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莉
摘 要:音樂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要求在備課時根據(jù)要講授的內容以及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去認真研究,精心構思和設計。一個好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會為會為一節(jié)圓滿的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導入環(huán)節(jié);音樂;引導和啟發(fā):興趣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高中音樂課程的基本任務是提高每個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使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得到開發(fā),并使他們從中受益。高中音樂鑒賞包括中國的民歌,樂器、戲曲及亞洲、非洲、歐洲等音樂。高中音樂教學內容大大豐富了學生的音樂知識拓寬了他們的音樂視野。充分調動學生對音樂的積極性并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藝術持久而穩(wěn)定的興趣和愛好。本節(jié)講述中國歌劇藝術?,F(xiàn)在的學生都偏愛流行音樂,極少接觸歌劇這種藝術類型。加上地處農村,學生和家長對音樂教學并不重視。學生音樂素養(yǎng)不高音樂知識較為缺乏,欣賞歌劇對他們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覺得歌劇太難太深奧了,難免存在排斥情緒。因此我運用觀看、感受、體驗等教學方式以及相互間的溝通互動來營造寬松和諧、輕松自如的學習氛圍。想通過易于把握的對比欣賞由淺入深地進入到歌劇的藝術領域。讓學生能夠比較好的接受和認識中國的歌劇藝術。
音樂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根據(jù)要講授的內容以及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去認真研究,精心構思和設計。一個好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會為會為一節(jié)圓滿的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歌劇藝術這節(jié)課在一開始我采取了欣賞對比的方法導入今天的教學內容。于是我拿出同學們比較熟悉的幾個視頻片段作為切入口,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求知的欲望,迅速進入求知狀態(tài)。一開始上課我問同學知道歌劇這種藝術形式嗎?在你們的印象里,歌劇是什么樣的?有同學能舉例說明嗎?學生基本上都是搖頭,就算有個別學生說聽過,但是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從這點可以看出我們學生接觸的藝術形式太少。平時對這一方面的藝術根本沒有關注。接著我播放了舞劇《紅色娘子軍》歌劇《白毛女》話劇《雷雨》三個視頻片段。問他們三個片段中哪一個屬于歌劇。我原以為這個應該是很好分辨的。誰知道我們有部分學生覺得《紅色娘子軍》是歌劇,也有部分學生覺得《雷雨》是歌劇。我問他們有什么依據(jù)嗎?他們說靠感覺。當然這中間還是有大部分的學生指出《白毛女》是歌劇。我問他們?yōu)槭裁??他們說因為《白毛女》里有唱歌。抓住這一重點我問同學們那另外兩個視頻片段分別是什么?這時候答案更是五花八門,有答音樂劇的,有答情景劇的,有答話劇的。我讓他們認真想想這三個片段里分別以什么樣的藝術形式為主。這時候就有學生回答說老師我知道了。《白毛女》里面都是唱歌《紅色娘子軍》里面都是在跳芭蕾舞《雷雨》里面都是在說話。所以他們分別是歌劇,舞劇,話劇。聽到這樣的答案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從一開始學生們對歌劇的懵懂到后面學生可以結合老師的引導通過三個他們熟悉的藝術片段抓住片段里各自不同的藝術形式。明白了歌劇藝術的一個主要特點是歌唱在里面的重要性。這以后學生通過我的引導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產生求知的欲望并且迅速進入求知狀態(tài)。這對我之后課堂上所要講述的歌劇音樂及歌劇片段《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這一仗打的真漂亮》都產生了良好的作用。我通過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積極認識什么是歌劇,歌劇里包含了哪些藝術形式。并主動參與和體驗中國歌劇,聆聽兩首歌劇作品感受、體驗中國新歌劇的特點。這節(jié)課從認識歌劇這門綜合藝術到從作品中感受歌劇的藝術魅力和價值以及后面的歌劇拓展題。導入環(huán)節(jié)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這是一個體驗、感受的過程,還是一個想象的過程。一個良好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氛圍中。讓他們的聰明與靈動在音樂中得到無限的發(fā)揮。我從他們閃閃發(fā)亮的眼睛里,看到了思維的火花,產生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其實我們的學生都是很聰明的,因為平時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使得他們與歌劇藝術接觸的非常少。所以他們從心理上排斥這種藝術形式。比如開始上課的時候所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學生連歌劇,舞劇,話劇都分不清楚。可見他們在這方面的音樂知識是非常缺乏的。而作為教師我有責任和義務正確的來引導學生認識歌劇,了解歌劇,感受歌劇藝術美麗。所以我從學生們的角度出發(fā),以最為簡捷的方法和較豐富的內容來介紹歌劇,使同學們能身臨其境的感受歌劇藝術,并能夠主動的有興趣的去欣賞歌劇這門藝術。《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音樂課應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他們熟悉的但又不同的藝術形式音樂片段來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這樣做的目的提升了學生的視覺刺激和學習興趣。并且一直帶著這種興趣積極接受知識。而后采用了設問的教學形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后面出現(xiàn)的經典歌劇作品讓學生對歌劇藝術產生了很強的探知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相探討喚起學生對學習音樂、感受音樂、欣賞音樂的激情。當然這里面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很多學生在參與上還有所欠缺,應該考慮如何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做學習的主人。比如設計更有價值的問題,或者讓學生能夠在欣賞音樂片段后能夠自己提出問題,然后通過老師引導和同學們之間的討論自己解決問題。希望學生能夠在課前課后積極的去收集更多的音樂信息。而不是讓老師處處牽著鼻子走,顯的很被動。老師在過程中起到的是“引導和啟發(fā)”的作用,而不是從頭到尾不斷的提示學生或是自問自答。高中音樂學習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讓學生更好的開發(fā)、挖掘自己的潛能。并在直覺、推理、表達、交流等方面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逐步養(yǎng)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丁丹;;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J];考試周刊;2009年16期
[2]陳潔瑩;;淺談以問答形式進行課堂導入的技巧[J];才智;2009年08期
[3]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