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耀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法律意識 培養(yǎng) 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80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er not only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training high-skilled professionals for the country, but also the responsibility of training law-abiding citizens for the country.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country ruled by law.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legal consciousn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egal awareness; training; way
堅持走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國事關全體人民的安居樂業(yè),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事關黨的執(zhí)政興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人民是否擁有法律意識則為關鍵,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要從青年人抓起。近幾年來,幼兒教師虐童事件頻頻曝光,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究其原因,這些虐童幼兒教師,除了師德存在問題外,法律意識也十分欠缺。因此,作為為社會輸送高技能專門型人才的高職院校,不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
1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
1.1法治國家建設的需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要深入依法治國的改革實踐,堅決厲行法治,必須要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如何做到全民守法,就要從最根本的提升公民法律意識著手。高職院校學生相對于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學習力、辨別力要弱一些,對事物的觀點看法容易隨大流,而在他們三觀建立的關鍵時期,幫助學生提升法律意識,樹立法律信仰。從男生和女生相比較的角度來看,女生對法律的關注度要低于男生,建立法治國家,做到全民守法,同樣需要提升女生的法律意識。貴陽幼專作為一所以女生為主體的學校,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不僅有利于學生,也有利于學生的家庭,甚至是下一代。
1.2平安校園建設的需求
近年來,高職院校經(jīng)常曝出校園暴力事件,這些暴力事件,既有個體性的,也有群體性的,對社會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為何會出現(xiàn)校園暴力事件?一是學生對法律不了解,普遍認為18歲以下不負刑事責任。二是法不責眾觀點的影響,認為只要大家一起實施暴力行為,是不會對她們進懲罰的。三是學校對學生的“溺愛”造成的。即便有校紀校規(guī),學校也會從保護學生、愛護學生的角度,從輕處罰,這就給學生形成了縱容的錯覺。女生校園暴力行為成為了校園暴力的一個新關注點,貴陽幼專作為一個以女生為主體的高職院校,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杜絕校園暴力的發(fā)生,促進平安校園的建設。
1.3個人發(fā)展的需求
在法治社會,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工作,法律與我們如影隨形。為了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也為了保障他人的權利,每個人都應知法、學法、懂法、用法、守法。近年來,幼師虐童案件頻頻出現(xiàn),讓社會對幼師產(chǎn)生了不信任感,之所以會出現(xiàn)此類情況,正是因為一部分幼師對法律的一知半解,甚至是法盲。貴陽幼專作為一所以培養(yǎng)品優(yōu)行雅、仁愛樂教、一專多能的幼兒教師為主要任務的高職院校,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讓這些未來的幼師們能知法、懂法、守法,既要在工作中、生活中學會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利,也要嚴格遵守法律充分維護學生的權利,重拾社會對幼兒教師的尊重與信任,促進自身職業(yè)生涯的良好發(fā)展。
2高職院校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2.1課程設置重專業(yè)輕法律
高職院校旨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而又有一定專業(yè)技術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識的講授是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高職院校的學制通常情況為三年,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為2-2.5年,學校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僅對學生進行專科程度文化知識教育,還要根據(jù)崗位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實施職業(yè)知識與職業(yè)技能教育。因此,很多學校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專業(yè)課占了很大比重,而有關法律學習的課程極少。
通過對貴陽幼專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教學計劃的查看發(fā)現(xiàn),貴陽幼專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沒有專門開設一門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課程,涉及到對學生進行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課程只有“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通識課程。但是在2018版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本教材一共七章的內容,法律部分只占了一章。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的法律部分,主要學習的都是我國法律、法制最為基本、基礎的內容,實用性不強。
2.2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高職院校中涉及到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課程基本上只有“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而這門課一般都由思政老師進行講授。思政教師中絕大部分是思想政治專業(yè)、馬克思主義理論相關專業(yè)出身,所以在法律知識領域,思政教師的知識基礎薄弱。就貴陽幼專而言,貴陽幼專有基礎部的老師負責“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的教學,思政部一共有專職教師11名,其中僅有3名老師是法律相關專業(yè)出身。由于知識背景的差異,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法律部分,就會出現(xiàn)專業(yè)教師與非專業(yè)教師授課的深淺程度、對內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的差異,從而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2.3學生學習法律的意識淡薄
學生學習法律的意識淡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第一,高職院校的學生相較于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學習能力相對弱一些,自制力相對要差一點,思想自由閑散,認為法律離自己很遠。第二,由于專業(yè)課程開設較多,專業(yè)技能學習任務重,因此學生學生認為少血一門課程學習負擔就要輕一些。第三,崇尚權威的歷史傳統(tǒng)和暴力解決問題的社會現(xiàn)象影響。中國歷來有一個重人情的傳統(tǒng),許多學生遇到問題不是通過法律解決,而是通過找關系解決問題。有些學生與同學發(fā)生沖突或者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時候,則是由父母出面來學校大吵大鬧甚至動粗來解決問題,而這些行為則會讓學生對法律缺乏信仰。
3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途徑
3.1 完善課程設置
高職院校在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技能方面的成效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今天,不僅需要有卓越技能的人才,還需要具有法律意識的高技能專門人才。鑒于高職院校特殊的學制,應轉變重專業(yè)輕法律的思想,對課程進行與時俱進地調整完善。例如針對于貴陽幼專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置,應將專業(yè)課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除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通識課程外,還應開設針對本專業(yè)的學生實用性和實效性較強的法律課程,如《民法》、《刑法》、《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幼兒園管理條例》等等法律法規(guī)。由于學制的關系,可以將以上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整合,設置為一門或兩門專門的法律課程,只有設置了專門的法律課程,學生才會對重視法律。同時,也可以鼓勵老師多開設法律相關的選修課程,讓那些對法律感興趣的同學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法律,從而提升學生法律意識。
3.2 提升師資力量
要想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教師是關鍵。第一,對于法律專業(yè)出身的老師,可以有效利用其專業(yè)優(yōu)勢,讓這些老師成為法治教育的帶頭人,定期在學校開展主題宣講。第二,對于非法律專業(yè)的老師,學校應多提供經(jīng)費支持和制度保障,定期讓教師參加有關法律法規(guī)學習的研修培訓,提升教師的法律知識水平。第三,根據(jù)相關課程設置,招聘相關法律專業(yè)的專任教師。
3.3 優(yōu)化教學方法
對于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光是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成效不大,應采取課堂教學+實踐的教學模式,實踐部分可以采用課堂實踐+校外實踐相結合。學??梢耘c監(jiān)獄、法院等機關建立實踐基地,讓學生走進監(jiān)獄,感受法律的威嚴,違法的成本。走進法庭,了解庭審程序,明白法律是維護正義、保護權利的有效途徑。通過校外實踐后,在課堂內,可以設置相關的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將所學與所見結合起來。例如教師在給貴陽幼專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講授相關法律課程的時候,可以將近期的幼兒教師虐童案件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可以建立模擬庭審現(xiàn)場。通過這種理論+實踐的教育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學生的法律意識也會隨著提升。
3.4 營造校園法制氛圍
學校是法制教育的主要陣地,是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場所,因此,加強學校法制氛圍極為重要。第一,學校團委、宣傳部可以定期規(guī)定主題,安排不同的班級在學校宣傳欄進行法制宣傳,這樣就可以讓學生主動去了解、去收集、去學習法律的有關內容。第二,校園廣播可以規(guī)定每周一期法制主題,播報最新的法制熱點事件。這樣每個周的法制廣播就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會對當今的法制熱點有了解,有關注。第三,邀請律師、法律專家、法院工作人員、檢察院工作人員、公安民警等法律工作者到學校開展法制講座。通過法律工作者的現(xiàn)身說法,學生可以對法制從不同角度有更專業(yè)的理解和認識。通過這些方式,營造校園法治氛圍,學生的法律意識就能得到不斷地提高。
參考文獻
[1] 潘瑜.高職生法治意識培養(yǎng)路徑探析[N].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0(06).
[2] 黃璇.高職生法制意識培養(yǎng)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N].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8(04).
[3] 楊國琍.試論加強高職院校法治教育的內容與途徑[N].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