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萍
摘 要: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素質的基本要求。特別是對于低段學生,通過寫字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書寫能力等。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學生通過長期的寫字訓練,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養(yǎng)堅毅意志、審美觀念和一絲不茍、愛好整潔等良好習慣,有益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文化素養(yǎng)。新課標中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1~2年級教學的重點?!墩Z文課程標準》對于小學一年級提出了十分明確的學習目標,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小學生必須學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其中在低年級就要求會認1800個左右,會寫1000個左右?!睂懽趾蛯懽帜芰Φ呐囵B(yǎng),是第一學段語文教育的一個重點。第一學段的寫字要求,突出一個“好”字。要求學生一出手就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同時要求寫字姿勢“正確”。怎樣才能做到“好”呢?
一、采用靈活多樣形式,提高學生寫字的興趣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類生來就是有學習的傾向或者說具有學習的潛能。在合適的條件下,在教學中他強調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的任務就是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潛能發(fā)揮的情境,使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fā)揮。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也是引導學生進入知識宮殿的入門向導。所以要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币虼耍紫仍趯懽纸虒W過程中,我們就要注意選擇符合學齡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寫漢字的興趣。
1.注重維持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比抽象思維發(fā)達,學生的模仿能力較慢。依據(jù)這個特點,在寫字教學中,采取生動講解,直觀演示和練評結合等措施,注重維持學生的寫字興趣,使學生在整個習字過程中始終輕松愉快。
2.極力強化興趣
練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有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勤練是寫好字的保證,同時也是強化興趣的唯一途徑。只有引導學生通過勤練,才能使學生逐步把字寫端正、美觀,才能使學生逐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使學生對自己的練字信心與日俱增。
二、根據(jù)現(xiàn)代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拓寬學生寫字的渠道
“課程標準”把語文教育延伸到語文課堂教學之外,提倡廣義課程觀指導下的大語文教學。因此,我們對小學生的寫字教學,不能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我們要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拓寬小學生的寫字渠道。
1.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一種填鴨式的教育,整個課堂上都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代講貫穿整堂課,學生都處于機械化的接受狀態(tài)。傳統(tǒng)意義上的寫字,同樣也都是在單一的教學模式和多重的要求下進行的,在這樣的形式下只會導致寫字教學越來越呆板,使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產生煩躁的心理,也會變得越來越模式化、機械化。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自主寫字
寫字時讓學生用“心”去“悟”,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和體會,在關鍵時候教師適當點撥。例如:在學生描紅或臨摹之后,可以讓學生說說,你哪些字寫得好,是怎樣寫好的。教師要真誠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2)在思考中寫字
在教學中不要一味孤立地教學生寫字,而是要采取多種有趣的形式,多創(chuàng)造一些好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比如,在教“日”字時,讓學生多動腦筋,動動筆,仔細發(fā)現(xiàn)一下這一字加一筆畫可以變成哪些字,由于“日”可以從漢字的筆畫變化出很多不一樣的生字,所以正好借這一特點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勤動腦、勤動手。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書寫在日字上加一筆畫,變成了“田“、“目”、“由”、“甲”、“申”、“白”、“旦”……這樣,由一個“日”字拓展開來,同時也認識和鞏固了由日字拓展開來的這么多生字。原來這一個字加上一筆畫還可以變成這么多的新字體,使得學生會對中華漢字的奧妙產生更大的興趣。
三、教給學生寫字的技巧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寫字教學目標是這樣規(guī)定的:“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p>
1.基本筆畫
每一個字都由基本筆畫構成。因此,寫好一個字,就要寫好它的每一個基本筆畫。而每一個筆畫都須經歷起筆、運筆、收筆幾個過程。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在認識基本筆畫的同時,還應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筆畫指導,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本功,為今后的寫字教學開一個好頭。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漢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這些偏旁的書寫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掌握了這個偏旁的書寫,就可以運用到帶有這些偏旁的字里,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字的結構安排更為合理。
3.字的結構
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由于低段學生的生字都寫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學生借助田字格來學好寫字。漢字的形體特點為方塊形,獨體字比較少,左右結構的字數(shù)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寬窄有別,要注意具體分類。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特殊結構的字,偏旁的高低、寬窄變化比較多樣,在教學中要提示學生注意。在每一次寫字中,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復的訓練,根據(jù)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終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構。有了整體上的認識,就可以讓學生一筆一畫寫,也就是手到。字要寫得規(guī)范、準確,并與范字進行比較。眼到,手到的同時,還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專心致志。在這方面也可以講一些書法家的心得體會,讓學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靜氣和,內心深處對字的結構、形體有一個大體的把握,對寫字規(guī)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才能把字寫好,最終練成一手具有個人特點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