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歲姚晨自曝“中年女演員無戲可拍”言猶在耳,隔年就靠著新劇《都挺好》打了一場漂亮仗。吸血父母、媽寶直男癌、重男輕女家庭、女性奮斗逆襲……每一項單拎出來都是引起觀眾共鳴的極佳配方。劇情以強勢的蘇母去世為導(dǎo)火索,一直被蘇母壓制的蘇父翻身突變,頻頻向子女伸手,將蘇家的舊傷痕撕成了一道道血淋淋的親情鴻溝。
在這出家庭倫理大戲中,中國式母親、女兒、妻子等家庭女性角色終于以主角的姿態(tài),得到了她們應(yīng)有的觀眾目光。
“無私”的母親:卻也是沒有名字的女人
在《都挺好》里住著這么一位母親,她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上下打理著一家五口,即使苛待自己也要滿足兒子們啃老。表面上,她是家里實權(quán)的掌控者,卻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了兒子們的后頭,充當(dāng)起了全家人(除女兒外)的“免費保姆”。
這樣的母親,聚攏的都是怎樣的一家人呢?長期被壓制的丈夫蘇大強在妻子去世后本性暴露,“作妖”不斷;大兒子出身名校仍被裁員,卻打腫臉充胖子,不顧捉襟見肘的現(xiàn)實要為父親買三居室;二兒子啃老成性,在成年后還時刻接受母親的接濟(jì)和幫助……兩個兒子在蘇母去世后生活過得一塌糊涂,長期被剝削的三女兒蘇明玉反倒絕地逆襲,事業(yè)做得風(fēng)生水起。
作為曾經(jīng)的家庭權(quán)力支配者,母親的名字也很意味深長:她的名字就是沒有名字,幾乎全程被叫做“蘇母”?!疤K母”所代表的那類中國女人,用一生辛苦勞作,最終不過活成了一個家庭角色符號——結(jié)婚前,是某某閨女;結(jié)婚后,是某某媳婦;丈夫死了,是某某母親。并且這樣的剝削是傳遞的。受哥哥控制、剝削的蘇母嫁給了不愛的蘇大強,導(dǎo)致了自己的婚姻悲劇,然而她在自己成為母親后,又理所當(dāng)然地重男輕女,做起了女兒蘇明玉的惡毒母親。
在兒子們看來,母親是絕對“無私”的,但她的“無私”是建立在盤剝?nèi)锰K明玉的前提之上。而種種盤剝只是因為——“蘇明玉,你是個女孩,你怎么能跟哥哥們比?”
被束縛的妻子:誰讓我嫁給了你呢?
母親毀掉了女兒的過去,也毀掉了兒子的未來,順帶拖了兒媳婦們下水。
《都挺好》里蘇明玉的兩個嫂嫂——吳非和朱麗,是另一類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國女性:獨生女、富養(yǎng)家庭、職業(yè)女郎,從小沒經(jīng)什么波折,嫁為人婦的她們?nèi)绾螒?yīng)對婚姻生活中的一地雞毛?
在美國有房有車有綠卡的高學(xué)歷夫妻吳非夫婦,生活原本安穩(wěn)順?biāo)欤瑓s因丈夫的突然失業(yè)變得風(fēng)雨飄搖。面對危機,從小被保護(hù)的丈夫滿嘴仁義道德,卻讓老婆孩子為自己的自尊心買單。在他的世界觀里,弟弟必須給爸爸做飯,妹妹必須原諒家人,老婆必須同意給爸爸買三居室,只要做不到,那“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二嫂朱麗從小在父母的寵愛里長大,婆婆生前哄著自己,老公百依百順,看似生活愜意圓滿,直到她意外得知丈夫一直向家里借錢,是不折不扣的媽寶男,兩人的矛盾不斷激化。因為一句“沒斷奶的孩子”,她被惱羞成怒的蘇明成暴力相向,少女時代“花好月圓、夫賢子孝”的情懷夢隨之破碎。
就原生家庭而言,吳非和朱麗顯然都比蘇明玉幸運,卻仍然難以逃離生活的雞零狗碎。在職場,她們是獨當(dāng)一面盡心盡責(zé)的職業(yè)女性,回到家中,仍然要面臨丈夫忽然失業(yè)、負(fù)債、坐牢帶來的考驗與沖擊,不得不自我壓抑,敲打自己變成符合家庭道德秩序的好妻子、好媽媽、年邁父母的好女兒……也難怪劇中的兩名女性都不約而同地向丈夫吼道:“誰讓我嫁給你了呢?”
被嫌棄的女兒:反抗還是屈服?
與打著獨立旗號,實際上只會和男人談?wù)剳賽鄣墓糯枷駝〉膫未笈鞑煌?,《都挺好》里的姚晨扮演了一個硬核女人蘇明玉。
因為性別為女,她從小到大就得忍受諸多毫無理由的忽視與壓榨——母親寧肯賣房也要供大哥留學(xué)、為二哥找工作,相比之下,即便自己成績好到可以上清華,也只被安排上了免費師范,因為省錢;哥哥們早餐是火腿牛奶,自己頓頓湯泡飯,臨近中考還要幫上大學(xué)的二哥洗臟衣服……于是十八歲的蘇明玉選擇和原生家庭斷絕了關(guān)系,自食其力。隨著她的成長和蘇母的老去,兩人的力量逐漸失衡,在劇中以一場“母女對決”的戲碼為分水嶺。
在超市打工的蘇明玉與前來購物的蘇母碰面,后者見到女兒絲毫不心疼,一心只認(rèn)為她與家庭斷絕關(guān)系外出打工是拂了自己的臉。一番強硬爭吵未果,蘇母像往常一樣,試圖用武力解決問題,誰知反被怨怒交加的蘇明玉推倒在貨架上。那一瞬間,蘇母的眼神里全是錯愕、驚恐,甚至悲傷。她忽然意識到昔日受控的小女孩已經(jīng)長大了,自己無法再肆意掌控她。
有人認(rèn)為被嫌棄的蘇明玉是逆襲版“樊勝美”,兩人不同的命運走向關(guān)鍵在于是否有老蒙的輔助。其實不然,后者將希望寄托于男人,對家庭的壓榨甘之如飴,而前者強悍又決絕地與原生家庭決裂,靠的是自己的拼命和果斷,最終持劍殺出一條血路。
但即便物質(zhì)得以滿足,依然無法慰藉干涸的情感需求,這是蘇明玉們難以逃離的人生陰影:自小物質(zhì)需求被頻繁忽視,情感需求被置若罔聞。本應(yīng)從父母那里得到應(yīng)有的關(guān)愛與支持,卻一次次經(jīng)受打擊,直至絕望,結(jié)局不可避免地朝往兩個走向:反抗,或者屈服,這也是蘇明玉和樊勝美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