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張三追累了李四了”歧義現(xiàn)象

      2019-09-10 07:22:44蔣方卿
      錦繡·上旬刊 2019年12期

      蔣方卿

      摘 要:目前諸位學者對于“張三追累了李四了”的歧義分析主要集中在認知語義研究和語用研究兩個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從“張三追累了李四了”的構成成分出發(fā),利用配價語法理論和語義指向分析法,對動詞、補語、動結式以及賓語進行研究,分析歧義產(chǎn)生的原因,探索消除歧義的方法。

      關鍵詞:歧義分析;配價語法;語義指向分析法

      引言

      諸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張三追累了李四了”進行深入研究,如沈家煊的《動結式“追累”的語法和語義》從認知語義學中概念結構角度來解釋歧義產(chǎn)生原因,熊學亮、魏薇的《“NP V累了NP”動結式的補語趨向解讀》從語用學的角度,分析補語的語義特征和消除歧義的方法,王培、于善志的《輕動詞視角下“張三追累了李四”句法生成探究》借鑒了輕動詞理論,對“張三追累了李四”的三種不同解讀進行句法推導,認為三種解讀所代表的不同深層結構都能通過移位合并生成此表層結構,都具有句法上的合理性?!皬埲防哿死钏牧恕卑凑战M合排列,可以有四種意思:a.張三追李四,李四累了。b.張三追李四,張三累了。c.李四追張三,李四累了。d.李四追張三,張三累了。但是實際上,只有a、b、c是大家都認可的,d是大家都不認可的。人們對這句話的認可情況之所以會是這樣子,可以用象似性原則中的距離準則來解釋,上述四種意思用線條指示的辦法顯示如下:

      a.張三追累了李四了。(張三追,李四累了。)

      b.張三追累了李四了。(張三追,張三累了。)

      c.張三追累了李四了。(李四追,李四累了。)

      d.張三追累了李四了。(李四追,張三累了。)

      按a義,雖是兩個獨立的兩個不同主體的兩個事件,但是“張三”和“追”,“李四”和“累”都靠近,所以成立。按b義,“張三”和“追”靠近,雖然“張三”和“累”似乎不靠近,但是屬于同一主體的兩個事件,所以成立。按c義,“李四”和“累”靠近,雖然“李四”和“追”不靠近,但是屬于同一主體的兩個事件,所以成立。按d義,是獨立的兩個不同主體的兩個事件,但是“張三累”這一事件被“李四追”這一事件所阻隔,所以不成立。

      一、歧義產(chǎn)生的原因

      對于“張三追累了李四了”的分析,首先需要分析“誰追誰”和“誰累”的問題。在“誰追誰”的問題上,可理解為張三追李四。在“誰累”的問題上,有不同理解,可理解為“李四累”,也可以理解為“張三累”。

      筆者認為造成歧義的原因,有動詞、補語、動結式以及賓語的多重影響。

      (一)動詞“追”的語義指向

      在“張三追累了李四了”中,動詞“追”是一個單音節(jié)二價動詞,可以支配兩個行動元。根據(jù)BCC語料庫,能和“累”搭配的單音節(jié)二價動詞有“咬、搖、抱、看、打、抬、喊、說、罵、想、抓、捉、叫、追、鬧、等、畫、弄、讀、逛、玩、學、談、聽、寫”共25個,但是受到語義的限制,有7個無法進入該結構之中,這7個詞分別是“讀、逛、玩、學、談、聽、寫”,能進入“張三v累了李四了”這個結構之中的詞有“咬、搖、抱、看、打、抬、喊、說、罵、想、抓、捉、叫、追、鬧、等、畫、弄”一共18個,可以進入這個結構之中并且構成歧義的,有“搖、說、抓、捉、鬧、畫”。

      首先可以發(fā)現(xiàn),能進入這個結構的動詞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具有一定的互動性,而且這一種互動性必須是兩個人之間發(fā)生的,“讀、逛、玩、談、聽、寫”不符合這一點,這些詞一般是人和動物或者其他事物之間發(fā)生的。2、動詞本身即可連接兩個名詞,不需要借助其他詞語做句子成分,如的“張三追李四”。而“學”則必須要借助于介詞才能引出賓語,例如“張三向李四學習”,故其也無法進入“張三v累了李四了”的結構中。3、口語色彩濃厚。“談”不能進入大這個結構之中,除了因其不用于人與人之間,還因其書面語色彩更重。其次可以發(fā)現(xiàn),能進入“張三v累了李四了”這個結構當中,并且構成歧義的詞“搖、說、抓、捉、鬧、畫”,具有以下特點:1.在句法上來看:①后面可以帶賓語,是及物動詞 ②可以與“著”或者“正……著”搭配。2.從語義上來看:①屬于動態(tài)動詞,而且是動作行為動詞 ②具有[-完成 +持續(xù) –狀態(tài)]的時間特征,動詞在時間持續(xù)上具有很大的伸縮性,既可以相當長一段時間完成,又可以短時間內(nèi)完成 ③是有界動詞,動作有起點有終點,可以持續(xù)一段時間 ④具有述人特征,可控可自主。

      (二)補語“累”的語義指向

      補語“累”是一個單音節(jié)一價形容詞,在語義上只要求有一種性質的名詞性詞語與它相關聯(lián)。根據(jù)BCC語料庫,能和“追”搭配的單音節(jié)一價形容詞有“累、緊、急、平、散”共5個,但是受到語義的限制可以進入“張三追a了李四了”這個結構之中的詞只有“累、緊、急”三個,剩下的兩個“平、散”均無法進入該結構當中,能夠進入這個結構之中并且造成歧義的有“累、急”。根據(jù)內(nèi)省語料,“煩”也是可以造成歧義的。

      首先可以發(fā)現(xiàn),能進入“張三追a了李四了”結構的形容詞必須是對“追”的過程的描述,凡是對“追”的結果進行描述的形容詞,例如“平、散”無法進入該結構之中。其次可以發(fā)現(xiàn),能進入該結構之中并且造成歧義的形容詞“累、煩、急”具有以下特征:1、從句法上來看:①可以直接充當謂語和補語 ②否定形式既可以用“沒”也可以用“不”③可以構成“v不v”的結構 ④可以與程度副詞“很”“有點”搭配,但是不能和全量程度副詞“完全”等進行搭配,即“底端封閉型形容詞”2、從語義上來看:①都可以用來表示一種消極感受,含有“厭倦”或者“過度”的語義特點 ②“累、煩、急”所表示的性狀是主體受到動作行為“追”的影響之后產(chǎn)生的,這些性狀經(jīng)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不表示初始的性狀,也不表示永恒的性狀,因此還含有“動而后現(xiàn)”“非初”“非恒定”的語義特征 ③雙向性變化形容詞,表現(xiàn)出來的變化具有可逆性,比如“累不累”“煩不煩”“急不急”。

      (三)動結式“追累”的語義指向

      動詞“追”和結果補語“累”形成了動結式,主要表示動詞“追”所造成的了“累”這種結果。補語是動詞的補充說明成分,同時在句法和語義上同句中的相關成分發(fā)生這樣那樣的聯(lián)系,呈現(xiàn)出紛繁復雜的現(xiàn)象,這正是呂叔湘先生指出的“動結結構的多義性”。對于動結式中補語的語義歧指問題,馬真、陸儉明曾說“形容詞補語可以指向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受事,也可以指向主事”,姜紅先生也指出“同一個動結式,其補語的語義既可以指向施事,也可以指向受事”,所以“追”所造成的結果“累”既可以是“張三”出現(xiàn)的,也可以是“李四”出現(xiàn)的。

      筆者認為在“張三追累了李四了”當中,歧義不單單是由補語指向不明造成的,還有動詞的語義指向不明。對歧義句“張三追累了李四了”分析時,涉及到“誰追”和“誰累”兩個問題,其中“誰追”的問題關系到動詞的語義指向,“誰累”的問題涉及到補語的語義指向,也可以理解為動結式由兩個表述構成,例如:

      a.大魚大肉吃胖了張三了。P1:張三吃大魚大肉。P2:張三吃胖了。

      b.他們刨亂了院子了。? P1:他們刨院子。 P2:院子亂了。

      兩個表述也代表了兩個事件:謂語動詞表述的事件E1,補語表述的事件E2。

      以“張三追累了李四了”為例,這句話有三種歧義,即這個事件當中包含三個子事件,每一個子事件又由E1和E2構成,如下所示:

      子事件一 E1:張三追 E2:張三累

      子事件二 E1:張三追 E2:李四累

      子事件三 E1:李四追 E2:李四累

      一般情況下,先有E1,后有E2。例如在“他喊啞了嗓子了”當中,先有事件E1:他喊,再有事件E2:嗓子啞了。所以E1是E2產(chǎn)生的原因,E2是E1造成的結果,即前后具有因果關系,如“張三打疼了李四了”具有一種因果關系,“疼”只能用于說明“李四”,而“張三追累了李四了”則具有三種因果關系,具有歧義。

      事件E2所表示的結果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順向結果和逆向結果,例如:a.巧克力茶燙疼了嘴唇了。(契訶夫《決斗》) b.寒風吹亂了頭發(fā)了。(孫力、余小惠《都市風流》)a句和b句體現(xiàn)了順向結果,“巧克力茶——燙——嘴唇疼”“寒風——吹——頭發(fā)亂”,句子內(nèi)部的邏輯語義關系是單一的,結果的承受者也是單一的,不會產(chǎn)生歧義,但是“張三追累了李四了”既有順向結果又有逆向結果,順向結果:張三——追李四——張三累了;張三——追李四——李四累了。逆向結果是:李四——追張三——李四累了。

      既能產(chǎn)生順向結果又能產(chǎn)生逆向結果的原因最終還要歸結到動詞和補語上:

      ①動詞v具有雙效性,例如“張三追累了李四了”當中的“追”可以導致“張三累”也可以導致“李四累”。②補語形容詞a具有選擇性,例如“張三追累了李四了”,“累”可以選擇n1“張三”,也可以選擇n2“李四”,也可以選擇動詞v“追”。所以,當動結式可以造成多重因果關系的時候,歧義產(chǎn)生。

      (四)主語“張三”和賓語“李四”的語義特征

      與“張三追累了李四了”相比較而言,“張三追累了公交車了”卻沒有歧義,同樣是“動——補——賓”結構,第一句話中動詞“追”實際上管不住賓語,補語可以支配賓語,但是在第二句話中動詞“追”是可以管住賓語的,補語無法支配賓語。究其原因,第一句話中,施事張三和受事李四都具有[+生命]的語義特征,而補語“累”正好要求其主體具備這樣一種屬性,所以主語和賓語的指向同時存在。但是在第二句話中,只有施事張三具有[+生命]的語義特征,公交車不具有這樣的一種屬性,所以不存在歧義。

      從“張三追累了李四了”中可以提煉出“n1+v+a+了+n2+了”這個結構,在此結構當中,n1作為施事,占據(jù)主語位置,但有些時候占據(jù)其主語位置的成分在語義上相當于受事n2,如:a.這些衣服洗累了媽媽了 b.這首歌聽煩了張三了。因此n1位置上共有兩種語義的可能性:① n1是施事 ② n1是受事。n2作為受事,占據(jù)賓語的位置,但有些時候占據(jù)賓語位置的成分在語義上相當于施事n1,如:a.故事聽樂了孩子了 b.小說看哭了媽媽了。n2出現(xiàn)的語義可能性主要有:① n2是受事 ② n2是施事。

      下面仍以“張三追累了李四了”為例,具體說明n1和n2的語義可能性。

      張三追,李四累——n1為致使者,n2為被致使者。

      張三追,張三累——n1為致使者和被致使者,n2為致使者。

      李四追,李四累——n1為被致使者,n2為致使者和被致使者。

      并不是“n1+v+a+了+n2+了”這個結構當中所有的句子都可以產(chǎn)生歧義,但是如果受事成分做施事則產(chǎn)生歧義,并不是所有句子當中的受事成分都可以充當施事,當補語指向謂語動詞當事的動結式,其受事成分是可以充當施事的;當補語指向謂語動詞旁及成分的動結式,其受事成分不可以充當施事。例如:a.這首歌唱哭了大家了 b.這個故事講笑了大伙了。a句中補語“哭”指向謂語動詞的當事“大家”,受事成分“這首歌”充當施事的位置,整個句子有“別人唱,大家哭”和“大家唱,大家哭”兩種歧義。b句中補語“笑”指向謂語動詞的當事“大伙”,受事成分“這個故事”充當施事的位置,整個句子有“別人講,大家笑”和“大家講,大家笑”兩種歧義。

      二、相關歧義現(xiàn)象的消歧方法

      動結式的語言歧義包括語音歧義、詞匯歧義、語法歧義和語用歧義?!皬埲防哿死钏牧恕睂儆谡Z法歧義,語義指向不明造成的歧義,因動結式的語義指向不明造成的歧義還有以下幾例:a.母親罵累了我了(莫言《四十一炮》)b.太太催急了丈夫了(老舍《四世同堂》)c.有時舅媽叫急了喜妹了(白先勇《臺北人》)d.店員問煩了御木了(川端康成《青春追憶》)。a句可以表示“母親罵,母親哭”和“母親罵,我哭”兩個意思,b句可以表示三種歧義,分別是“太太催,丈夫急”“太太催,太太急”“丈夫催,丈夫急”,c句可以表示“舅媽叫,舅媽急”“舅媽叫,喜妹急”以及“喜妹叫,喜妹急”三種歧義。d句亦是如此。這一類歧義均可以運用變換消歧法和增設語境法消除歧義。

      (一)變換消歧法

      如上文所示,可以用“n1+v+a+了+n2+了”這樣一個詞類序列來描述“張三追累了李四了”,這一句式所具有的三種語義內(nèi)容的子句式分別標記為A式(動詞和補語都指向施事),B式(動詞指向施事,補語指向受事),C式(動詞和補語都指向受事),A式B式C式又有不同的變化形式。A式可以變換為動詞拷貝句,變?yōu)镈式。B式可以變換為被字句,變?yōu)镋式。C式可以變換為使動句,變?yōu)镕式。

      A式 → D式

      n1+v+a+了+n2+了 → n1+ v+ n2+v+a+了

      張三追累了李四了 → 張三追李四追累了

      母親罵累了我了 → 母親罵我罵累了

      舅媽叫急了喜妹了 → 舅媽叫喜妹叫急了

      B式 → E式

      n1+v+a+了+n2+了 → n2+被+ n1+v+a+了

      張三追累了李四了 → 李四被張三追累了

      母親罵累了我了 → 我被母親罵累了

      太太催急了丈夫了 → 丈夫被太太催急了

      舅媽叫急了喜妹了 → 喜妹被舅媽叫急了

      店員問煩了御木了 → 御木被店員問煩了

      C式 → F式

      n1+v+a+了+n2+了 → n2+使+ n1+v+a+了

      張三追累了李四了 → 張三使李四追累了

      太太催急了丈夫了 → 丈夫使太太催急了

      舅媽叫急了喜妹了 → 喜妹使舅媽叫急了

      店員問煩了御木了 → 店員使御木問煩了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沈家煊先生的觀點,如果采用把字句,即“張三把李四追累了”依然具有歧義,因其既有“張三追李四,李四累了”之義又有“李四追張三,李四累了”之義。

      (二)增設語境法

      語境可以產(chǎn)生歧義,也可以分化歧義。語境分析法通過重設語境的方法化解歧義,宋彥云甚至認為語境手段是化解歧義的各種手段之中最萬能、最普遍的一種方法。以“張三追累了李四了”和“這首歌唱哭了大家了”為例,通過添加上下文語境可以化解歧義?!皬埲防哿死钏牧恕笨梢詣?chuàng)設三種語境:語境一:李四是班上的搗蛋鬼,這天搶了張三的鋼筆不還,非要張三追上自己才肯還,于是張三追著李四要鋼筆,一直把張三自個兒追累了也沒有追上。語境二:張三是一名訓練有素的警察,在巡邏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扒手李四,于是張三立馬開始追捕李四,最后扒手李四被追得筋疲力盡。語境三:張三是省游泳隊的隊長,為例幫助新成員李四加快游泳速度,張三常常讓李四在訓練中來追自己,訓練的強度每次都讓李四感到體力不支。同理“這首歌唱哭了大家了”可以創(chuàng)設兩種語境:語境一:在畢業(yè)歌會上,所有畢業(yè)生合唱了“朋友”這首歌,大家一想到即將離開大學校園,流下了不舍的眼淚。語境二:電影以鄧麗君的歌曲“小城故事”結束,這首歌使大家回憶起美麗淳樸的家鄉(xiāng)濰坊,以及家中盼望兒孫歸來的老母親,一股熱淚涌上了大家的眼眶。上文四個歧義句在作品中出現(xiàn)的語境分別如下:在《四十一炮》中:母親罵累了我了,就抬起衣袖擦擦眼睛,然后走出院子。好像為了補回因為打人罵人耽誤了的時間似的,她干活的速度會比平時快上一倍,同時她對我的監(jiān)督也比平時要嚴格得多。在《四世同堂》中:太太催急了丈夫了,他建議去把她那件出門才穿的灰鼠袍子送到當鋪中去。在《臺北人》中:有時舅媽叫急了喜妹了,他才嗄啞著嗓子應著一聲:“是,太太?!痹凇肚啻鹤窇洝分校旱陠T問煩了御木了,擺著架子干脆不回答了。高級店里的人老在顧客面前耍態(tài)度,御木氣死了。

      三、結語

      本文分為兩部分,首先分析“張三追累了李四了”歧義產(chǎn)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動結式語義指向不明,此外也有賓語的原因。動詞v具有雙效性;形容詞a具有選擇性;賓語必須是有生實體,具有[+生命]的語義特征。其次探索了相關句式的消歧的方法,可以運用變換消歧法和增設語境法,具體方式如轉換成被字句、動詞拷貝句、使動句或者添加上下文語境。本篇論文有前人的知識精華,也有自己的理解分析。當然,由于所學淺薄,仍有不足之處,日后會努力改正。

      參考文獻

      [1]袁毓林、郭銳.現(xiàn)代漢語配價語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7

      [2]劉振平.形容詞做狀語和補語的認知語義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3

      [3]彭國珍.結果補語小句理論與現(xiàn)代漢語動結式相關問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6

      [4]陳信春.補語同相關成分的句法語義關系[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11

      [5]呂叔湘.語法研究入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2

      [6]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

      [7]熊學亮、魏薇.“NP V累了NP”動結式的補語趨向解讀[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4:2

      [8]沈家煊.“追累”動結式的語法和語義[J].語言科學.2004:13

      [9]陸儉明.配價語法理論和對外漢語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1997:1

      [10]馬真、陸儉明.形容詞做結果補語情況考察[J].漢語學習.1997:1

      [11]李雪芳.現(xiàn)代漢語動補結構歧義研究[D].2013:4

      [12]宋彥云.現(xiàn)代漢語歧義研究[D].2007:5

      德令哈市| 西平县| 巫溪县| 且末县| 颍上县| 周宁县| 尖扎县| 柳河县| 正镶白旗| 虎林市| 扶沟县| 乐都县| 太保市| 额济纳旗| 马关县| 于田县| 黎城县| 哈密市| 台北市| 镇巴县| 曲水县| 贺兰县| 玉溪市| 灌阳县| 永平县| 甘孜县| 札达县| 韶关市| 沈丘县| 芒康县| 宁阳县| 友谊县| 革吉县| 赤城县| 仁寿县| 胶南市| 阿图什市| 龙州县| 郴州市| 北票市| 鹿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