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兔
在太平洋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島,當?shù)鼐用穹Q它為“拉帕努伊”,意思是“地球的肚臍”,島上有許多光滑的球狀石頭,如人的肚臍一樣。
這個神秘的小島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散落在各處的近900尊巨大的石像。這些石像形狀奇特,大小不一,背朝大海,面向島內(nèi),表情嚴肅,似乎在默默守護著小島。這些石像是怎么來的呢?
傳說1000多年前,拉帕努伊人的祖先乘坐著獨木舟,渡海來到這里,建立了自己的居住地。
據(jù)說,后來這些島民分裂成了許多部落,各個部落為了紀念他們死去的首領(lǐng),就用島上特有的火山巖雕刻了一尊尊首領(lǐng)模樣的石像,安放在海邊,希望他們能世世代代守護著自己的部落,這些石像被稱為“摩艾”。
如此巨大的摩艾石像,又是怎么運到海邊的呢?
根據(jù)考古學家們的推測,這些石像很可能是自己“走”到海邊的。
摩艾石像的材料是較輕的凝灰?guī)r,雖然看著很高大,但最重的也就10多噸,大部分都在5噸以下。如果用三條繩子分別綁在石像的左、右、后三個位置,然后左右交替拉扯,就能讓摩艾石像一點點移動。
島上的居民認為摩艾石像被注入了祖先的靈魂,視其為精神象征。后來島上食物短缺,部落因為搶奪食物而陷入混戰(zhàn),相互推倒了對方的石像。他們認為石像一旦被推倒,這個部落的力量也就被封印了。
1722年,一支荷蘭船隊來到了這座小島,因為當天剛好是復活節(jié),所以領(lǐng)隊就把這座島命名為復活節(jié)島,意為“我主復活了的土地”。
如今的復活節(jié)島,變成了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迷人的海灘,湛藍清澈的海水,還有分布在島上各個地方的摩艾石像,每年都吸引著大批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