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
摘 ?要:在新課程教學中如何切實落實“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是擺在一線教師面前的一個具體的也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本文從分層方法、分層教學、分類輔導等方面探討了初中英語分層教學與分類輔導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分層;分類;教學;輔導
隨著國家對外交流的不斷深入,英語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同時也對英語基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正是面對這一歷史機遇,提出了“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僅僅要在形式上使用新教材,教授新內容,更重要的是要以新理念指導教學實踐,以新舉措實踐新課程。
實施新課程就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fā)展,這樣才能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但是,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實施新課程要充分注意和處理好這些差異,使每個學生每節(jié)課都最大限度地有所得。如何對待和處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實施新課程的一個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分層次教學與分類輔導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教學策略,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初步嘗試。
一、分層方法
1.三個層次。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為優(yōu)生,約占全班人數(shù)的30%,B層為中等生,約占全班人數(shù)的50%,C層為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約占全班人數(shù)的20%。
2.自我申請。讓學生參照平時測試、考試成績和日常學習情況,申報自己的學習層次,對于界于兩個層次之間的部分學生,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意見、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分析情況,申請合理的層次。
3.動態(tài)變化。這個層次劃分是呈動態(tài)變化的。每學期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變動層次組,該升則升,該降則降。升降時也要做好有關同學的工作,升不驕傲,降不氣餒,以有利于保護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分層教學
1.講授分層。講授分層次是課堂教學中最難操作的部分。教授同一教材內容時,以相應的三個層次進行教學,從最底點起步,分類輔導,異步發(fā)展,教學分合有致,動靜結合。分層設計問題,分層設計練習,分層布置作業(yè),全體學生各得其所。使C層學生吃得到,B層學生吃得好,A層學生也能吃得飽,達到全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目的。
2.操練分層。一般情況下,要求A層學生能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自編對話,并進行表演,或是自己組織語言復述課文;要求B層學生能背誦對話或教師規(guī)定的部分課文段落,并仿照A層學生自編對話或復述課文,要求C層學生熟讀和理解對話或課文內容,并做到語音、語調標準正確。
3.提問分層。例如八年級(上)Unit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談論將來,學生都對此感興趣,而且他們的想象力特別豐富。因此,不同的學生回答問題的難易程度也不同。要求A層學生回答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要求B層學生回答一般的問題,要求C層學生回答一些比較簡單的,或直接出自課本上的基礎問題,一般采用簡單的一般疑問句或選擇疑問句,使他們也有參與的機會。
4.練習分層。教師設計練習題時,一般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或基礎題與提高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要求A層學生中高檔必做,或基礎題與提高題都做。要求B層學生中檔題必做,努力做高檔題,或基礎題必做,努力做提高題。要求C層學生低檔題必做,努力做中檔題,或只做基礎題。
三、分類輔導
在教學中,我們也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對于個別達不到相應層次要求的學生,更要及時采取課內課外補救措施,進行分類輔導,盡可能地使他們不掉隊。教學中應遵循上不封頂?shù)脑瓌t,要求A層學生盡可能完美。要求B,C層學生努力向更高層遞進。我們把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比做懸在不同高度的蘋果,讓各類學生都能跳起來摘到蘋果,使他們都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增長知識和技能。
四、實踐效果
1.備課質量提高。備課是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了進行分層次教學,需要在備課上花大量的時間。必須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確定本單元教材的目標及重難點,以及為達到這一目標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必須設計出不同形式的疑問題,不同類型的句型,各類操練項目及各層次的練習題。雖然很費時間,但也是值得的。
2.自身素質提高。起初,我認為實施此方案加重了負擔,從簡單的“滿堂灌”,轉化到復雜的分層次教學與分類輔導,這必然要有個適應過程。但是,隨著教學思想的轉變,操作上日趨熟練,尤其是看到學生愿意學英語,各層次學生成績都有所提高,感到十分欣慰和鼓舞。與此同時,我自身的素質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3.參與程度提高。由于分層次進行教學,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大大提高,受到師生鼓勵的機會增加,表現(xiàn)出積極上進的勁頭。課堂氣氛更為積極、活躍,課堂效率明顯提高。
4.良好習慣形成。學習困難的學生心態(tài)和學習習慣有所改善。他們對于達到分層后的目標感到高興,增強了學習自信心,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yè)及課外復習預習的習慣逐漸養(yǎng)成。
5.學習成績提高。盡管學生間的差異仍然存在,但是學生的成績在原來基礎上都有提高。其中C層學生的提高幅度最大,擴大了B層水平的學生隊伍,這也是我們所期望的。
實踐證明,分層次教學與分類輔導的教學方法是實施新課程、貫徹新理念的有效的教學策略。當然,作為初步嘗試,分層次教學與分類輔導的教學策略還有許多需要完善之處,我們將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加以改進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顧超.淺談分層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考試周刊,2019(18):94-94.
[2]滿博.分層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16):187-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