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稻作為云南地區(qū)的重要糧食作物,優(yōu)化種植管理技術和施肥技術,對提高水稻產量至關重要。本文對云南省瀘西縣水稻種植技術要點和施肥技術要點進行闡述,以期為瀘西縣水稻的高產高效栽培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云南地區(qū);水稻種植;施肥技術;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1瀘西縣自然狀況及水稻種植情況
瀘西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隸屬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地處紅河、文山、昆明、曲靖四州市交匯處。瀘西縣地處地緯度高原,熱量的垂直分布差異明顯,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但由于地形復雜,實際上存在著亞熱帶、溫帶共存的立體氣候類型。
瀘西縣是云南省的農業(yè)大縣,2018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7萬hm2,其中糧食作物面積達3.53萬hm2。目前,經統(tǒng)計瀘西縣2019年水稻種植面積約3000hm2,主要分布在午街鋪鎮(zhèn)、金馬鎮(zhèn)、舊城鎮(zhèn)、永寧鄉(xiāng)、中樞鎮(zhèn),品種主要是楚粳28號、滇禾優(yōu)34號、寶粳2號、云粳39號。
2云南地區(qū)水稻種植技術要點
瀘西縣的水稻育秧方式為兩種,一種是采用濕潤薄膜育秧,另一種是采用旱育秧,不同地區(qū)要根據當?shù)貙嶋H情況采取相應的育秧方式。根據不同的育秧方式采取不同種植方式:
2.1 濕潤薄膜育秧的種植要點
2.1.1選用良種
要因地制宜,結合不同種植區(qū)域實際情況,選擇豐產、早熟、高抗、生育期適中的優(yōu)良品種,同時也要注重品種的抗病能力和抗逆境能力強弱,一般瀘西縣主要選用楚粳系列、滇雜系列、云光101、瀘選1號等。
2.1.2苗床選擇
苗床地要選擇地下水位低,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旱地或菜園地作旱育秧苗床,并按1:14的比例,選留苗床地面積。
2.1.3適時播種
為了培育壯苗,首先就要做到嚴格按照氣候時節(jié),開展適時播種。同時為了提高水稻生產對自然光照資源的利用率,適時移栽,則要根據當?shù)貙嶋H情況選擇育秧時間,最佳育秧期應選擇在3月15日前后育秧,最遲到4月10日,濕潤薄膜育秧的秧齡掌握在55d左右。
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做好種子消毒,扣種稀播。浸種前先曬種1-2d,以增強種子的透氣性和吸水能力,提高種子的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曬種后及時用清水浸種,并用1:2000倍液的“施??恕苯N72h,然后撈起晾干進行捂種催芽至露白待播種。濕潤薄膜育秧每667m2秧田播量40kg。
播種前,把秧田翻犁,薅除雜草,按1.8m開墑,墑寬1.5m,做好秧床,同時每667m2用殺草丹150mL兌水50kg噴墑面,待墑面水分適宜(播種時種子不落泥)即可播種。在播種點粒結束后,用經過篩后的糞土覆蓋于種子至上,覆蓋厚度以種子不外露即可,最后用打孔的薄膜進行表面覆蓋。
2.1.4苗期管理
在蓋膜期要保持溝內有水,切忌水上墑面,待秧苗二葉一心時(一般15d左右)選擇晴天中午揭膜,揭膜后放水上墑護苗。
做到科學灌溉,則要根據水稻的不同生育時期對水分的需求不同進行合理灌溉,首先移栽時稻田水要淺,返青期要少量補水,分蘗期要多量補水,之后要進行一段時間的曬田,最后在抽穗期要適量補水,保證籽粒灌漿充足。
做到適時防病。為防治水稻青枯病和立枯病,在揭膜后要及時用敵克松潑澆于土壤墑面,其濃度以每667m2施用500g為宜,3-4d施用一次。為防治水稻苗瘟病,可選用20%的三環(huán)唑,其要在移栽前的5 -7d,其濃度以每667m2施用150g為宜,以噴霧方式施用最佳。
2.2旱育秧的種植要點
2.2.1選用良種和苗床選擇
旱育秧的在良種和苗床的選擇與濕潤薄膜育秧的要求一致,但其在苗床處理上要特別做到苗床土調酸,這對要求旱育秧水稻種植至關重要,其主要通過調酸,使土壤呈酸性狀態(tài)。通過實踐,如果pH≤6,則可不進行調酸,如果pH≥6,必須進行調酸,調酸方法有用普鈣法和施壯秧劑兩種。據生產實踐,最經濟而又最簡便的就是用壯秧劑進行調酸,在播種前平整苗床地時,用1.25kg壯秧劑1袋拌過篩細土15kg,撒施在20m2苗床上,用耙具均勻耙入3-5cm土層,然后澆透水,平墑待播種。
2.2.2適時播種
旱育秧在最佳育秧和播前種子處理與濕潤薄膜育秧的要求一致,其秧齡要掌握在40d左右,播種量為50kg/667m2。
在播種前2-3d要進行理墑,一般采用高埂低墑的方式,要求做到墑平、溝直、土細,其墑寬一般在1.2-1.4米范圍內。同時在播種的前1d要求要灌足底水,在播種時則要先適當灌水,待秧田表面沒有積水時,則可進行播種。將種子分2-3次均勻撒播在床面上,然后蓋一層厚1 -2cm的細土糞,一定要注意澆水后種子不外露。播種覆土后每分苗床用15毫升施田補兌水15kg噴霧,要求均勻噴,注意不漏噴或復噴,以免防效不佳或發(fā)生局部藥害。一般均采用拱棚覆蓋的方式,同時為防止棚內高溫造成燒苗現(xiàn)象,拱棚則要選用經打孔的薄膜,其拱高在40cm為宜。
2.2.3苗期管理
2.2.3.1溫度管理
出苗期以保溫保濕為主。低于30℃一般不揭膜,高于30℃應揭開兩頭通風降溫,以防燒芽,但在15:00-16:00后要及時蓋上。一葉期要求控溫控濕,防止陡長,出苗現(xiàn)綠后,膜內溫度超過28℃時應兩頭小通風,防止高溫燒苗并注意鼠害。二葉期要做到日間通風、夜間保溫,以做到通風煉苗,但在溫度較低的天氣則要注重保溫防寒,此項工作要一直做到秧苗完全適應室外溫度,才可以徹底揭膜。千萬不能不經煉苗直接揭膜。
2.2.3.2水分管理
齊苗前苗床土保持濕潤,以利齊苗。1.5葉期要嚴格控制澆水,以旱促壯,防止高溫高濕秧苗竄高徒長。2-3葉期要以旱為主,只需在苗床表土出現(xiàn)干裂現(xiàn)象,秧苗的葉片在早晚沒有水珠或水珠很小,或午間秧苗的葉片出現(xiàn)卷縮現(xiàn)象時要適時補水,補水一般選擇在清晨或傍晚,補水則要補足,不要只補足表層。同時在降雨后要及時將積水排出,保證秧苗生長在近旱的秧田內。
2.2.3.3防病除草
二葉一心期青枯病和立枯病的預防采用噴施敵克松,其濃度以每667m2施用1500g配制成1000倍液為宜。苗瘟的預防采用20%三環(huán)唑,其濃度以每667m2施用100g兌50-75kg水,并且在移栽前的5-7d施用最佳。
3云南地區(qū)水稻種植施肥技術要點
根據育秧方式的不同,水稻種植的施肥技術要點也不同。
3.1 濕潤薄膜育秧的施肥要點
培育壯秧是水稻增產的基礎,在三葉期施斷奶肥,每66.7m2秧田施普鈣2kg、尿素lkg;揭膜后待秧苗3-4葉時,每667m2追尿素3-4kg,移栽前5-7d每667m2追尿素5-8kg作“送嫁肥”。
大田生產應以施用農家肥和有機肥為主,同時配合施用復合肥。施肥總量一般控制在每667m2尿素35-40kg、普鈣25-30kg、鉀肥8-10kg、鋅肥1.5-2kg、硅肥25-30kg,其中普鈣、鋅肥和硅肥都在耙地時施用,同時耙地時也要施用尿素7.5-10kg;分蘗期要結合化學除草T作施用施碳銨,以促進水稻早發(fā)生分蘗,一般在移栽后的5-7d以每667m2施用40kg為宜;穗期要施用尿素和鉀肥,以促進水稻穗大粒多,一般以每667m2施用尿素5-10kg,鉀肥4-5kg為宜。
3.2旱育秧的施肥要點
要根據秧苗的生長發(fā)育情況進行適當?shù)淖贩剩斞砻绯霈F(xiàn)長勢較弱或秧苗的葉片表現(xiàn)出缺素的情況下進行追肥,以追施復合肥為宜,一般采用配合灌水進行追肥,而不采用直接撒肥的方式,同時追肥后要用清水進行噴灑洗苗。一般在移栽前的5-7d進行追施“送嫁肥”,該肥以每667m2追施3-5kg的尿素為宜。在移栽后,總施氮量控制在5-7kg,底肥占70%,破口肥占30%。
參考文獻:
[1]豐獻高.云南地區(qū)水稻種植與施肥技術要點探討[J].南方農業(yè).2018(3):12.15.
[2]洪麗梅.云南七河鎮(zhèn)水稻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yè)工程技術,2018(5):44.
[3]唐金嵐,楊承梅,高惠萍.水稻種植技術與施肥要點[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8(9):215,217.
作者簡介:張麗萍(1981-),女,云南瀘西人,本科,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