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瑾
“咣當!”
孤兒院的鐵門又一次合上,諾拉抱著年僅兩個月的嬰兒準備踏上返回美國的飛機。她坐在候機室里,懷中的嬰兒已經進入夢鄉(xiāng)。旁邊,有一面精美的鏡子,映照著諾拉慈愛的面龐,也映照著她決定獨自撫養(yǎng)這個女孩的決心。
小家伙很快就長大了,盡管她實在其貌不揚,諾拉卻還是把她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諾拉為她起名,叫米爾。米爾兩歲那年,收到了媽媽送給她的禮物,是一面精致的鏡子。米爾好奇地跑過去,端詳著鏡子里的自己。諾拉對她說:“這是一面神奇的鏡子,每當你注視它,總能得到正確的答案?!?/p>
“像童話故事那樣嗎?”米爾撲閃著充滿好奇的眼睛問道。
“是啊,像童話故事那樣!”諾拉笑著摸摸她的小腦袋。
又過了幾年,由于驚人的天賦,米爾投入了體操的訓練當中。她的身材實在矮小,但教練最后還是留下了她,不僅因為她非凡的天賦和毅力,還因為那燦爛的、極具自信的笑容。
米爾人生中第一個大賽將至,大家都繃著一根弦準備著。正當米爾第無數(shù)次準備落地時,取而代之的卻是一陣刺骨的疼痛。
“她的腳踝傷得不算嚴重,但最好能休息一段時間?!贬t(yī)生扶了扶笨重的眼鏡。
諾拉舒了一口氣:“好的,謝謝您。”
她帶著米爾走出門診室。走廊盡頭鑲嵌著她單薄的背影。
這一天,往日嘈雜的馬路格外安靜,只有風吹過的聲音。很輕,也很靜。回到家,諾拉拽起米爾就直奔梳妝臺,待米爾終于反應過來,看著旁邊的諾拉,一抹自信的淺笑又漸漸浮上她的嘴角。一束陽光打在鏡子上,回蕩在米爾小小的酒窩里。
繁忙的備戰(zhàn)過得很快,轉眼已是緊張的比賽。米爾最后一個出場。她坐在休息室里輕輕撫摸著鏡子,雙手都有點發(fā)抖。她第一次有那么一點不確定——會不會輸,能不能贏,但有一點她明白,無論如何,都要展現(xiàn)最好的一面。她最后看了一眼鏡子,昂首向前走去。
音樂奏出美麗的旋律。米爾伴著音樂輕盈地跳起。落地。她盡隋享受著過程,忘了評委,忘了比賽,伴著自信的步伐,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高難度動作。當她最后一次完美落地,音樂戛然而止。短暫的沉寂后,是觀眾如雷的掌聲。她謹慎地向評委鞠躬,當然,帶著屬于她的那份笑容。
全場最高分!她終于站上了冠軍的領獎臺。笑容還未凝固,她已然流下激動的淚水,流過在她自信的臉龐,宛如綻放的鮮花。
待她返程時,無數(shù)記者簇擁著她:“米爾小姐,您獲得冠軍有什么感想,可以分享一下嗎?”米爾歪著頭,略微思考了—下,說:“我所有成功,均源于一面鏡子?!薄扮R子?”記者們驚呼,“鏡子有什么用?您能解釋一下嗎?”
記者們當然不會知道,她的媽媽諾拉曾愛著一個中國留學生,他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站在人群里都閃著光芒。他偶然注意到了諾拉,這個害羞又善良的普通女孩??芍Z拉由于自卑,始終不敢靠近他。直到留學生回國,諾拉和幾個同學一起去送他。登機前,他送給諾拉一面鏡子,十分精美。諾拉看著他,還想說點什么,可等回過神,他早已消失在人群中了。于是五年后,諾拉從孤兒院領養(yǎng)了一個可冷的孤兒——Mirror,也就是米爾。諾拉希望她像一面美麗的鏡子,映射出自己所有的光輝。她把這面鏡子送給還沒來得及開始的愛情,以及已經結束的自卑。
米爾看著記者們一張張疑惑的臉,輕描淡寫地回答:“自信之美,自然無須隱藏。”
她笑著向前走去。
(指導老師:劉立鋒)
明燈留言
這篇小小說有精妙的構思,鏡子這一意象貫穿全篇,讀來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白雪公主》里的魔鏡。童話是由成年人寫下的,其實《白雪公主》中的魔鏡代表著國王和丈夫的聲音,隱喻著男性才有最終裁判權,缺乏女性對自我的關注。本文無疑帶著人性的關愛和自由,鏡子更是展現(xiàn)自我美好不可或缺的道具。對我們來說,在最好的時代,無須隱藏自己的美好,盡情綻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