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貴松
摘 要:在高考作文復習備考中,除審題立意不深刻外,學生不會運用論證技巧來說理也是導致低分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尤為顯得重要,讓學生熟練掌握緣事析理的方法,獲取高分就不是難事了。
關鍵詞:緣事析理;思維訓練;獲取高分
不管是在平時的教學,還是高考作文閱卷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立意只能達到基礎等級,立意平庸之作比比皆是,而達到《考試說明》中發(fā)展等級之“深刻”“有創(chuàng)新”的佳作并不多見。究其原因有三:老生常談,拾人牙慧,缺乏深度;觀點絕對,缺乏辯證,失于偏頗;思想貧乏,表達幼稚,欠形象生動。
出現(xiàn)以上問題的原因,除閱讀和語言積累不夠外,沒掌握論證說理技巧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如何讓學生在考場上熟練進行論證說理,深入分析,從而獲取發(fā)展等級高分呢?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緣事析理,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所謂緣事析理,是指依據(jù)事例分析它所蘊含的道理。最易學又好用的的緣事析理的方法有三種:以小見大、辯證分析、類比剖析。詳解如下:
一、善于勾聯(lián),引發(fā)思考、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是指通過小事件和細節(jié)來揭示大的主題,為讀者展示一個比現(xiàn)實更為廣闊的、更為深遠的藝術境界來,從而引發(fā)讀者思考。
生片段1:……與吾細細談之,校詞正句,量格究韻。其言無所不至,心神所達,皆超乎吾想,非吾粗鄙之筆墨可記哉。
歸,余悵然若有所得,萬般感慨。吾于老師,琢石之于巍然高山也;吾于詩詞,淺潭之于無邊汪洋也。詩詞之愛,源于我心,生乎吾感。優(yōu)劣功利皆不足謂,愿取若水一瓢而飲之,惟此而已。
然而余不竟心生悲愴??蓢@吾中華文化之廣博,日漸西去。今人只知歐美之哲人柏拉圖,而不甚知先秦諸子;或眼界之極不過伶戲,而不識嘉瑩為何人。至于大師苦心孤詣,嘔血瀝血,所成曠世巨著,每逢刊行,銷量不及白文之分毫。社交網(wǎng)紅,搏人耳目爾,無數(shù)人竟追之捧之。其可怪也歟,其可悲也歟!
余,三尺微命,草芥書生。埋吾之頭于書山題海,眼框愈重;疲吾之命于前途高考,枷鎖益堅??蓢@吾之生命,竟不為吾控;吾之自由,不過數(shù)米籬墻之中!然余心所向,青冥之巔,雖一文不名,不遺不棄。世人多為功名利祿所累,如機廠轟轟之零件,不知其為何而來,向何而去,渾渾噩噩,度日如驢?;驗槠涓改钢谠S,或為旁人之言語,終不得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蓱z現(xiàn)實艱難,人心難測,君子欲立于世而無所困,難甚也哉!
然大丈夫立于世,不為凄寒所慟,不效窮途而哭。身處象內(nèi),胸懷四海;心神所達,南冥之淵。潮頭弄浪,火中取栗,吾命當如此矣!會乘鸞車,摘星攬月;當騎紫骍,踏雪而歌。(《尋師有感》節(jié)選)。
例析:該文是學生的習作片段。該生因愛好詩詞,攜帶詩詞前往老師住處請教,回來后有感而發(fā)寫成此文,因而感情真摯。該文又用文言文寫成,用語簡潔,彰顯了學生的文言功底。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沒有就事論事,而是緣事而發(fā),以小見大,毫不留情批判了當今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輕視,令作者痛心疾首。作者沒有就此停筆,而是進一步聯(lián)想,更加深刻的指出了當今應試教育給學生帶來的傷害。這樣以小見大,分析深刻的文章,讀來令人欣慰不已。
二、全面客觀、由表及里、辯證分析。
辯證分析就是在分析問題、闡釋道理時要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客觀、全面地分析事物,學會用發(fā)展的、聯(lián)系的眼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
在議論文寫作中,說理不透徹,片面偏激,絕對化,已是學生作文的通病。在考場上,如果考生分析問題時能作某種哲理性的思考,進行辯證地闡發(fā),就能準確全面深入地說理,贏得高分。
生片段2: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節(jié)日,而且是代代相傳的,因為它承載了國家的文化內(nèi)涵。當下,西式節(jié)日在我國青年群體中越來越流行,上半年過“情人節(jié)”,下半年過“平安夜”,當然,這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包容性。但從另一方面看,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如清明忙著不祭親、重陽忙著未敬老。更可怕的是我國的某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卻被韓國、日本申遺成功。這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就好比是自斬根須,丟掉了根本。因此,面對傳統(tǒng)文化,我們的正確做法是:兼容并蓄,繼承發(fā)揚。
例析:這個例段小作者首先引出節(jié)日的話題,接著辯證的分析了西式節(jié)日在我國盛行和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國受冷落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決辦法,即兼容并蓄,繼承發(fā)揚。該段落條理清晰,充分反映了小作者對現(xiàn)實的思考。
三、樹立觀點、類比說理、生動形象。
類比論證是一種通過已知事物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
這種論證方法的特點是:在論證一個比較抽象或比較生僻的觀點或道理時,為了使別人更易于接受,特意引用另一個比較形象比較為人所熟悉的事物情況來類比說明。
生片段3:赫爾岑曾言:書,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循循善誘。人們需要閱讀,正如花兒需要陽光,鳥兒需要陽光,魚兒需要海洋一樣,如果沒有閱讀,一個人的靈魂是不完整的。我們生活在浮躁的時代里,更加需要靜下心來閱讀。靜心閱讀,便是在凈化心靈。(學生習作《靜心閱讀,凈化心靈》節(jié)選)
該段是習作的開頭,首先名言引入話題,接著使用比喻論證,將抽象的觀點比作人們熟知的事物,進一步緣事而發(fā),順勢得出觀點:靜心閱讀,便是在凈化心靈。
縱觀以上三種論證方法可知:以小見大法,是一種較常見的的方法,如果運用得法,可將主旨引向深入;辯證分析法,是一種體現(xiàn)學生辯證思維的論證技巧,如果運用恰當,符合高考大綱中對作文的要求;類比論證,雖說不是最常用的論證方法,可使用得巧妙,亦可將抽象的事物變得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獲取高分。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不妨也試試!
參考文獻
[1]蒲儒劌.思維訓練:語文課改深化的新視角[J].教育科學論壇,2018(2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