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建
[摘要]目的:分別采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比較二者效果差異。方法:入組本次實驗研究的114觀察對象皆是2018年9月-2019年9月這一階段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為比較兩種用藥方案,分別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療57例、阿托伐他汀治療57例。對有關兩組治療效果的數(shù)據(jù)值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治療整體效果獲得率數(shù)值91.2%、73.7%顯示,瑞舒伐他汀組效果更佳(P<0.05);瑞舒伐他汀組患者在治療后,各項血脂指標值改善度均要優(yōu)于阿托伐他汀組患者(p<0.05);相較阿托伐他汀組患者治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1.6%、瑞舒伐他汀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4.0%有顯著降低(p<0.05)。結論: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比較,前者用于治療冠心病的調(diào)脂作用更佳,可作為治療冠心病的主要調(diào)脂藥物來推廣應用。
[關鍵詞]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20-0065-02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指的是血液脂質(zhì)生理代謝這一過程因發(fā)生了異常變化,造成冠狀動脈血管壁處有大量的脂質(zhì)蓄積,繼而誘發(fā)粥樣硬化病理改變。冠心病的發(fā)生和高脂血癥有緊密關聯(lián)。他汀類藥物的應用,不僅有利于管控冠心病患者其血脂水平,改善疾病癥狀,而且還能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幾率。阿托伐他汀在臨床上的應用由來已久,被證實用于冠心病有較佳的治療療效,瑞舒伐他汀則是一種新型的降血脂藥物,相較而言數(shù)據(jù)論證不多。下面就兩種藥物的具體應用進一步展開探討。
1實驗對象與方法
1.1觀察對象人組本次實驗研究的114觀察對象皆是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入組標準:明確冠心病疾病診斷,有程度各異的血脂異常問題。剔除標準: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患者;惡性腫瘤患者;近期有干擾血脂水平的用藥史者;近期接受雌激素治療者;妊娠,哺乳期婦女。將114例實驗觀察對象按照用藥方法的不同隨機分成兩組,各57例。瑞舒伐他汀組:男、女組成各為32例、25例,年齡52歲~76歲,均數(shù)63.5±5.2歲,病程1~9年,病程均數(shù)5.1±0.6年;合并高血壓42例、合并糖尿病16例。阿托伐他汀組:男、女組成各為30例、27例,年齡51歲~75歲,均數(shù)62.3±5.1歲,病程1~10年,病程均數(shù)5.6±0.7年;合并高血壓44例、合并糖尿病15例。兩組間資料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符合數(shù)據(jù)對比前提:P>0.05。
1.2方法患者收治人院后,皆采取抗血小板(藥物使用氯吡格雷、腸溶性阿司匹林片)、擴張血管(藥用硝酸異山梨酯、硝酸甘油)、β-受體阻滯劑(酒石酸美托洛爾)、鈣離子拮抗劑(鹽酸地爾硫卓)等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方法。另外予以阿托伐他汀組采取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治療,每晚1次、每次10mg。瑞舒伐他汀組患者則采取口服瑞舒伐他汀片口服治療,每晚1次、每次10mg。兩組治療療程都是3個月。
1.3內(nèi)容評測記錄并比較兩種不同用藥方案下,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有關指標的變化: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時記錄兩組患者用藥治療期間各自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并做總體治療效果的判定:①顯效:血清總膽固醇水平降低幅度超過20%,亦或三酰甘油水平降低幅度低于40%,再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幅度超過0.26mmol/L;②有效:血清總膽固醇水平降低幅度介于10%~20%,亦或三酰甘油水平降低幅度介于20%~40%,再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未超過0.26mmol/L,但超過0.104mmol/L;③無效:均未達到以上兩個界定水平。
1.4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檢驗將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應用于對114例患者治療結果指標的分析核算,治療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一類計數(shù)資料,以用%表示,行卡方檢驗,血脂水平變化一類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無論哪一指標均為P<0.05均能突出實驗價值。
2結果
2.1有關兩組治療整體效果的數(shù)據(jù)比較兩組治療整體瑞舒伐他汀組效果更佳(P<0.05)。表1。
2.2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脂有關指標的變化經(jīng)治療,兩組患者血脂各項指標值皆見良好改善(P<0.05),同時可見瑞舒伐他汀組患者在治療后,各項血脂指標值改善度均要優(yōu)于阿托伐他汀組患者(p<0.05),詳見表2。
2.3有關兩種不同用藥方案的安全性對比觀察相較阿托伐他汀組患者治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瑞舒伐他汀組有顯著降低(P<0.05),詳見表3:
3討論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及洛他汀等都是目前被廣泛用于臨床治療的他汀類藥物。其中瑞舒伐他汀是一種具有可選性的還原酶抑制劑,其主要作用的靶向器官是肝,因為肝是調(diào)節(jié)膽固醇水平的重要臟器,所以瑞舒伐他汀的臨床應用,對高膽固醇血癥及其它有關癥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也有利于預防心血管病癥的發(fā)生。同樣的,阿托伐他汀也對低密度脂蛋白高膽固醇的合成有著抑制作用,用于臨床上對高膽固醇血癥、冠心病或是混合型血脂異常者的治療有著值得肯定的效用。但是相比較于瑞舒伐他汀而言,阿托伐他汀的半衰期比較短,同時,前者對相關酶的活定位點更具親和性,也由此決定了要比阿托伐他汀具有更好的調(diào)脂效果。
本文實驗研究也發(fā)現(xiàn),兩種用藥方案治療后,患者血脂水平皆得到改善,但總體而言,使用瑞舒伐他汀用藥方案治療的患者不僅治療效果更好,而且血脂水平調(diào)節(jié)的更佳,不僅如此,在用藥安全性上也有保證。也由此表明瑞舒伐他汀較阿托伐他汀更具生物利用率,有利于降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作用于對其疾病癥狀的改善。
綜而以上來說,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比較,前者用于治療冠心病的調(diào)脂作用更佳,可作為治療冠心病的主要調(diào)脂藥物來推廣應用。