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浩
摘 要:零星販毒的滋生、蔓延對新時期禁毒斗爭提出更大的挑戰(zhàn),頑固、特殊的販毒主體,信息化時代下更加隱蔽、快捷的交易方式,以及立法的缺陷及不完善的制度,增加了偵查的難度。針對諸多難點,結合傳統(tǒng)措施與信息化措施加強情報導偵、建立零包累計制度、強化經營意識、完善特有偵破模式變得越來越有必要。
關鍵詞:零星販毒案件;偵查難點;偵查對策
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零星販毒是大宗販毒的一個相對概念,它是指販毒分子將毒品以較少的數量(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精致毒品10克以下、鴉片50克以下或者其他毒品數量較?。┓稚b、化整為零的方式進行販賣的行為,如果說前者的作案手法可以說是“批發(fā)”,那么后者的作案手法即為“零售”。
一.零星販毒案件偵查難點
(一)販毒主體特殊——發(fā)現難、打擊難
1.販毒主體多為慣犯,反偵查意識強。零星販毒者大多是無業(yè)游民和“以販養(yǎng)吸”的癮君子,他們有的是為了維持生計,更多的是通過零星販毒來維持自身吸毒所需的經濟來源,這就決定了零星販毒者多為該罪的常業(yè)慣犯,多次的販毒經歷使其有較強的反偵查能力,其頑固性勢必會增加此類案件偵查打擊的難度。
2.販毒主體生理特殊,犯罪掩飾性強。零星販毒人員大多是年老體弱、疾病纏身的老人、殘疾人,利用自己生理特殊的特點,進而大肆進行零販交易,這便增加了禁毒部門發(fā)現犯罪、打擊犯罪的難度。
(二)交易方式特殊——偵查情報獲取難、訴訟證據收集難
1.零星販毒交易數量小,交易便捷、隱蔽,加大了情報獲取的難度。首先,零星販毒者一般都有自己比較固定的販賣對象,即使對那些長期的固定買主也不會留給對方真實身份和聯系方式;不同買主之間也多互為陌生人,在這種交易的關系網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單線聯系、隱蔽性極強。其次,利用發(fā)達的現代化通訊設備使得交易更加迅速、及時、易變。在具體的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可以隨時確定、更改交易地點,交易一旦完成,雙方立即分開,各奔東西,這種“短、頻、快”交易活動,給偵查情報獲取工作增加了難度。
2.人貨分離、人資分離的交易方式加大了偵查取證的難度。為了逃避打擊,零星販毒者往往將毒品置于一個比較隱蔽的地點,在A地(或在網絡上)談好條件,在B地取到毒資之后,然后用暗語通知買家到C地取毒品。如今有即時轉賬功能的app(如支付寶、財付通)和位置共享功能的地理軟件(如百度地圖)降低了零販犯罪的風險,偵查機關的抓捕活動很難達到人贓俱獲的效果,導致偵查取證難、訴訟證據難收集。
(三)偵查機關認識上的難點
緝毒破案往往是把破大案、繳巨資、抓毒梟放在首位,表彰先進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繳獲毒品的數量,這種激勵體制導致了“大宗販毒爭著上,零星販毒無人管”的現象。此外,零星販毒的交易方式和交易主體的特殊性決定了偵查工作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偵查機關歷來疏于對零星販毒的主動打擊,到如今,相較于發(fā)展迅速的零星販毒犯罪手段,部分地方偵查機關的打擊力量明顯處于滯后狀態(tài)。
二.零星販毒案件偵查對策
(一)大數據、物聯網時代下更要加強情報收集,實現犯罪預測,提高情報導偵在零星販毒案件偵查中的應用
“情報是緝毒工作的生命線”。在禁毒工作方面,我國禁毒部門的情報研判系統(tǒng)的運行模式已日臻成熟,在此基礎上,還應開發(fā)專門的零星販毒情報分析平臺或拓展現有情報研判系統(tǒng)的應用深度,針對零星販毒案件有關的數據信息進行精準分析研判,形成特定的數據分析模型,綜合各個數據感知點所匯集的數據材料,及時發(fā)現有關零星販毒犯罪的情報線索。
(二)建立零包累計制度
刑法上雖有規(guī)定,但事實上,偵查部門內部缺少實現零包累計打擊相應的配套設施。針對零星販毒證據單一、涉毒數量少的客觀實際,偵查部門要強化打擊零星販毒基礎工作,將吸販毒人員基本情況及每次涉毒的訊問、詢問材料和人像資料分別歸檔,以備核實、印證和累計該販毒人員今后的涉毒情況,和并從重處理。
(三)強化經營意識,建立完善的偵破模式
1.全盤考量,零案專辦
在打擊零星販毒工作中,不局限于以案論案,要注意廣泛收集零星販毒線索,綜合分析處理,采用“滾雪球”方法,順線深挖,力爭通過每個零案摧毀一條供、運、銷販毒網絡。
2.引蛇出洞,誘惑偵查
偵查機關要繼續(xù)強化誘惑偵查手段的運用,但是應當注意兩點:一是選準破案時機。辦案人員不要盲目追求眼前偵查成果,為收集證據完全有必要晚收網,甚至不收網,欲擒故縱,力圖通過對犯罪嫌疑人的軌跡分析獲得更多、更深層次的證據。二是杜絕“雙套引誘”。偵查機關有時會為行為人既安排“上線”提供毒品,又安排“下線”購買毒品,該種手段稱為“雙套引誘”,筆者認為,此引誘方式并不屬于不得已的被允許使用的偵查方式,應予禁止。
3.運籌帷幄,控制交付
零星販毒證據難固定,偵查人員在首先在發(fā)現和查獲毒品物質或毒資之后,緝毒人員應當評估交付風險,進而判斷所擁有的偵查資源能否將毒品的販運和毒資的轉移行為完全置于自身控制下;隨后應當制定計劃并取得合作(偵查機關之間,與相關業(yè)務部門之間,與馬仔之間等);最后在監(jiān)控毒品毒資運輸移轉的基礎上果斷收網,實現人贓俱獲。
4.破案窮挖,由彼及此
一方面,偵破一起零星販毒案件之后,切莫急躁結案,應當深挖供述信息,抓一犯帶一串;另一方面,結合販毒案件在其他刑事案件中有較大涉案率的特點,不要忽略在其他案件中獲得的與零星販毒有關的信息,以彼案破此案。
參考文獻
[1]李建.數字化背景下零星販毒案件的特點及偵查對策[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7,028(3):34-36.
[2]楊宏偉.大理市零星販毒案件的主要特點、成因及對策思考[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