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英
剛接班時,小佳數學作業(yè)每次都不做。他是班里的一名成績非常落后的學生。上課思想不集中,老師講的課一點也不聽。第二天作業(yè)不是少做,就是不做,有時還說本子沒帶來,而他家離學校又比較遠,沒法讓他回家拿,他就鉆空子,蒙混過關。平時,小佳總是一個人,不愛說話,一問三不知。真拿他沒辦法。
后來,我與小佳的媽媽進行了一次談話。原來,在他3歲那年爸媽離婚了,他被判給了媽媽。小時候沒人照顧,媽媽上班時也帶著他。上學以后,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同學知道了他爸媽離婚的事后,經常嘲笑他。他覺得很自卑,漸漸地,本來就內向的他更不愛說話了,幾乎沒有了朋友。再加上他媽媽工作比較忙,根本無暇顧及他的學習。因此小佳的學習成績就一直落在最后。
由于成績差,每天都會受到媽媽的斥責和老師的批評及同學的嘲笑,漸漸地,小佳對學習失去了信心。隨著批評多了,他見到老師就非常地害怕,也不喜歡老師。媽媽知道了他在學校的表現后,就打罵他。他干脆破罐子破摔,在家騙媽媽,在學校騙老師和同學。
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增高,再加上小佳本身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基礎又較差,他的成績就一直提高不了。我曾非常嚴厲地批評他,也曾多次耐著性子找他談話,每次談完后,他都能認識到自己錯了,并會痛哭流涕地說:“老師,我錯了,明天我一定會全部做完?!钡诙欤€是老方一帖。小佳經常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我又被老師批評了,心里很難受,以后我不會再犯,我一定要認真學習,做好各種作業(yè)。”我看了,也非常受感動??墒撬褪菦]有行動。怎么辦?我決定從以下三個方面改變他。
1. 經常督促,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學期初,我給小佳換了個座位,同桌是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女孩子。我就從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入手,耐心地矯正他的行為。上課前,請同桌監(jiān)督他,使其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的講課上,養(yǎng)成注意習慣。我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利用目光暗示、點頭暗示等手段,及時提醒他遵守課堂紀律,逐步養(yǎng)成他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另外,上課時多關注他,多對他提問。課間,請同桌提醒并督促他,盡快做好作業(yè)。有時,我叫他帶好作業(yè)本到辦公室做。放學后,我特意檢查他的聯系本,有沒有抄好家庭作業(yè),每次在他的聯系冊上都會寫上幾句,提醒他不要忘了做作業(yè)。好的習慣養(yǎng)成了,成績就會慢慢地進步。正如他的小隊長所說:“現在小佳出去玩,我們都很放心了,因為他能非常自覺地做好作業(yè)了?!?/p>
2. 樹立信心,幫助其體驗成功的快樂
自信,是通向成功之門的一把金鑰匙。只有相信自己,才可能有充沛精神做好每一件事。小佳的作業(yè)我基本上都是面批的,每次批作業(yè)時,我會對他說:“你看,這么快做好了,真不容易。只要認真聽,認真做,我想你的成績一定會趕上來的?!彼牶蠛芨吲d。有時,遇到不懂的題目,也能主動地來問我了。從那以后,小佳有一點點的進步,我就及時地表揚他。表揚多了,同學們對他也刮目相看,也會主動地和他交往。漸漸地,他開朗起來了,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積極性也有了提高。小佳有了不少的進步,課堂作業(yè)能及時完成,每天的家庭作業(yè)也都能自覺地抄寫好,經小隊長檢查后基本不漏抄,不做或漏做的現象減少了,字也寫得端端正正了,作業(yè)本上也出現了“優(yōu)”。在后來的日記中,他這樣寫到:“老師表揚了我,我覺得我并不差,我已經不是以前的小佳了。”我還發(fā)現教室里有了他的笑聲。有一天,我看到他邊拖地邊唱歌。
3. 加強家校聯系,雙管齊下
一個孩子的成長當然離不開家庭教育。我經常與小佳媽媽聯系,形成合力,溝通想法、做法,共同做好轉變小佳的工作。一天,我打電話給他媽媽,了解到他媽媽也改變了方法,少批評,多鼓勵,鼓勵小佳的每一點細小的進步。我還了解到小佳現在已經能在家里跟媽媽交流學校所發(fā)生的事情了,懂事了許多。
要一個孩子改變行為,方法大體有兩類:一類是從外部著手,如打罵、訓斥等,使孩子感到很害怕,被動地接受,但這樣做很有可能使孩子產生對抗的情緒;另一類是要進入到孩子的心里,幫助孩子發(fā)展認識,讓孩子發(fā)自內心地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是呀,在罵聲中成長的孩子,是不會熱愛知識的,也不會建立自信的。作為老師應該永遠記住這句話。面對小佳這樣的孩子,需要的是鼓勵、關心與信任。除了情感的支持外,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方法給予針對性的輔導,也是十分必要的。
說實話,我為自己做的這件事感動,從小佳這個事例又一次證實了“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積極發(fā)展的主體,內因是學生發(fā)展的根本動因?!痹谒砷L過程中,他渴望得到愛,得到尊重,得到信任,得到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