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
摘要:本文敘述了運用UG建模,在《機械制圖》課堂教學和期末集中實習實踐教學中的運用,促進學生制圖能力的提高,并總結了這門課程的教改目標和教學不足,為以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根據課題規(guī)劃要求本學期進入研究探索階段。我們通過平時課堂教學和期末集中實習實踐教學來完成。在實踐教學中,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和鍛煉在讀圖能力和計算機綜合運用能力都有明顯的提升。首先,學生訓練方式采用集中化,在一到兩個星期的實訓中每天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做保障。其次,在學生確保練習的思路過程有著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最后,在學生整體能力提升中做到點、面結合力求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成教學規(guī)劃綱要目標。
關鍵詞:機械制圖;建模;能力提升
一、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的提升。
1、大量強化訓練增強了學生的抗挫力。
對于這一點在《機械制圖》教學中尤為明顯,專業(yè)課教學和學生所擁有的的知識體系和即將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性少,學生已有知識遷移性差。在學習《機械制圖》中會對許多線型關系,投影規(guī)律掌握不夠牢固,造成對后續(xù)學習帶來困難,使得高職學生對于這門課有很大的畏難情緒。但作為機械專業(yè)類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這一關必須要克服完成。因此在UG建模中采取每個同學拿到的圖紙的量和難度都比平時的難度大且繁瑣。通過大量的強化練習,無形中慢慢地提升了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學生拿到復雜零件圖不再有發(fā)憷的心里,為下階段的工作和學習做好了心里的鋪墊工作。
2、反復實踐促進了空間想象能力的提升。
能力的提升是一種量變到質變,慢慢積累的過程。就拿學生空間想象力的提升來說,先從簡單的軸類零件開始。用杯子、筆等生活中常見物代替機械零件中的軸,學生也易于理解這些司空見慣的物品,造型結構比較熟悉。然后逐漸加大難度,過渡到孔和內表面結構,結合圖紙?zhí)嵘龑W生的空間想象力。在學生無法理解時,通過建模圖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空間想象的難點,從而加強空間想象力。隨后逐漸提升能力層次,向箱體類零件過渡。學生也能夠順利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通過這種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過程,強化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也克服了機械制圖教學中很重要的困難環(huán)節(jié)。
二、UG建模實踐教學提升了學習的氛圍。
1、充足的題量滿足了學生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平時的學習量只有兩節(jié)課,學生同時還有多門不同的課程學習,不能保證制圖課足夠的訓練量。在這次建模實訓中,每個學生都有七八張圖紙從而有足夠的實踐時間和實踐量。學生們在完成一張張圖紙和提交一份份作業(yè)時,學生的成功的喜悅感和成就感也油然而生。學生的學習動力也不斷提升,從而加強了學習興趣。
2、同學間互幫互助形成了相互趕超的學習氛圍。
由于UG建模是一種電腦仿真學習,班級同學間也存在能力層次的不同。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間的“傳、幫、帶”學習模式,能力強的同學,在完成任務后,能積極主動幫助周圍能力“較弱”的同學,在學習中充當了“小助手”的角色,學生的學習動力也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學習差距往往只是一些細小的差別,或許只是某個命令的不熟悉或方法的不會,在同學的點撥下大家的水平又能處在同一層次,從而促進大家相互學習相互提升學習的氣氛。同時,周圍學生都在認真鉆研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也為學習地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保障。
3、教師積極跟蹤答疑解決“攔路虎”。
電腦軟件是個全面系統(tǒng)的工程,學生不可能通過短期的鉆研跨越所有的障礙,教師的適時點撥和答疑尤為重要。老師的提示確保了學生不斷探索學習的動力之火不滅。例如新的命令的使用,化繁為簡的方法介紹,在零件裝配中對于箱體中重復螺釘?shù)陌惭b可以使用陣列、或鏡像安裝減輕平時重復的訓練勞動。充分發(fā)揮電腦軟件的優(yōu)勢——高速度、高效率。同時教師在課堂中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在講解中合理利用網絡課堂進行廣播教學,做到全方位覆蓋。
三、學習習慣和素養(yǎng)的提升。
1、學生可以形成條件反射式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保證,首先在實習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及時完成任務的意識,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學生在實習中也容易形成學習倦怠感??朔@一困難非常關鍵,需要學生加強意志力的培養(yǎng),在平常教學中把過去好的習慣繼續(xù)發(fā)揚下去。如按時完成作業(yè),教師也要及時反饋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并認真給予點評,為學生學習帶來動力。通過調查了解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習實踐,學生作業(yè)合格率100%,優(yōu)秀率達75.4%,出勤率100%,完成率100%。學生逐漸形成了自我學習的雛形模式,也為后續(xù)學習奠定的扎實的基礎。
2、學習環(huán)境的整理維護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充分借鑒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現(xiàn)代企業(yè)運作模式運用到課堂實訓管理中,如“5S管理理念”等。為確保每天的環(huán)境整潔,要求每天結束都需要清掃機房,整理試卷和講義。不因為第二天的繼續(xù)使用而減少打掃的次數(shù)和質量。好的環(huán)境也為學生的學習做好了外部保障,提供了心理愉悅的環(huán)境,開闊明朗的視野(5樓機房),外部景色優(yōu)美。這些都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緩解疲勞,提供了環(huán)境保障。
3、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獨立研究問題的能力。
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鍛煉,學生在制圖能力和UG建模操作熟練程度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也整體性地提升學習能力,學生的學業(yè)水平順利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能夠輕松達標,甚至超過標準一定幅度。同時,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漸漸培養(yǎng)和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出現(xiàn)問題能夠主動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具備了獨立研究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國家培養(yǎng)高職學生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具體課堂和課程中的效果呈現(xiàn)。教學改革研究是一份永遠沒有終點作業(yè),在一次次的變化進步中學生們的水平在不斷提升,教學效率在提高,課堂的生動性和多樣性在豐富變化著,促進了課題的進一步前行。
當然不足也是有的,針對前一階段教學中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實習時間的利用率,同時努力做到全員覆蓋,不同學生都能達到統(tǒng)一的教學層次還完成的不夠理想。這將是課題下階段需要不斷探索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