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龍
摘要:通常情況下,潮濕的環(huán)境會加速鋁的腐蝕,這不僅使鋁的表面變得粗糙,也會對鋁的使用產(chǎn)生一定影響。本文基于保護環(huán)境、滿足市場對材料的需求的情況,闡釋了若干有效解決辦法,為鑄造鋁合金表面處理技術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鋁合金;表面;處理方法
鑄造鋁合金有許多優(yōu)點,如相對密度低、比強度高、彈性高、易成型及價格低等,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建材、汽車、船舶、航天及電子等領域[1]。但是鑄鋁一般硅含量較高,在其表面容易生成不均勻的氧化膜,由于銅和硅元素的加入,使鑄鋁合金零件的耐蝕性明顯降低。另外,其表面容易磨損,裝飾性和耐臟性差,不能長久保持表面光澤,使其表面處理增加了難度。
1鋁合金氧化的原因
鋁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鋁,但在日常的生產(chǎn)生活中,鋁的密度小,本身極易氧化,氧化膜非常薄,大約0.01um~0.02um,色澤不均勻。鋁合金氧化分為化學氧化與陽極氧化兩種?;瘜W氧化生成的氧化膜較薄,厚度約為0.5um~4um。具有多孔,吸附能力強,質(zhì)地柔軟而不耐磨等特點,化學氧化分為酸性和堿性兩種。陽極氧化分為普通硫酸陽極氧化、高速陽極氧化等多種氧化形式。鋁合金分為很多種,如鋁銅合金、鋁鎂合金、鋁鋅合金等。一般來說,鋁合金的陽極氧化相對要復雜一些,它的陽極氧化膜中一般有氧化鋁成分,并且在其他金屬成分發(fā)生陽極氧化現(xiàn)象后,也會反應出一些氧化物。此外,鋁合金陽極氧化膜中還有一些元素如金屬物質(zhì)和金屬化合物。
2提高鑄造鋁合金表面耐蝕性的方法
2.1陽極氧化法
鑄造鋁合金陽極氧化法,是一種氧化膜的生長與溶解的動態(tài)平衡過程,陽極氧化時要盡量促使氧化膜的生長大于表面膜層的溶解。影響氧化膜的生長有許多因素,如除油方式、拋光液的選擇、攪拌速度、電流密度、電解液溫度及雜質(zhì)離子等都會對氧化膜產(chǎn)生較大影響,需要在實驗中不斷嘗試,找到各自及相互的影響規(guī)律,才能確保氧化膜層的質(zhì)量。國內(nèi)外的研究者主要從電解液濃度、電流密度、溫度及氧化時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利于減少氧化膜的燒損,并使氧化膜易于生成。常用的鑄鋁合金主要是Al-Si基鑄鋁合金和Al-Mg基鑄鋁合金。Al-Si合金中Si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4%~22%,是鑄造鋁合金中品種最多、產(chǎn)量最大、用途最廣的一類合金。硫酸陽極氧化工藝是較為常見的工藝方法,通常在化學拋光工藝中,Al-Si合金由于硅存在的緣故,難于被氧化,它以單質(zhì)的形式鑲嵌在陽極氧化膜內(nèi),對氧化膜的生成不利,使硅組織容易偏析,導致表面出現(xiàn)“掛灰”現(xiàn)象。李珍芳對ZL102鋁合金進行硫酸陽極氧化,得出前處理對鑄造鋁合金陽極氧化膜的質(zhì)量有較大影響,改進前處理后消除了“掛灰”現(xiàn)象,氧化膜的厚度增加了,耐蝕性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SUN等利用陽極氧化與稀土沉積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A356鋁合金進行了研究。實驗結(jié)果表明,制備的氧化膜對A356鋁合金基體有極好的保護作用。隨著鋁鎂制品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人們開始探討各種方法,使其達到使用要求。硬質(zhì)陽極氧化法就是其中一種最為常用的表面處理方法,該法用于A1-Mg系鑄造鋁合金的報道較多。由于Al-Mg系鑄造鋁合金鎂含量較高,會使生成的Mg2O3等產(chǎn)物嚴重影響氧化膜的質(zhì)量,顧林等對ZL301鋁合金在4種不同的電解液中進行硬質(zhì)陽極氧化,得出利用脈沖電源進行陽極氧化能夠提高氧化膜硬度和成膜速度,改善了表面耐蝕性。張金濤等在LY12鋁合金表面制備了陽極氧化膜,在封閉的過程中加入了稀土鹽硝酸鈰。研究表明,Ce離子的存在有效抑制了鋁合金基體腐蝕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使其具有好的長效耐蝕性。
2.2微弧氧化法
微弧氧化技術(MAO)是將陽極氧化工作區(qū)從法拉地區(qū)引入到高壓放電區(qū),利用微區(qū)弧光放電的瞬間高溫,在Al、Mg、Ti和Nd等有色金屬表面氧化生成陶瓷質(zhì)氧化膜,以改善金屬表面的耐蝕性能。電源的輸出電壓通常為0~600V。在微弧氧化過程中材料表面具有較高的電壓并通過較大的電解電流,使膜層界面處產(chǎn)生了局部熱量,因此要用相配的熱交換制冷設備,確保電解液及時降溫冷卻。一般微弧氧化的陰極選用不溶性金屬材料。近些年,微弧氧化法具有高效、環(huán)保、無污染等優(yōu)點,符合科技不斷發(fā)展的要求,而且在變形鋁合金力的使用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但在工藝參數(shù)、成膜機理及電解液等研究方面還處在起步階段。LU和WEI等認為整個微弧氧化系統(tǒng)就像一個串聯(lián)電路,隨著時間推移,溶液的電阻變大、電導率下降,以至于減小了分配到陽極上的電壓,甚至無法擊穿膜層;溶液中向鋁合金滲入的路徑變長,且活性氧元素隨時間增長不斷減少,這些都會造成膜層生長速度減慢。GUO等對Al-13Si-5Cu進行微弧氧化。結(jié)果表明,微弧氧化后Al-13Si-5Cu合金的阻抗值和腐蝕電位都提高了,大大的改善了合金的耐蝕性;王平等研究了電流密度對ZL108鋁合金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響,結(jié)論是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加氧化膜的硬度和厚度都有所增加,達到一定值時,再增加電流密度會使氧化膜變得多孔并出現(xiàn)裂紋。
2.3化學鍍法
化學鍍是利用合適的還原劑使溶液中金屬離子有選擇地在經(jīng)催化劑活化的表面上還原析出金屬鍍層的一種化學處理方法。不需要電源是化學鍍的特點,化學鍍不存在電力線分布不均勻的影響,具有孔隙率低以及鍍層致密的優(yōu)點,因此在金屬以及非金屬的表面改性中被廣泛應用。周海飛等在鑄鋁表面制備了Ni-P-金剛石化學復合鍍層,并研究了鍍液中硫酸高鈰對硬度、鍍液穩(wěn)定性及鍍層復合量的影響,測定了復合鍍液中硫酸高鈰添加前后制備的Ni-P-金剛石復合鍍層的耐磨性及耐蝕性,并與Ni-P合金鍍層進行了比較。結(jié)果顯示,硫酸高鈰能促進金剛石微粒進入鍍層,隨硫酸高鈰含量增加鍍液穩(wěn)定性大幅提高后趨于平穩(wěn),NiP-金剛石復合鍍層比Ni-P合金鍍層有更高的耐磨性,添加2mg/L硫酸高鈰后耐磨性明顯提高,相比于Ni-P合金鍍層,復合鍍層耐蝕性較差,添加硫酸高鈰后耐蝕性有所提高。郭瑞光等使用脫氧/除斑劑代替?zhèn)鹘y(tǒng)的氫氟酸、硝酸酸洗出光工藝對壓鑄鋁合金進行表面處理,將簡化工藝和傳統(tǒng)工藝進行了對比。結(jié)果顯示,采用由除油、脫氧/除斑劑除灰活化、鈍化處理組成的新工藝不僅能在壓鑄鋁合金表面獲得均勻的彩色轉(zhuǎn)化膜層。
3結(jié)術語
隨著我國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鋁合金材料作為重要的金屬材料在生產(chǎn)、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在各種不同領域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國對鋁合金的研究技術也在不斷增強,對鑄造鋁合金表面的處理方法也朝著多樣化、清潔化的方向邁進,做到技術與環(huán)境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定福.壓鑄鋁合金件光亮導電膜化學氧化[J].電鍍與環(huán)保,2014,24(1):33-34.
[2]彭靚,錢翰城.壓鑄鋁合金表面化學轉(zhuǎn)化膜技術[J].表面技術,2012,31(1):42-44.
[3]葛圣松,楊玉香,邵謙.鑄鋁表面無鉻黑色轉(zhuǎn)化膜的形貌及耐蝕性[J].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2016,18(3):228-230.
(作者單位:天津新偉祥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