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 要:在科技不斷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作為課堂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為小學英語課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一直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服務著。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為突破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需要完美組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服務;完美組合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更新和變化,對一線教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特別是在信息化進步迅猛的今天,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整合,不但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而且簡化了教學難點,讓語言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從而也改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從以前的不愛學習英語,對英語沒有興趣,到今天的期待英語課,學習興趣濃厚,自信滿滿。能有這樣的良性改變,信息技術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作為一名低年級的英語教師,除了完成平時的教學任務外,還一直潛心研究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信息技術,幫助我解決了這些的難題和困惑。
一、對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認識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將信息技術應用與學科教學融為一體,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依托新的教學環(huán)境應用新的教學方法。設計新的教學模式,開發(fā)新的教學資源,實施新的教學過程,開展新的教學評價。這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一書對信息技術和學課整合的詮釋。
1.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相輔相成
如今的信息技術,已不僅僅局限于多媒體課件,而是有了各種形式,比如局域網(wǎng)學習、微課等等,為學生預習所學內(nèi)容提供了便利條件。下面就說一說微課是怎樣為教學服務的。微課在教學中的運用為我們引入了一種理想的教育狀態(tài):個別化教學,使不同水平、不同智商、不同興趣、不同特長、不同學習方式的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教師也可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使用、改進或設計適合學生特點的微課,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恰如其分的輔導和教學,從而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適合于思維發(fā)展的理想環(huán)境,并能夠通過各種手段引導學生開發(fā)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可以利用微課所營造的氛圍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能力。
2.網(wǎng)絡教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法寶
信息化發(fā)展迅速的今天,網(wǎng)絡,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課堂教學也同樣需要依托網(wǎng)絡進行教學。越來越多的學習軟件對學生課外學習英語幫助很大,我們學?,F(xiàn)在就在是用一起作業(yè)網(wǎng),通過學生完成作業(yè)情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有了這個軟件,幫助老師掌握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也幫助家長解決對英語學習一無所知,不能輔導的現(xiàn)狀,更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和預習習慣,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也增加了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但是,要注意對學生的正向引導,防止網(wǎng)絡中不利因素對學生的影響。
二、信息技術,小學英語課堂的服務者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只有教師們能夠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相關理論知識與技能,才能將信息技術成為課堂的服務者。
1.詞匯教學
信息技術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不但可以擴大詞匯量,啟發(fā)學生的空間思維,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讓抽象的單詞,通過一張張圖片,一個個小動畫的詮釋,變得簡單易懂。這樣就降低了單詞學習的難度,也改變了學習單詞枯燥、沒意思的狀況。
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利用教學軟件制作一個簡單有趣的動畫,屏幕上將依次出現(xiàn)該課的單詞及標示該單詞意思的圖片與動畫,學生看到這個畫面之后,自然想知道這個單詞的意思,這時教師點擊單詞,學生立即可以聽到單詞的發(fā)音,在視覺、聽覺同時沖擊的情況下,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單詞的效率。待學生對單詞有了總體意象之后,教師再讓學生自己操控課件,操練生詞,這樣在單詞含義與單詞空間表象之間建立起了必然聯(lián)系,學生的興趣開始被調(diào)動起來:枯燥的單詞學習變得豐富生動,令人頭痛的單詞記憶變得輕松自然,仿佛是水到渠成,每出現(xiàn)一個單詞,學生就爭著與電腦比速度,搶在電腦發(fā)音之前讀出單詞,很快就形成了一個競爭活躍的課堂氣氛,學生的記憶能力和競爭意識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得到了培養(yǎng)。
2.句子教學
句子認讀,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頭疼的事情。因為,英語學習時間不是很長,沒有語感,句子中的單詞又較多,所以,句子認讀,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而有了信息技術的陪伴,再長的句子,學生也能愉快的學會!
通常情況下,我先利用軟件制作一個小動畫,先出示圖片,讓學生試著用英語去描述圖片,然后出示句子,在出示句子后,將可以替換的部分替換掉,這樣一來,學生不但把又長又難的句子記住了,而且學會了用這個句型去描述其他事物及圖片。比如,在講二年級下第二模塊時,Tom’s playing with his train. 學生對play with并不理解,通過圖片將火車替換成小汽車,再替換成小狗等等,讓學生理解play with的含義,不但掌握了句子,而且學會了用英語表達自己正在玩什么。通過這樣的替換練習,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滋味,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增加了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那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信息技術的恰當使用,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4.活動教學
活動教學的設計,是為了鞏固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掌握本課的知識,培養(yǎng)直覺思維能力。我在練習中選用了大量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實物圖片及聲音動畫,要求學生在接受信息的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形成直覺思維。
如:畫面出現(xiàn)一只獅子、一只貓和一只狗的圖片,接著,音箱里發(fā)出“dog”的讀音,學生立即(直覺思維)點按狗的圖標,馬上就聽到音箱里發(fā)出一陣掌聲,否則,就會聽到錯誤音效。類似的練習既可以由教師組織全體學生一起做,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予以點撥,也可以讓學生分組或個別做,動腦動口動手,達到溫習鞏固的目的。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5、游戲教學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的目的是為了打開思路,擴展視野,跳出傳統(tǒng)思想、觀念和理論的限制與束縛。我在講解描述他人正在做什么一課時,就利用聲音讓學生去猜圖片里的人物正在做什么,這就需要學生要有很快的思維能力,來判斷是喝水的聲音還是游泳的聲音等等。游戲的設計是以絕對放松為宗旨,運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的思維環(huán)境,誘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學生能夠玩各種不同的游戲,而有趣的游戲總是換來孩子們一陣陣興奮的笑聲,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并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愉悅、一種享受,是值得去主動參與和實踐的;更能讓學生提高注意力,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習慣!學生們在這種極其放松的狀態(tài)下,思維非?;钴S,他們可以根據(jù)所遭遇的語境隨心所欲地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在想象的空間里自由翱翔。
總之,通過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完美結合,學生學習英語興趣大大提高了;詞匯量也大大增加了,可謂益處多多!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再畏懼,反而輕松愉快的學習,讓學習效率也大大增加了。課外的網(wǎng)絡學習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得到放大或強化,從而拓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令學生們的各個方面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
2.《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