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宗懷
小時候,能喝上一碗羊肉湯,絕對是令人艷羨的事。能喝上一碗羊肉湯的人,絕對是了不起的人。
上世紀六十年代,父親母親在??盗挤N場工作,我家就住場里一排排干打壘的土墻房里。農場里,職工不到八十人,地處鄉(xiāng)村,周邊都是農田魚塘。每天清晨,我們仨弟兄都在農場出早工的“當、當”的敲擊聲中醒來。父親母親拿著農具下地出工,我們并不急于起床。起來也沒事做,也無牛羊可放,也無豬鴨可喂。等鐘聲“當、當”地再次響起,我才慢騰騰地爬起來,洗漱,端著鋁鐵鍋子到食堂買飯買菜。食堂做什么,就吃什么。家里雖有個小灶臺,也只在過年時才用上幾天。
大多的時候,食堂的主食是米飯、饅頭、稀飯,有時或許會有包子,不過包子里沒肉,只有切碎的大白菜和蘿卜丁。菜是農場菜園里種的,白菜、蘿卜、土豆、茄子……依季節(jié)來,種什么吃什么,偶爾有炒豬肉片,也不敢買。記得父親母親倆人工資加起來還不到五十元,要養(yǎng)活一家五口人,還要贍養(yǎng)奶奶,實在不寬裕。不過,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我家還遠遠比周邊許多農戶過得寬松一點,勉強填飽肚子,不至于忍饑挨餓。就是這樣,豬肉也吃得少,更別說吃羊肉了。羊肉是什么滋味,我沒吃過。只聽別人說,香,好吃。
那個年代,吃比什么都重要。什么都靠供應,買什么都得憑票,米面油肉酒,沒有票是買不回來的。只有到了臘月,農場才把每人一斤肉票發(fā)給各家各戶。一家人過年,也就五斤豬肉。每年,父親母親都得想辦法找關系多弄幾斤豬肉。羊肉絕對是沒有的。
那年過年,我已十二歲了。正月初一,我們仨兄弟穿上新衣、新鞋,高興地起了個大早。起初,父親母親打算帶我們去給奶奶拜年的,推門一看,外邊下著鵝毛大雪,地上已積起厚厚一層,伸腳踩上去,鞋面淹在雪里,已看不見了。奶奶隨大伯生活,住在山里邊,要走十幾里小路才能到。這么大的雪,肯定是去不成了。二伯和姑姑住的近一些,都不需走山路,沿著公路走二、三里就到了。父親說,二伯年長些,先去給他拜年。二伯家里六個孩,日子過得很緊巴,時常有上頓無下頓。去二伯家必須從姑姑家門前過??熳叩焦霉眉议T前,我說,還是先去姑姑家吧,不去說不過去,父親也沒有反對。我們就改變了主意,先去姑姑家,其實,姑姑家里條件是父親兄妹幾個最好的。姑父在縣城里工作,還是個卡車司機,每月有工資領,吃的肯定比二伯家里強。午飯果然很豐盛,一個燉火鍋,四個涼菜,八盤熱菜,擺了一桌子,席間,姑父說:“弄了一只羊腿太小了。三十團年,一頓吃了個精光。”我聽了兩眼一愣,偷偷地咽下口水,心想,羊肉真得就那么好吃?
雖然還小,也不懂事,但我看出,能有羊肉吃的家庭一定是富裕家庭,能有羊肉吃的人一定是很有本事的人。說來好笑,我于那時暗暗下定決定,將來一定要做一個常有羊肉吃的人。
也是,在那個年代,能見到一、兩只山羊在山上放著,已覺得十分稀罕,別說,還能喝上一碗羊肉湯了。
一九八一年,我參加工作了。改革開放的勁風也吹進鄉(xiāng)村,農民開始土地承包,能吃的東西多起來,但羊肉還是稀罕物。那年正月十六,堂兄宗保接了幾位好友去玩,也都是剛剛參加工作的幾位同事。圍上桌子喝酒,只見中間放了一個三腳火爐,炭火燒的紅彤彤的,火爐上置一個雙耳鍋子,里面肉、蘿卜翻滾著,熱氣升騰。我剛坐定,鍋里升起的熱煙隨風飄來。什么味?這么腥膻,聞了心里很不舒服。難道是鍋子里燉的肉壞了嗎?沒坐一會兒,我的胃直翻,要吐不及。我問,鍋子里是什么?堂兄宗保說,專門留了點羊肉,今天請大家嘗嘗。這就是羊肉?味道怎么這樣的難聞?我說,我受不了,胃里好難受,不吃了。下了桌子,聞不到那說不清的膻味了,胃又好了,在廚房里添碗飯自個吃了。原來,我夢寐以求的羊肉,竟然聞都不敢聞。那時,我才知道,迫切想吃羊肉的我,是吃不了羊肉的。
物資一天天豐富起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城鄉(xiāng)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坑坑洼洼、塵土飛揚的土路,東倒西歪、破敗不堪的土房,一年一年地拋在時光的記憶里。個體工商戶、私營業(yè)主如雨后春筍般長滿城鄉(xiāng),家家戶戶都爭著先富起來。父親母親經營一小店,起早貪黑,誠信待人,日子殷實起來。每年過年,家里也能吃上羊肉了。羊肉燉好了,熱騰騰、香噴噴,我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家里人美滋滋地把一塊塊誘人的羊肉夾進嘴里??粗麄兌似鹨煌霚己?、香味濃郁的羊肉湯,慢慢喝著,那么輕輕一吮吸,一股誘人的滋味便在舌尖慢慢蕩漾開來,滿臉滋生清爽。這羊肉湯,就那么浸透著生活的滋味,雖我享受不了,卻始終潛藏在記憶深處,揮之不去,令我難忘。
漸漸地,家鄉(xiāng)的物資更豐富,能吃的東西開始多起來,羊肉也不算啥稀罕物了,不僅上了普通百姓私家餐桌,還走出大山進入都市。每至農冬時節(jié),大街小巷的羊肉飄香,令四方來客春風滿面,唇齒留香。
做夢也沒想到,曾無法接受羊肉味的我,竟也愛上了那沉穩(wěn)的膻香,胃口大開,食欲迸發(fā)。已過而立之年的我,生平第一次嘗到羊肉湯美味。
北風勁吹,冬天就凜冽地來了。到了臘月,學生放了寒假。同事耀平邀我及大華、壽榮三位同事去他家做客。我們踩著“咯吱、咯吱”的雪進門時,天已黑了,火爐早已被柴草點亮,火光盈盈。一只鐵吊鍋掛在火塘中央,一縷一縷的熱氣從吊鍋里溢出,晃晃悠悠的。老人進進出出,不停地往吊鍋里添食材,一會兒加一些胡蘿卜,一會兒又撒一些辣椒面。尺把高的火苗抵著吊鍋燒,把屋里照得亮堂堂的。吊鍋里滾燙的水翻動著,只差把鍋蓋掀起來了。噼啪作響的柴火,好似一掛鞭炮,歡慶漫飛舞的雪花。透過門縫,屋外灑一地火紅。老人站在裹著雪花外套的菜地里,正拔著青油油的蒜苗和芫荽。臨吃飯了,我們就著火塘,圍坐在一起,手握酒杯,吃上一塊肉,喝上一口湯,十分地溫潤、妥帖。這肉分明是羊肉,這湯也分明是羊肉湯,我卻沒有了明顯地反映,感覺味道近乎平和。不知不覺,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吊鍋見底了,酒瓶空了,爽朗的笑聲裊裊升騰,夜深了,火塘里的火苗有了倦意……我竟然能吃羊肉了,這人間的美味我也有??上砹?,我高興至極??磥?,這吃羊肉跟我們日常做事差不多,不去嘗試,怎知個中滋味?個中妙處,令人回味,感嘆。盡管那晚三更夜里,我還是止不住全部吐了,但自此,我是已完完全全能吃羊肉了。
時代進步的步伐令人跟不上趟。連綿不斷的大荊山里,草木繁茂,很適宜羊的成長,經過一個春夏,羊兒個個膘肥體壯。荊山人多半從貼秋膘就開始吃羊肉,一直吃到來年春上?;右捕嗔似饋?,不僅有羊肉湯,還有小炒羊肉、紅燒羊肉、烤羊肉串、烤全羊……可以不考慮原材料來源,吃完了,自然有地方買去。
現(xiàn)在,我不僅愛喝羊肉湯,還喜歡親自煲羊肉湯。做法稍微費事,但不難。成塊的羊肉冷水下鍋焯水,水開,撈出羊肉。再冷水下鍋焯,倒入少許料酒,水開,再撈出羊肉。鍋中倒入少許油,油熱后放入姜塊、香葉、花椒、干辣椒,小火煸炒出香氣,將焯好水的羊肉倒入鍋中翻炒均勻,放少許老抽、陳醋,煸炒至上色,盛起置于砂鍋,加適量清水、食鹽,蓋好鍋蓋,慢火煨。羊肉煨至七成熟時,倒入切好的胡蘿卜塊,繼續(xù)燉,直至熟透。上桌之時,放些蒜苗、香菜。桌上的羊肉湯,顏色紅亮,已無膻味,軟爛誘人。吃幾塊羊肉,那散逸的鮮香,咸爽的氣味在舌尖、舌根間滑動,游走;再來上一碗羊肉湯,濃郁纏綿直沖喉嚨,奔上腦頂,不消一會兒,汗津津的額頭如飄落了一場毛毛細雨,生出豆大的汗珠,一身的寒氣頓時煙消云散。
一年一度春風來,如今的家鄉(xiāng),冷寂變熱鬧,封閉變開放,蠻荒變現(xiàn)代,越變越時尚,越變越美麗。一度淡出人們生活的紅薯、玉米及野菜等粗雜糧,隨著健康生活理念興起,成了人們的“香餑餑”,重新回到餐桌上。而那一碗小小的羊肉湯,更是天天能喝,帶給人們的是溫潤、是舒坦、是幸福、是美好……
(作者單位:湖北省??悼h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