”三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洞察和分析。將內觀法運用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以下幾個作用:一是有助于改變認知模式;二是有助于加深自我洞察;三是有助于加速情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