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忠
2019年3月,田沅主演的愛情懸疑電影《大雪焚心》殺青。提到田沅,很多人的記憶都會回到2002年,還在讀高中的她憑借一首英文歌,被北京一所大學破格錄取。16歲成為樂隊主唱,17歲首張英文專輯和首部長篇小說同步發(fā)行,18歲被北京語言大學提前錄取,同年接拍第一部電影,19歲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和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兩項提名,20歲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完成了第二部長篇小說,26歲,成為一名新銳導演……作為一個擁有音樂人、演員和導演等多重身份的明星,田沅拒絕生活的平面與單一,她不斷嘗試各種角色,享受著內(nèi)心與世界最本真的互動,也讓人生變得更加豐盈立體。
田沅1985年出生在一個書香家庭,家里面有很大的書柜,爸爸媽媽很喜歡看書,小時候是爸媽推薦書給田沅看,長大后,是田沅把覺得好的書推薦給爸媽看。上初中的時候,田沅就迷上了搖滾樂,買了很多英文原版帶,一邊做作業(yè)一邊聽音樂,田沅還經(jīng)常給媽媽推薦自己喜歡的樂隊。
2000年暑假,為了獎勵田沅考上重點高中,母親給她買了一把吉他,還報了一個吉他速成班。雖然經(jīng)常逃課,但田沅也認識了教吉他的老師“跳房子樂隊”的成員李濤。2001年的一天,田沅突然接到李濤的電話,他們樂隊跟唱片公司約定好發(fā)一張單曲,但主唱突然出國了,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想讓她試一下。就這樣,田沅加入了“跳房子樂隊”。田沅覺得有太多的巧合,就像定時出現(xiàn)在軌道上的一只鴨子,被某種幸運砸中,她一點準備都沒有,覺得自己還沒有經(jīng)歷足夠的磨難,甚至還沒有開始為自己的愿望奮斗,一切就都成型了。
那年暑假,田沅和樂隊成員一起到北京錄制唱片《AWishfulWay》。當時她還不太清楚主唱應該做些什么,她自作主張在配樂中加入人聲,有些不安,也有點沾沾自喜。在北京,她每天就是寫歌、錄音。當時的錄音棚很破,很多設(shè)備都不全,他們就用一把破吉他完成了錄音,中間還總有人過來搶棚,所以常常是第一天寫歌,第二天就開始錄。為了搶時間,很多時候都是晚上錄音。
在凌晨的地下室,寂靜的時空,靈感飛舞,很多畫面不停地在腦海里閃現(xiàn),田沅好像在音樂里自由地游泳。半夜回住處時她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比如睡在街上的年輕人,或是突然出現(xiàn)的貓。那是一段非常難忘的時光。
那張唱片做得很倉促,現(xiàn)在看來,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值得欣慰的是,里面的歌基本上都是田沅自己創(chuàng)作的,雖然不夠完美,但它改變了很多東西,最明顯的就是田沅的生活軌道被拉出來,推到了眾人面前。第二年唱片發(fā)行后,田沅在海外引起了極大的關(guān)注。
不久后,田沅作為中國青年唯一代表參加了瑞典“GlobalCity,GlobalYouth”國際音樂節(jié),她憑借獨特的音樂魅力和舞臺表現(xiàn)征服了所有觀眾。演出結(jié)束后,瑞典公主Victoria親切接見了田沅,并和她合影留念。采訪過田沅的英國作家兼電視記者MarcelTheroux也對她作出了高度評價:“她擁有一個可愛的嗓音,非常深情和憂郁。我感到很驚訝,她如此年輕,卻有著一種成熟的憂傷?!?/p>
小時侯,田沅就喜歡看解夢的書,她每天都記夢,也試著分析自己做過的夢。她喜歡把夢看作一個禮物,有時夢里出現(xiàn)的一些打動人心的畫面,都是真實生活所無法觸及的。
2002年夏天,田沅做了一個關(guān)于斑馬森林的夢,夢里的斑馬森林是一個通道,處于無限種可能性的交叉處,只要去了那里,你就可以選擇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決定“給這個夢一個交代”,于是用20天時間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斑馬森林》,作家棉棉對其贊賞不已,稱田沅“是一個來自未來世界的藝術(shù)家,她的音樂和小說都來自于那個我們所未知的世界”。棉棉把這部小說推薦給法國L’Olivier出版社,該社資深文學編輯稱田沅是“一個真正作家的聲音,一個神奇的世界,一個夢想者的寫作”。
在田沅看來,自己的夢比小說更為怪誕,比如,在夢里有一條街,像個自由市場一樣,她會經(jīng)常去逛,還有很多東西,想不起來了。其實,這是另外一種生活,在夢里,她完全可以構(gòu)建一個自己的奇跡。
2003年夏天,香港新銳女導演麥婉欣出現(xiàn)在武漢的田沅家門前。她聽過田沅的專輯,也看過她的書,此行的目的是為即將開拍的電影《蝴蝶》招兵買馬。武漢很熱,麥婉欣穿著一件黑色衣服,讓初次見面的田沅覺得很可愛。兩個人在田沅的房間聊天,聊喜歡的音樂,聊田沅的書,聊劇本,越聊越投機,最終,田沅出演了電影女二號小葉的角色。
《蝴蝶》的整個基調(diào)都比較壓抑,包括美工,整個環(huán)境都是灰色的,拍的時候是冬天,天氣很冷,田沅經(jīng)常要穿得很少,還要跳舞,淋雨。演戲是一個“外化”的過程,要把思想在鏡頭面前表現(xiàn)出來,而田沅是那種想得特別多的人,無論是做音樂還是寫東西,但這些都是向內(nèi)收縮的,而演戲剛好相反,要向外延伸。第一次演戲雖然艱難辛苦,但田沅覺得很有意思。
初登銀幕就有不俗的表現(xiàn),田沅在圈內(nèi)大獲好評。電影《蝴蝶》先后成為2004年“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周”開幕電影、“釜山電影節(jié)”參展電影、“東京電影節(jié)”和“瑞典斯德哥爾摩電影節(jié)”競賽電影,田沅也因此獲得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提名。2005年3月27日,田沅憑借這個角色又獲得了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
小時候的田沅活潑可愛,長大之后,她喜歡看書、聽音樂,通過藝術(shù)認識這個世界。田沅曾經(jīng)覺得自己像一只烏龜,用一層堅硬的外殼保護著自己的內(nèi)心,慢慢地向外面那個精彩的世界試探。而今天的她已然脫掉了那層外殼,變成了一個奔放舞動的精靈。她對所有事物都保持著一顆年輕好奇的心,不斷挑戰(zhàn)不一樣的角色。
2014年,田沅出演影片《黃金時代》的女主角白朗。白朗是一位作家,也是一個極其理想主義的人。導演許鞍華選擇田沅作女主角,是因為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張她的照片,覺得田沅本身就是一個謎,尤其是那雙眼睛,感覺里面藏著很多秘密。她說讓田沅來演白朗,是一個挺讓人驚喜的決定。那個充滿魅力的姑娘,忽然斂下了眉眼,梳起最普通的發(fā)式,安靜地抿起嘴唇,就好像一顆星星突然落到了身邊。
26歲之后,田沅將工作重心轉(zhuǎn)向了幕后,成為國內(nèi)非常年輕的新銳導演。田沅執(zhí)導了包括《盲糖》在內(nèi)的十幾部微電影,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貓?zhí)铩保€拍了不少廣告、短片。在幕后忙碌的同時,她也時常出現(xiàn)在幕前,曾經(jīng)參加了《我就是演員》節(jié)目,出演了韓寒的電影《飛馳人生》。
她經(jīng)常調(diào)侃自己是個“幕后狗”,從那無奈又愜意的笑容中可以看出她對當下生活的滿足。身兼歌手、演員、導演、作家等多種身份的她,深知協(xié)調(diào)和平衡自己非常重要。工作時,田沅可以連軸轉(zhuǎn)幾十個小時,而工作結(jié)束之后她就會騰出時間來徹底放松,比如去旅行,或者養(yǎng)貓。她喜歡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忙時可以忙到天昏地暗,但休假時也能夠完全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
陽光燦爛的春日午后,田沅喜歡抱著吉他淺吟低唱。從歌手起步,輾轉(zhuǎn)經(jīng)歷演員、導演等多重身份,內(nèi)心從未有片刻動搖與猶疑,田沅始終以最飽滿的狀態(tài)綻放著自己,也始終保留著內(nèi)心最初的那份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