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燕
幼小銜接是幼兒階段到小學階段過渡的關鍵時期。幼小銜接得當的話能夠有效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使他們順利進入小學;反之,孩子就容易出現(xiàn)精神負擔過重,厭學、情緒低落等現(xiàn)象。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地進行幼小銜接教學成為目前幼兒園教學的重要任務。
一、幼小銜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理念落后
教育理念落后是幼小銜接教學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理念落后必然導致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師過分重視知識的傳授,反而忽略了幼兒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二)教學內容小學化
幼小銜接教學內容小學化,是目前幼小銜接教學中非常典型的一個問題。很多教師錯誤地將此理解為提前適應小學教育的一個階段,教學內容偏向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習內容,并沒有結合幼小銜接階段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能力培養(yǎng)。
(三)家園聯(lián)合欠缺
幼小銜接教育中,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園聯(lián)合工作不到位。教師沒有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家長不了解,就無法在家庭生活中給予適當地引導和鼓勵。
二、幼小銜接教學對策
(一)更新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
更新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是幼小銜接教學的基礎。作為幼兒教師,首先要改變幼小銜接守舊的教學理念,將孩子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作為有效銜接的主要工作。明確幼小銜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順利地度過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階段,更應關注如何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新環(huán)境,如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等一些成長必需的素質條件,而不是一味地關注文化知識學習。
(二)明確教學內容,高效合理教學
1.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但這些都是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生活習慣。因此,我們需要將這些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作為幼小銜接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使教育發(fā)揮真正的意義和作用。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幼小銜接教學中必須要重視的培養(yǎng)內容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幼小銜接階段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讓孩子學習過多的小學知識,而是讓他們養(yǎng)成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的品格。如我們在幼小銜接教學中可以適當的延長集體活動的時間,著重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為小學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如,我們可以針對性地為孩子們安排一些閱讀任務,在培養(yǎng)孩子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在無意中提升他們的認字能力和詞匯積累。
3.培養(yǎng)幼兒的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是孩子從幼兒園邁入小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的能力?,F(xiàn)階段很多孩子的大運動能力都比較薄弱,體能發(fā)展也很難達到標準水平。因此教師在幼小銜接教育過程中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孩子的大運動能力,力求在邁入小學之前,讓孩子達到應有的體能發(fā)展水平。如開設相關的體能鍛煉課程,培養(yǎng)孩子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等,讓他們的身體素質在開心快樂的氛圍中得到鍛煉提升。
(三)加強家校聯(lián)合,共促幼兒教育
加強家校聯(lián)合工作是提高幼小銜接教學的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與家長的及時溝通,讓家長也配合參與孩子生活習慣、學習能力以及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拓展孩子興趣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健全孩子的發(fā)展,促進幼小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
總之,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幼兒園和家長雙方的努力,我們要正視目前的教育困境,采用科學合理的策略改善問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